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有用甲字代替乙字的現象,這樣甲字就成了乙字的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代漢語中特有的語言現象,幾乎每篇文言文中都有通假字,如不注意,隻是望文生義,就會理解錯誤,這是閱讀文言文的障得之一。
掌握以下通假規律,讀文言文時,當句子中遇到有的字按着它本身的意義理解,在上下文裡無法講通時,就可以考慮它是否為通假字。
一、必須了解通假字與本字多為同音代替這個基本規律,本質就是被代替的字。具體說,它們在讀音的聯系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同音通假
例如:(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2.近音通假
例如:(3)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亡“通“無”兩個字聲母相同,有人稱”雙聲通假”,“齊”通“劑”兩個字的韻母相同,也稱“疊韻通假”。這兩種現象統稱“近音通假”。
3.音變通假
例如:(5)扁鵲望桓侯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6)将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被”通“披”,兩個字聲母和韻母均不相同。
(二)還有少數形近通假字
例如:(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說”通“悅”,還有像“女”通“汝”等,都是因為形體相近而形成的通假現象。通假字一般是用筆畫少的字代替筆畫多的字。
(三)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在古代往往是“約定俗成”的,不能任意代替。
例如:(8)默而識之。(《論語》)規“識”是“志”的通假字,如果用“緻”“秩”等代替“志”不行。另外,“識”可以通“志”,反過來,“志”卻不能通“識”。
相關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