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怎麼度過今年的冬至呢?還記得小時候的冬至,很期待媽媽在晚餐後熱一鍋水煮湯圓。那時候還沒有出抹茶、奶茶這些新口味,隻有芝麻和花生可以選。一盒十顆要跟兄弟姐妹分,想多吃一點時,媽媽就會說多吃一顆湯圓就會多一歲喔。如今,五花八門的湯圓卻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農曆十一月的節氣,又俗稱為冬節,自古以來都是關于團聚與感謝的節日,在每筆古籍數據中,都會浮現一個畫面,全家團聚在一起搓湯圓,合家團聚祭祖宴飲。那冬至到了當代我們是怎麼度過,對當代的我們來說有怎樣的意義,這要從冬至的起源和習俗說起,富有儀式感的冬至讓人們打從心底感到溫暖。
陽光會告訴你從冬至起陰陽交替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初始的幾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發源于黃河流域,與古代農耕社會息息相關。農作物的生長、灌溉與收成,從二十四節氣都有迹可循。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陽曆,古人依據太陽在黃道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每運行十五度就是一個節氣,太陽轉一圈共三百六十度,所以在一個月之中,大多會有兩個節氣。
先秦時期的《尚書》是最早提及節氣觀念的著作,而在春秋時代就訂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這四個基本節氣。但直到秦漢年間,現在我們常見的二十四節氣才确立。東漢武帝時期,鄧平制訂《太初曆》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曆法,更明确了節氣的天文位置。
而冬至這個節氣反映了日照,也是“ 分、至、啟、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代表季節轉折的八個節氣之一。冬至是古人運用土圭實測日晷測量,每年日影最長的那天定為冬至,以現在的觀念來看就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日照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也被認為是陰陽交替,陰衰陽盛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的觀念最早出現在《尚書》,而冬至的出現最早可以從周朝開始說起。《禮.春官》提到“以冬日至,以緻天鬼人神。以夏日至,緻地示物。”顯示在周朝,冬至的時候已經有祭祀神明與祖先的習俗。
冬至大如年:冬至在古代有多重要?周朝人将冬至視為歲首,視為新的一歲開始,帝王會帶領官員到近郊舉行迎歲慶典。到了漢代冬至就是正式節日了,不過自漢武帝時期《太初曆》制訂以後,歲首就成了元月一日,雖然官方已将歲首的日子改變,已并非在冬至,但民間仍将冬至看得很重要。
《後漢書.禮儀志》記錄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對百姓來說仍是一年休耕的日子,也會在這天準備佳肴祭拜祖先,與尊長耆老宴飲,開始準備過年,和元月一日沒有太多的差别。而帝王與官員也會在冬至這天休養,因為古人認為冬至是由陰轉陽、陰陽相争不定的時候,政事暫停,百官休養生息。
魏晉時期更将冬至視為“ 亞歲”。在南宋陳元靓的《 歲時廣記》中提到“魏晉冬至日,國君受萬國及百寮稱賀,因小會,其儀亞于歲朝。曹植冬至雲亞歲迎祥履長納慶。”在魏晉時期的冬至,國君會受百官道賀,儀式的規模隻比過年小而已,曹操的小兒子曹植說的“亞歲”和“履長”指的都是冬至,這裡可看出冬至在魏晉跟過年是差不多重要的。
到了唐代,冬至的地位延續前面朝代的舊俗,官方與民間都十分看重。《唐書.禮樂志》寫到“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賀。元正,歲之始,冬至,陽之複,二節并重。”元正指的是元旦,新年的開始,冬至是陽氣走向興盛的開始,在這兩個節日,皇帝都受群臣朝賀,兩個節日是同等重要的。
北宋孟元老撰寫的《東京夢華錄》記載“ 京師最重冬至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在冬至,就算最窮困的人也會存錢在這天換上新衣準備佳肴,祭拜祖先,家家戶戶也像過年一樣慶賀。相似的場景在吳自牧描寫南宋臨安城的《夢梁錄》也有提到“ 冬至歲節,士庶所重,饋送節儀,舉杯相慶。”無論是在北宋還是南宋,冬至是不分階級士人和庶民都很看重的節日,也會贈送禮物,宴飲慶祝。
明清時的冬至,皇帝和文武百官會到郊外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稱為“冬至郊天”,在富察敦崇寫的《燕京歲時記》有描述到“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而在民間,冬至這天百姓沐浴更衣,準備豐盛的食物祭祖。
現在的冬至,有些老一輩還在的傳統家庭仍會在冬至這天煮湯圓祭拜祖先,但離家在外的親人不一定會回來。因為現在冬至不像以前農業社會,皇帝、官員和庶民都能休息,現在的冬至不是國定假日,人們仍需工作。
現在工商社會有别于農業時期,并不會特别注重冬至,相較之下,農曆新年比冬至更為重要。但演變至今,冬至的核心仍留存在習俗中,如果可以,還是會想全家團圓一起吃碗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格外溫馨。
瑞雪兆豐年:預知來日的冬至占蔔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要預知天候和氣象隻能用觀察、占蔔與豐富的想象力來推測,而冬至便是古人占蔔的重要時機。
唐朝人會在冬至、元旦、立春這三個歲始日,占蔔這一年的吉兇,而冬至當天會測日影、風、雲和氣來預測未來一年的天氣。
“冬至晴,元旦雨,冬至雨,元旦晴。”這句民間諺語指的是冬至放晴,元旦就會下雨,冬至下雨,元旦就會放晴,以冬至當天天氣來判斷元旦的天氣狀态。
“ 冬至月中央,霜雪兩頭光。”如果冬至在農曆月中,今年的冬至會氣溫驟降,非常寒冷。
“冬至置月頭,欲寒置年兜”指的是冬至這天在上旬,年關将近的時候會很冷,把冬至和新年的天氣連結在一起。
這些以冬至天氣來做未來預測,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它的基礎是來自百姓長年的經驗累積,與農民在農耕時的觀察,也有其參考價值。
湯圓以外,冬至還會吃什麼?南方大多人在冬至吃湯圓,除了吃湯圓還會吃菜包,在中國北方則是會吃馄饨。
湯圓起源于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甯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南宋末年周密寫的《武林舊事》就寫到“冬至:享先則以馄饨,有:東馄饨。”清朝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記載“ 民間不為節,惟食馄饨而已。與夏至之食面同。”
為什麼在冬至要吃馄饨呢?馄饨是“渾沌”的意思,天地渾沌初開,對應冬至是陽氣初起、萬物新生的日子,所以才要在冬至吃馄饨。
除了吃馄饨,在河南冬至會吃餃子,俗稱“捏凍耳朵”。傳說在東漢末年南陽醫聖張仲景在長沙做完官要回鄉的時候,因為是冬天有很多人耳朵被凍爛,他就請弟子在南陽關東前搭醫棚。用羊肉、辣椒、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爛,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到鍋裡煮熟,做成一種“驅寒嬌耳湯”給爛耳的人吃,吃完以後凍耳都好了。後來每逢冬至進九,形成捏凍耳朵吃的習俗。
唐朝的人在冬至會喝赤小豆粥,因為唐朝人相信赤小豆能避邪除魅。韓鄂《 記十二月行事》記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以赤小豆粥厭之。”共工氏的不肖子害怕赤小豆,所以人們在冬至會吃赤小豆,相信赤小豆能避邪厭勝。
有關冬至的古詩詞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作者晚年漂泊的生活十分愁苦,每一句遙相呼應,仿佛讓人感受到了那股冷氣與愁緒。作者者年年“長為客”,故而“路迷”難歸;因為他有無法擺脫的“窮愁”,所以他才會“形容獨老”、斷腸“心折”;正因為他身臨“丹壑”而意想“紫宸”,所以他才會有“心折”“路迷”之慨!
辛酉冬至
宋·陸遊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從陸遊的這首詩就能看出古人把冬至看的大如年了,“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把冬至看作“增年”之節日,足見古人對冬至的重視。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轼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這首七言絕句寫于熙甯五年,當時35歲的蘇轼已自請出京,任杭州通判,詩中的吉祥寺應該是杭州附近的一座寺廟。此時的蘇轼雖還沒經曆“烏台詩案”,卻被迫離開了京城,然而東坡卻一點都不消沉,其平生灑脫之氣在這28個字中體現得淋漓盡緻。就像眼前寒雨潇潇,但他卻不消沉,要第一個看到春的到來,這正是東坡本色。所以他的調皮之下是豁達,也是堅毅,他的得意如此理所當然。
今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不知道此刻的你,是和家人一起齊聚一堂歡度良宵,還是在遙遠的他鄉舉頭望月思故裡。讓我們借今天阡陌的述說給你添一分冬日溫情。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願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願你有好的心态,“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淺析古詩詞中芍藥的意象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淺析古詩詞裡「杏花」形象
詩篇調态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