盆栽番茄栽培管理技術
_李曉紅
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茄科番茄屬植物,又名西紅柿、洋柿子,在全國南北方被廣泛種植。番茄的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元素營養價值極高,可以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其中富含的番茄紅素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不僅可以美容抗皺,還可以有效地減輕和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夠有效預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盆栽番茄植株外形美觀,色彩鮮豔,觀賞價值也較高,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年來随着人們對番茄的了解越來越多,對它的喜愛也與日俱增,需求量越來越大,番茄的栽植區域也随之擴大。盆栽番茄在溫室、大棚、陽台、露台和采光良好的室内窗邊均可栽植。
選擇适宜品種
選擇抗病、抗逆性強、優質、結果率高的品種。如‘矮生紅鈴’ ‘甜百萬’ ‘甜開胃酒’ ‘花園珍珠’ ‘聖女’‘千禧’等,尤其‘甜百萬’‘花園珍珠’更适合陽台栽植新手進行栽植。
培育壯苗
番茄栽培的關鍵是培育壯苗,壯苗的标準:莖粗壯直立、上下粗細均勻、節間短,根系發育好、側根數量多。葉子 4~6 片,葉色深綠、肥厚,定植前 80% 以上已顯花蕾、無病蟲害。育苗在日光溫室中進行。
種子處理
将種子用溫水 ( 約 55℃ ) 浸種 10~20 min,并不斷沿一個方向攪拌溫度降至常溫時再浸泡6~8 h,然後用濕紗布包蓋在 25~30℃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要注意每天用溫水沖洗一次,把附在種子上的黏液沖掉,防止種子生黴腐爛。溫水浸種可殺滅種子表面附着的一般病菌,可預防葉黴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的發生。大約 4~5 天後有80% 左右露白時,瀝幹水分即可播種。
育苗土的配制
基質用蛭石和草炭按 1:1 比例配制或草炭:爐渣 : 肥沃園土按 1:1:1 比例配制,同時加入 N、P、K 複合肥(15:15:15)2.5 kg/m 3 。基質與肥料要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過篩後使用。
播種時期
北方地區春秋兩季皆可栽培,一般 1 月下旬播種,3 月中、下旬定植。7 月中、下旬播種,8月下旬 ~9 月上旬定植。
播種及苗前管理
采用 72 或 128 孔穴盤育苗,先清除穴盤中的殘留基質,用清水沖洗幹淨(比較頑固的附着物用刷子刷淨)、晾幹,并用多菌靈 500 倍液浸泡 12 h 或用高錳酸鉀 1000 倍液浸泡 30 min 消毒,消過毒的穴盤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洗淨晾幹。用種量大約 20 g/667 m 2 。把水與基質攪拌,用手緊握基質,有水印而不成水滴,堆置 2~3 h 使基質充分吸水,達到 50% 左右的濕度。在每個穴中填滿基質,用刮闆把多餘的基質刮掉,露出穴盤空格,然後用穴盤規格相同型号的空穴盤壓盤0.1~0.5 cm,然後播種,1 穴 1 粒。播種後覆蓋原基質,用刮闆從盤的一頭刮到另一頭,使基質面與盤面相平。播種後穴盤噴水,以穴底露出水為準。播種初期要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室内溫度控制在 28~30℃,夜間室内溫度不低于 20℃,空氣濕度達到 90% 以上。
出苗後管理
播種後經過 3~5 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後要給予充足的光照,适當降低溫度和濕度。番茄幼苗在水肥充足時生長很快,所以不必澆水太勤,但水要噴施澆勻澆透,澆水後加大通風。第一片真葉長出時,為防止幼苗徒長,要适當降低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 20~25℃,夜間溫度控制在 13~15℃,第二片真葉展開時降低溫度,進行低溫煉苗,白天保持在 20℃,夜間保持在12~13℃,白天适當通風,降低空氣相對濕度。苗子 3 葉 1 心後每 10 天左右追施 1 次沼液溶液(沼液 : 清水= 1:3)。定植前 5~7 天進行煉苗,白天加大放風量,使室溫度不超過 20℃,夜間降到 5~8℃,經過煉苗幼苗顔色變為深綠微帶紫色。同時控水,但定植前天要澆透水。
定植
花盆的選擇
日光溫室定植,根據品種特性選擇适宜大小的花盆,一般選擇 20 L 上下的二代加侖盆或愛麗思盆進行定植(圖 1)。
圖 1 愛麗思盆
盆土的配制與處理
盆栽需求營養土必須疏松透氣,重量輕,易于移動。營養土的主要成分草炭 : 園土按 8:2 的比例配制,或園土 : 腐熟的有機肥 : 草炭土按 1:1:1的比例配制。在配好的營養土中加氮磷鉀複合肥(15:15:15)5 kg/m 3 ,混合拌勻。
盆土的消毒
定植前 3~4 天對盆土和花盆進行棚室密閉消毒。每 667 m2 用硫磺粉(2 kg) 菊酯類殺蟲劑 多菌靈 适量的鋸末或幹草 ( 比例為 2:4:1:20) 混合點燃,壓滅明火使其用煙霧熏蒸,用塑料薄膜等密閉 48 h,然後通風放風無味時進行定植。
定植
當幼苗長到 4~6 片真葉時于晴朗天氣選壯苗定植于花盆中,淘汰弱苗、病苗、畸形苗。每667 m 2 定植 2500 株左右,先将處理好的營養土放到花盆的一半,然後把穴盤苗放上,然後加營養土八分滿,等長到第 1 朵花的時候加入高磷有機肥,海鳥磷肥或脫脂骨粉等。栽後随即澆透水,直到盆孔有水滲出。
定植後管理
水肥管理
定植後要保證土壤不要太濕,否則容易徒長。進入旺盛生長期,耗水量增加,要保持土壤濕度,不能忽幹忽濕、澆水太勤,過濕會造成爛根,切忌中午澆水。一般番茄定植後緩苗後應及時澆 1 次緩苗水 , 但水量不宜過大 , 果實膨大期一般 7 天左右灌水 1 次,灌水後要及時放風排濕。第 1 穗果開始膨大時,結合澆水追催果肥 ,葉面噴施 0.3%~0.5% 磷酸二氫鉀溶液或沼液與清水等比例的沼液溶液,每隔 15 天左右 1 次。
同時保持土壤濕度 80%~85%,澆水把握澆果不澆花的原則。此外,還可補充 CO 2 ,補充時間應在番茄第 1~2 個花序的果實膨大生長時進行(過早補充往往會使莖葉生長過度繁茂而對果實不利),補充濃度為 0.1%~0.15%,光照不足時可适當降低濃度或不補充。每收完 1 穗果應澆 1 次水并進行追肥,追腐熟的有機肥或番茄專用肥,每 667 m2 追施 20 kg,每株 1 g 左右,以後每采收 1 次則追肥 1 次。
溫度的管理
定植後密閉盆栽,以提高盆溫,使溫度保持在白天 28~30℃,夜晚 15~17℃,不超過 30℃不放風。緩苗後白天 20~25℃,夜間 12~15℃。進 入 結 果 期 後 采 用 三 段 式 變 溫 管 理, 即 白 天25~26℃ , 前半夜 15~16℃,後半夜 13~15℃。
光照的管控
番茄喜光,定植後的前幾天要避開陽光直射适當遮陽,以後每日要保證充足的日照時間,夏季高溫時應适當遮陽避免暴曬。
整形修剪
整枝
依品種特性和生長空間可采用單杆整枝或雙杆整枝,一般無限生長型品種采用單杆整枝,即
在植株整個生長過程中,隻留 1 個主枝,其他所有側枝全部去除。自封頂類型或中間類型品種則适宜雙杆整枝,以獲得更高的産量,即在第一個花序處有側枝萌發時保留不去作為第二主枝,花序下面的側枝長到 5 cm 左右的時候全部摘除,花序上面的側枝也要及時摘除,以集中養分供應。矮生品種可以不去側枝或者少去側枝,如矮生紅鈴,花園珍珠等。去側枝的工作幾乎布滿整個植株生長期,以減少養分消耗,集中營養開花結果。
綁支架
盆栽番茄植株高 30~40 cm 時開始綁蔓立支架,有利于采收和通風透光,支架高 2 m 左右。用三根竹杆,插進盆内,為防止竹杆搖搖晃晃,可分别加一到二個用鐵絲或竹篾做的圓圈,以起到固定作用,将竹棍和圓圈互相用細鐵絲捆緊綁牢,再将枝蔓用軟紮線采用 8 字節綁縛,頂部幼嫩部分可用番茄夾子固定。整枝綁蔓 , 注意盡量減少傷口。矮化番茄屬于自封頂品種,節間極短,植株極度矮化,一般不用搭架。如座果偏多,可在盆中間插一個結實的竹棍做支架,竹棍不要超出番茄高度,以免影響美觀。
打頂
對無限生長型的品種最好進行打頂,以保證結出的果實生長的更快更好更大,在主枝最上面一穗果的上面保留兩片葉子後掐尖即可。家庭盆栽中如果要延長采收或觀賞,要在一定的時間段内預留腳芽 1~2 個,待原盆上果枝采收完畢,然後剪除再進行培養下一代,由此周而複始達到終年結果。
摘老病葉
番茄植株基部的枯黃老葉、病蟲葉要及時摘除,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的同時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摘除老葉、病蟲葉最好選擇在晴天,避免早晨和陰雨天氣進行。
花果管理
番茄屬自花授粉植物,盆栽番茄的應進行人工授粉,于 9:00 左右露水散後用清潔羊毫毛筆輕掃花藥即可,或通過振動方式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單幹整枝 , 一般留 5~8 穗果,雙杆整枝 , 每杆一般留 4~6 穗果,打頂。不同品種每穗留果不同,一般大型果每穗留 4~6 個,櫻桃番茄每穗留15~30 個,疏去小果或次果、病蟲果。
病蟲害的防治
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盆栽番茄的主要蟲害有薊馬、蚜蟲、白粉虱和潛葉蠅等,在盆土上方懸挂黃色黏蟲闆或黃色闆條誘殺白粉虱、蚜蟲等,放置 30~40 塊 /667 m 2 。在往年多發病蟲的時期可用防蟲網封閉栽培,以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利用用植物源農藥如苦楝油、絲蘭精油驅蟲劑和生物源農藥如哈茨木黴菌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如絲蘭精油驅蟲劑可有效殺死薊馬、蚜蟲、白粉虱、紅蜘蛛、螨類等植物害蟲。苦楝油對蚜蟲、薊馬和潛葉蠅有奇效且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盆栽番茄主要病害有早晚疫病、葉黴病等,早晚疫病用 5% 百菌清粉劑 (1000 g/667 m 2 ) 或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防治,葉黴病采用 2% 武夷菌素水劑 150 倍液防治。實踐中哈茨木黴菌防治灰黴病、葉黴病等真菌性病害效果很好,即在植株健康時每 15 天用一次,如果發生病害每 3天用一次治 3~5 次就能治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