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焱
一場帶着哽咽充滿真誠的分享,卻引發了網友群嘲。近日,明星孫楠的妻子潘蔚出版新書,順便分享了最新的生活狀态——她與孫楠帶着四個孩子離開北京搬到徐州,入讀傳統文化學校,租住在每月700元的兩居房子内。在百度百科上,這所吸引孫楠潘蔚們“孟母三遷”的學校為民辦股份制非學曆教育機構,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教育理論;在學校官網上,其中一個“婉妗雅音女學堂”的招生簡章提出“我校以女德教育為社會良藥,為涵養女性品德、樹立家規家風、純化社會風氣”……
洗盡鉛華、繁華落盡、素手映照,大明星由奢入儉、返璞歸真的故事總是吸引眼球。潘蔚、孫楠是成年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這本無可厚非,甚至将安于清貧生活,專心國學作為自己新的人設在當下社會也還算讨喜。但在法定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齡,把孩子送到了一所非學曆教育機構接受弟子規、女紅、女德、武術卻值得說道說道。
首先,父母是否有權力安排孩子規避現代建制化教育,去所謂私塾接受“更好的教育”?建制教育體系不完美這點我們都承認,但它起碼是經過教育和兒童心理學反複試煉的體系,有過無數成功的教育先例也在不斷修正改進中。目前全世界同行的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學校制度,已經有200多年的曆史,這一标準化學習路徑奠定了世界教育體系,使大規模人群成長為社會發展各行業需要的人才。
父母本事再大、能力再強,也鋪就不了孩子終身的全部道路,孩子早晚還要彙入建制教育體系中。那個時候,才能看出這種父母安排的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得失,而到了那個時候,是否已經徹底失去了補救的機會?一個在現代社會中成長的人,沒有學曆、沒有數理化知識,甚至沒有基本的電子産品使用技能,其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對于孩子教育目标的定義究竟是什麼?中國現階段所提的教育目标是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西方社會更看重一個人的創造性。這些在現代社會都很重要。我們再來看看所謂傳統文化學校,強調感恩、孝順父母。就潘蔚給女兒所選女學堂來說,以培養端莊娴雅、靈巧柔順淑女為目标,順從是首位的,順從誰呢?在家從父母,出家從夫君,這不就是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要求麼?我國1954年将男女平等寫入憲法,2012年将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十八大報告,幾十年來為推動男女平等做了大量工作,到了二十一世紀卻不斷有人要将奴性枷鎖往自己身上套、往女兒身上套,真是匪夷所思。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孫楠潘蔚對子女并非如此瘋狂,他們所呈現的并非事實的全部。據網絡爆料,孫楠在徐州擁有多套房産,而他近年也在緻力于“國學的傳播”,2017年,孫楠就發布了國學IP文化品牌“楠氏物語”,在其網店一套茶壺6800,一件大師同款刺繡風衣3300,2018年7月國學親子IP“呆爸萌妹”上線……素手映照的妻子、搖頭晃腦背着弟子規的孩子,是不是都是生意的一部分呢?
孫楠有一首成名曲,叫《你快回來》,當年風靡大江南北。我真誠地希望,孫楠潘蔚,你快回來。(張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