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素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譽。對于李清照印象,我們大多是來源于她的詩詞。讀她的《聲聲慢》、《一剪梅》,那種孤獨哀怨、悲涼愁苦,讓我們很難不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深閨怨婦的小女人形象。
但實際上,經曆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就猶如一根亂世飄萍,始終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栖身之所。兩次婚姻的失敗,更是李清照感受到了來自生活的惡意。在這種情況下,李清照難免會有些哀怨之音。但更多的,卻是一份隐藏在哀怨之下的亂世豪情。
李清照畫像
少女多情,琴瑟和鳴李清照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蘇轼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家學淵源,耳濡目染,再加上李清照生性機敏,聰慧過人,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出了過人的才華,讓父親李格非以及很多人文人騷客歎為觀止。
南宋文學家王灼曾在《碧雞漫志》中稱贊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由此可見,即使在當時人的心中,李清照的才華也是讓人欽服的。
尤其是一首《如夢令》,幾乎震驚了整個汴梁城,無數文人騷客看着那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出了自愧不如的感歎。
但少女時期的李清照,詞風清麗活潑,遠沒有日後的愁苦哀怨,反而多了幾分天真爛漫。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第一次見到了趙明誠。
當時太學生趙明誠,乃是當朝吏部尚書趙挺之第三子,當時有名的世家子弟。再加上趙明誠為人謙和,相貌俊朗,即便是李清照這樣的女子,也難免害羞起來,還用詞記錄下了兩個人初見時的場景。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那一刻,年輕的李清照天真的以為,自己遇到了如意郎君,可以相伴一生,不由得也幻想起未來的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也就這一年,十八歲的李清照與二十一歲的趙明誠結為夫妻,在當時也算是一段佳話。
剛剛成婚後的生活,确實如李清照所幻想的那樣。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舉案齊眉,幸福而美滿。閑來無事,兩個人作詩填詞,一起研究古玩石碑。
即使身為太學生的趙明誠,不時需要去外地遊學,兩個也會互相傳詩,隔空繡着恩愛。而那句著名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隻可惜好景不長,随着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的一次意外,李清照也被牽連了進去,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從此正式進入了下半場。
世事無常,夫妻離心
北宋自王安石變法以來,宋朝便始終是黨争不斷,新舊兩黨之間互相傾軋,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既然是争鬥,那就是有強有弱。一旦一方失勢,那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很多失勢方的成員都難逃被貶的命運。
蘇轼如是,歐陽修如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亦如是。
宋徽宗崇甯元年,公元1102年, 李格非受黨争所累,被下旨驅逐出京。兩年之後,就連已經出嫁的李清照也為能幸免,隻能回到家鄉避難。而此時的趙家也如日中天,趙挺之連連升官,趙家不可能離開京城,李清照夫妻二人不得不開始了分居的生活。我們在課本上所學到的《一剪梅》,就是李清照在這個時期寫的。
但官場上世事無常,變幻莫測。短短兩年之後,李清照就得以再次回京與趙明誠的團聚。可就在一年之後,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災難就降臨在了趙家的頭上。
趙挺之被罷官之後兵卒,趙家所有子弟也被拿問下獄。雖然最終趙明誠逃過了一劫,但也是丢官罷職,難以在京中存活。無奈之下,趙明誠隻能與李清照返回了青州老家,從此過上了隐居鄉裡的日子。
而此時的李清照并沒有意識到,在青州隐居的這頓日子,将是自己這一生最後的幸福時光。
來到青州的第二年,李清照二十五歲,自号“易安居士”,與丈夫趙明誠正式開啟了隐居鄉裡的生活。兩個人雖然都出身于官宦世家,陡然居于鄉裡,難免略有不适。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一起節儉的生活,日子倒也是有聲有色。
最重要的,夫妻在青州的這段日子,收集了大量的古代石碑,以及一大批時刻資料,兩個人開始潛心鑽研,并且開始一起編寫《金石錄》。到了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金石錄》的寫作大體完成。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重新啟用了趙明誠,任命為萊州知州。趙明誠前去赴任的時候,李清照并沒有随行。等到李清照到萊州見到趙明誠的時候,趙明誠居然歌姬如雲,并且納了幾房小妾。
這一年的李清照,三十八歲。
我們無從得知李清照當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雖然在封建時代,三妻四妾是被法律和社會所允許的。但對于李清照這樣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優秀女性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侮辱與背叛。
我們不能肯定夫妻二人的離心是從這裡開始的,但趙明誠的行為,無疑是将原本如膠似漆的夫妻情分,生生撕開了一條裂痕。
此後的日子裡,李清照繼續幫助趙明誠收集和整理《金石錄》,“裝卷初就,芸簽缥帶,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題跋一卷”,直到那場塌天大禍的到來,李清照的人生就正式轉入了下半場。
國破家亡,吟詩言志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二十日。
對于所有的大宋百姓而言,這将是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金兵大舉南下,攻破東京汴梁,生擒徽欽二帝北歸,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史稱“靖康之變”。
同年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南宋從此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而這一年,李清照四十四歲。
早在同年三月份,趙明誠就已經因為母親病故,而南下江甯(今南京)奔喪。到了八月份,南宋朝廷成立三個月後,趙明誠被委任為江甯知府,負責江甯一帶的防務。
而此時北方的局勢越來越緊張,李清照隻能帶着這麼多年以來,夫妻二人攢下的這些石碑、古玩南下江甯,前來投奔趙明誠。
建炎二年,李清照抵達江甯。此時南宋朝廷的國策已經十分明顯,就是退居長江以南,苟安求和,對此李清照極為不滿,經常寫詩諷刺當時的南宋朝廷。“ 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這樣千古流傳的名句,就是李清照在這個時期所作。
李清照原本以為,自己的丈夫會和自己同仇敵忾,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李清照對自己的丈夫,曾經以為的如意郎君徹底失望了。
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趙明誠手下一個叫王亦的統領起兵造反,就在衆将士平定叛亂,準備去禀報趙明誠的時候,卻發現趙明誠早已經跳牆跑了。
江甯府,乃是長江防線的戰略要地,高宗皇帝将此地交給趙明誠,是為了抵禦金兵南下的。可不過隻是一個小小的叛亂,居然就将趙明誠吓跑了。
那金兵來了,又當如何?
李清照感到了莫大的恥辱,她對趙明誠徹底失望了。她從來沒有想過,當年在汴京城中溫潤如玉的那個少年,骨子裡居然是如此的膽小如鼠,讓人作嘔!
兩個人的逃亡路上,氣氛極為尴尬。
李清照不想理趙明誠,熟知妻子脾氣的趙明誠也不敢主動搭話,不知不覺就逃到了烏江沿岸,當年楚霸王項羽的自刎之地,亦是楚國霸業的埋骨之地。
看着面前的滔滔江水,想着當年楚霸王的拔山舉鼎的氣概,再看看身邊這個膽小如鼠的男人,再想想如今貪生怕死的南宋朝廷,李清照一時間有感而發,不覺間吟誦出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篇。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我們不知道趙明誠聽到這首詩的時候,到底作何感想,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僅僅六個月後,趙明誠就突發急症,一命嗚呼,為這段近三十年的婚姻,徹底劃上了一個句号。
遇人不淑,落寞而終
李清照無論對趙明誠有多麼失望,但夫妻二人畢竟可以相互照應,在亂世之中也算是有所依靠。可趙明誠的突然離世,讓李清照一下子就變成了一根無所依托的飄萍,隻能在這亂世中獨自掙紮。
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抵達杭州,生活似乎穩定了許多。但由于三年多的四處飄蕩,李清照早已是身心俱疲,并且那些年與趙明誠的收藏,也丢失殆盡。生活的穩定,更是讓李清照陷入了無邊的痛苦中。
就在這種時候,張汝舟闖入了李清照的生活,開始對李清照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或許在經曆了這麼多的漂泊之後,李清照也渴望一個安穩的家庭,便同意了張汝舟的請求,嫁給了張汝舟。
可婚後的張汝舟醜态畢露,一心隻想搜刮李清照手中的金石文物,在得知這些文物都已經丢失的時候,就徹底卸下了僞裝,被李清照拳打腳踢。
如果是一般的古代女子,或許就隻能默默忍耐。但李清照何等人物,又怎麼會屈服在張汝舟的淫威之下?在婚後不久,李清照就向揭發了張汝舟營私舞弊的罪行,成功與張汝舟離婚,但也因此受到了牢獄之災。畢竟南宋的法律規定,隻要是妻子狀告丈夫,無論因為什麼,都要坐牢三年。
但好在李清照名聲在外,再加上有人從中周旋,隻用了九天之間,李清照就從牢中走了出來。但經此一遭,李清照對婚姻徹底失去了幻想,開始潛心創作,對《金石錄》進行最後的修訂與整理。
宋高宗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李清照徹底完成了《金石錄》的創作,并上呈給了朝廷。差不多又過了十年之後,年逾七旬的李清照終于合上雙眼,帶着對故土深深的懷念,徹底的離開了人世,終年七十三歲。
結語李清照的前半生,和大部分的女孩沒有兩樣。出嫁前天真爛漫,出嫁後思念丈夫。但是在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的面前,李清照卻展現了非同尋常的勇氣,敢于與命運相抗争。她的生命中不是隻有相夫教子,還有祖國、山河,以及她的氣節。但如果要說她最懷念的時光,恐怕還是那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參考資料:
《宋史·徽宗本紀》
《宋史·王挺之傳》
《金石錄後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