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位媽媽曬出教娃寫名字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原因則是其娃姓“爨(cuàn)”,這位媽媽發文表示後悔給你找了個姓“爨”的爹,你的姓真難寫。爨姓不光冷門,而且還屬于多筆畫字,高達30畫,今天正合君給大家搜羅一下其他生僻姓氏,看看你認識多少?
該視頻在網上曝光後,不少網友都表示“第一次知道這麼複雜的姓”,還調侃說如果生二胎建議取名“爨懿曦”,不過如果真叫這個的話,估計考試的時候别人都已經交卷了,娃還在寫名字,多少是有點童年陰影了。
據悉,爨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爨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爨官,為西周時期在宮廷内為王室成員制膳之士中的竈官,就是俗稱的火頭倌,專職掌管炊火。“爨”,就是今天稱作的“竈”,用于安置無足器皿進行烹煮食物,“大羹湆在爨”,就是烹煮肉食、肉湯。而無足之器皿就稱作“鍋”。
此外,爨姓還源于祝融氏,出自東漢時期班彪、班固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爨氏曾在以雲南為中心的南中地區,形成相對獨立的統治區域,興盛五百餘年。後來随着南诏國的建立,爨氏逐漸衰落,其居民大部分失去了“爨”姓,同化于少數民族中的“彜”族、“白”族,也有一部分遠去海外,其中有極少部分,流落内地,還保留“爨”的姓氏。
我國的姓氏非常之多,百家姓可不僅僅隻有一百個,據統計目前在收錄的單姓444個,複姓60個,一共有504個。但這是在收錄中的,有專家表示中國人的姓氏至少有1800個 ,更多複雜多變的姓我們可能都沒見過,下面這些姓氏你見過幾個?又認識多少呢?
姓氏如此複雜,可以更改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自然人應當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所以如果真的覺得姓氏太過複雜其實也可以跟媽媽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