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太子胤礽二次被廢,皇八子胤禩經過康熙皇帝幾乎公開的壓制後,“九子奪嫡”事件進入到短暫的平靜時期,直到西北戰場上傳爾丹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西北戰場上的慘敗,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高度重視,就當時的情形而言,如何妥善應對西北戰局乃系關乎皇權穩固、朝局穩定的關鍵所在,更是暫時超過皇位傳承問題的關鍵所在。
将西北的帶兵之權交給皇十四子胤禵,在胤禵乃至諸位皇子、朝中衆臣的眼中幾乎代表了康熙皇帝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最終态度。經過邬思道的指點,皇四子胤禛對胤禵的舉薦,算是通過了康熙皇帝的考驗;但康熙皇帝的任命讓原本同屬一黨、關系密切的胤禵和胤禩走到了分裂乃至對立的狀态。
于是,一場皇位争奪大戰在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間,悄然展開!
傳爾丹全軍覆沒以後,康熙皇帝急召監管兵部之皇十四子胤禵和監管戶部之皇四子胤禛,商讨對策,但就撫遠大将軍一職,并沒有當場決定。很顯然,就當時的朝局形式和皇位奪嫡勢力而言,誰能成為這個大将軍王,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所以,即使是騎射俱不佳的皇四子胤禛,也急切的開始練習射箭,以圖争得這個奪嫡勝利的關鍵砝碼。
知道自己并無争奪優勢以後,皇四子胤禛又萌生了舉薦帶兵出身之皇十三子胤祥為大将軍王的念頭。對此,邬思道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西北用兵看起來打的是兵馬,實際上打的是錢糧,是後援。忙忙荒漠,十萬大軍,最怕的就是糧草不濟、後援短缺!傳爾丹全軍覆沒,大家都說他是輕敵冒進,可就是沒人替他想想,兵部一個月幾道兵符,責他畏葸觀望、勞師糜資。而應給他的錢糧器械,又找種種借口不按時供應。他坐困愁城,能不急着找叛軍決戰嗎!如果說傳爾丹是輕敵冒進,這恰恰是朝廷逼的!他的失敗不是敗在敵軍,而是敗在自己人手裡。”
在邬思道看來,傳爾丹兵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兵部瞎指揮;
2、戶部後勤保障不及時;
兵部,自然是皇十四子胤禵在起作用;而戶部呢?那些應該及時供應給傳爾丹的後勤保障、錢糧供應呢?自然是皇四子胤禛!
在選擇大将軍王人選的朝會上,除了因為竊竊私語而被康熙皇帝臨時提問的皇九子胤禟和為了給廢太子胤礽提供機會,以便東山再起的太子師傅王掞,主動給出舉薦意見外,康熙皇帝為何首先詢問皇四子胤禛的意見?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對于大将軍王的選擇,康熙皇帝心中不是已經默認,隻是需要在試探和考察一下皇八子胤禩和皇四子胤禛的态度,考察一下這兩位皇儲熱門人選的“人君氣宇”嗎?
原因隻有一個,任命皇十四子胤禵後,兵部必然不會再有掣肘之舉;但是,戶部呢?
康熙皇帝需要監管戶部的皇四子胤禛,給予自己一個明确的态度。
如果皇四子胤禛沒有推舉皇十四子胤禵,就說明其并未以朝廷大局為重,根本不符合康熙皇帝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标準。
如果皇四子胤禛舉薦了皇十四子胤禵,雖然說明其和胤禵之間有了某種不可告人的默契,但至少能夠證明皇四子胤禛會絕對保證西北大軍的後勤糧草供應,能保證西北大戰的勝利。
按照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間的“交易”,成為了大将軍王的胤禵舉薦年羹堯為陝甘總督,這才是康熙皇帝對于皇四子胤禛的考驗。
1、舉薦政敵為手握重兵的大将軍王,乃系皇四子胤禛從朝廷大局出發的表現。
2、将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作為胤禛和胤禵之間的交易條件,雖然有着一己之私的奪嫡考慮,但畢竟是為了便于西北大軍的糧草接濟和調配。
3、除了人君氣宇,康熙皇帝還需要看下皇四子胤禛對諸位勢力龐大之政敵的應對能力。如果胤禛沒能力應對手握重兵的胤禵,沒能力應對政治勢力強大的胤禩,即使其繼承了皇位,也不過徒生朝廷動亂因素,危害蒼生和大清江山。将年羹堯推到陝甘總督的位置上,既表明了胤禛的人君氣宇,又證明了其對胤禵的控制和制約規劃,完全符合康熙皇帝對皇儲人選能力的要求。
但是,這隻是針對皇四子胤禛的考驗,也隻是康熙皇帝暗裡進行的試探。成為大将軍王,擁有繼位呼聲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并不清楚康熙皇帝對皇位繼承人的真實想法,也就是說,此時已經認定自己距離皇位最近的胤禵需要再向康熙皇帝自證清白!
為什麼說是自證清白呢?
我們再來看下皇四子胤禛和邬思道之間的對話。
邬思道給出了傳爾丹兵敗的原因後,皇四子胤禛問道:
“老十四也是知兵之人,難道他就不知道這樣做會導緻兵敗?”
邬思道說道:
“十四爺和八爺,要的就是傳爾丹兵敗!”
胤禛錯愕:
“他們不惜犧牲朝廷六萬大軍,就是為了争奪這個帶兵之權?”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皇四子胤禛的腹黑和權謀:
首先,我們在上面已經論述,傳爾丹兵敗和兼管戶部的皇四子胤禛有着直接關系,甚至有着較之皇十四子胤禵更為直接的關系。皇四子胤禛希望傳爾丹失敗,自然是為了能讓皇十三子胤祥掌握西北大軍,為自己增加奪嫡勝利的砝碼。
于此來看,在皇位争奪上,皇四子胤禛并非一心為公、一心為國,也是腹黑高手、權謀精英。
那麼,邬思道是如何勸其放棄了對西北帶兵之權的追求呢?
1、康熙皇帝對傳爾丹兵敗的原因,早就心知肚明,你需要用實際行動向康熙皇帝證明你監管戶部之時,并未對傳爾丹掣肘。
2、掌握了接濟、供應西北糧草後勤保障的陝甘總督,遠比掌握西北帶兵之權來的實際,來的有效。
3、你需要通過康熙皇帝對皇位繼承人的“人君氣宇”考驗。
舉薦皇十四子胤禵,将年羹堯推到陝甘總督的位置上,讓皇四子胤禛洗清了自己對傳爾丹兵敗的嫌隙。
但是,同樣應該承擔責任的兵部監管阿哥——皇十四子胤禵該如何自證清白呢?該如何證明并非因為兵部的瞎指揮才導緻了傳爾丹兵敗呢?
很簡單!
将自己按兵不動的原因,出兵獲勝的原因歸結到糧草供應上,就可以了!
康熙皇帝對西北戰局的極為關心,讓皇八子胤禩逐漸意識到皇十四子胤禵對自己的奪嫡威脅,于是屢次給胤禵去信,勸阻其出兵作戰,以防其取得戰功後,坐穩自己的皇儲位置。
“十四弟如唔,時機尚未成熟,千萬不可出兵!須知道我軍凱旋之時,也即吾弟解除兵權之日!”
可是,對于皇八子胤禩的勸阻,皇十四子胤禵并未給予遵從還是違拗的意見,而是就信中内容,詢問了鄂倫岱:
“老鄂,八爺叫我們按兵不動,你的看法呢?”
鄂倫岱是誰?
曆史上的鄂倫岱,乃系佟國綱之子,皇八子胤禩的鐵杆支持者,在《雍正王朝》中,更是皇八子胤禩專門派去監視皇十四子胤禵一舉一動的心腹所在。
鄂倫岱回道:
“奴才是個帶兵的,按照眼下的情形,似乎應該出兵!可八爺這樣認為,我覺得必有他的道理!”
身在胤禵的領導之下,自然不能公然站到胤禵的對立面;但尚未清楚胤禵和胤禩之間關系微妙變化的鄂倫岱,也不敢貿然批評皇八子胤禩,隻能給出模棱兩可的回答。
胤禵對鄂倫岱的回答,自然不滿意:
“什麼道理,無非是怕我們打了勝仗,壓了他!”
好了,胤禵這句話讓鄂倫岱徹底明白了胤禵和胤禩之間關系的變化,更明确了胤禵詢問自己的目的何在!
1、讓自己心裡有數,胤禵已經和胤禩鬧掰了,應該怎麼站隊,自己看着辦!
2、和胤禩之間關系的破裂,并非胤禵對其不忠,而是胤禩的原因。
3、胤禵并不擔心會得罪胤禩。
對于胤禵如此堅定的态度,鄂倫岱自然隻能裝糊塗:
“十四爺,您怎麼這樣說?”
于是,胤禵拿出了一份自己仿冒胤禩筆迹而寫的信,其内容就在胤禵的說明中:
“人心難測啊。八哥待我,原本也無話可說。可就因為這大将軍一職,他才開始懷疑上我了!派雅克齊、塔甯來監視我,後來見我重用了你,就疑心你倒向了我!這不,他一邊來信叫我按兵不動,一邊派人給雅克齊捎信,叫他暗中派人放你的冷箭。這下,你明白了吧!”
鄂倫岱聽完雖然生氣,但其最起碼給出了自己的态度:
“十四爺,那個送信的人在哪?把他交給我!”
啥意思?
作為“八爺黨”重要成員,作為康熙皇帝的表弟,胤禵、胤禩等人的表叔,鄂倫岱當然知道胤禵有着模仿筆迹的特殊技能。他之所以向胤禵詢問送信之人何在,就是向胤禵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知道信是你自己寫的,你就說想怎麼辦吧!反正,我屬于你領導,如果我不同意,你随便找個理由就能弄死我!
但是,胤禵當然要堅持将戲演完:
“什麼,你真想和八爺作對嗎?”
鄂倫岱隻是詢問送信之人,字面意思很明顯,就是為了落實這份信的真僞!絕非胤禵所言,對皇八子胤禩的反叛!胤禵如此一問,更加坐實了鄂倫岱對胤禵僞造書信的猜測!
面對“手足無措”的鄂倫岱,胤禵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聽我的,你就沒事!當務之急,我們應該立刻出兵,趕在皇上萬壽之前,打一個打勝仗!然後,我派你進京報捷,附帶将我的壽禮進程,皇上一高興,你升了官,八爺也就無奈何了!”
可是,胤禵如此費勁的拉攏和欺騙鄂倫岱,可給出的出兵意見,似乎和皇八子胤禩半點關系都沒有!就算是不采取上述手段,鄂倫岱也隻能聽從胤禵軍令,出兵作戰才是!
況且,此時手握重兵的皇十四子胤禵還需要畏懼皇八子胤禩嗎?
以皇八子胤禩的種種舉動,和其“現在不要和胤禵翻臉”的言辭來看,應該是皇八子胤禩更為畏懼胤禵,擔心胤禵會和自己翻臉才對!
而且,對于胤禵和胤禩之間的關系演變,邬思道在康熙皇帝病倒以後,也曾為皇四子胤禛分析過:
“八爺防着您,更防着十四爺!十四爺擁兵自重,單等皇上晏駕,他兵臨城下與八爺較量!”
啥意思?
此時的皇十四子胤禵,絕非依附于皇八子胤禩的附屬皇子,而是擁有着絕對奪嫡勝算的強有力選手。也就是說,皇十四子胤禵拉攏鄂倫岱的目的絕不是因為畏懼皇八子胤禩,更不是因為隻有拉攏和鄂倫岱才能取得打仗的勝利!
其目的隻有一個,胤禵早已經說明:趕在皇上聖壽之前,打一個打勝仗,然後我派你進軍報捷!
報捷,如何報?
必須有詳細的戰前部署、戰事過程、傷亡情況等戰事詳細信息的說明!
胤禵的目的,就是讓鄂倫岱向康熙皇帝彙報皇八子胤禩對自己“按兵不動”的要求嗎?
是,但絕非如此簡單!
皇十四子胤禵想讓鄂倫岱彙報的具體信息,在接下來的擔憂中: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糧草,年羹堯,我已經去了幾道命令,他總是借故推搪。沒糧草,我想打這仗也沒把握!”
啥意思?
胤禵作為當朝皇子,代康熙皇帝出征,尚且因為糧草後勤的掣肘而沒有把握取勝,試想一下傳爾丹為何會全軍覆沒吧!
這才是皇十四子胤禵想讓鄂倫岱向康熙皇帝彙報的真正内容所在,才是胤禵用以證明在傳爾丹兵敗之時,并非兵部瞎指揮造成,隻是因為戶部拖延後勤保障導緻的!這才是皇十四子胤禵的自證清白!
可就在胤禵說完這句話,鏡頭一轉,就來到了年羹堯整備糧草,等待皇四子胤禛命令的鏡頭。在皇四子胤禛的書信中,有着這樣的說明:
“亮工,信已收到!你能事實禀告我,然後施行,我心甚慰。前方軍事牽扯到朝廷安危,望速将糧草全部運往軍前,切切勿誤。所欠軍饷讓李衛來京辦理!”
皇四子胤禛對于西北大軍糧草供應的認真對待、大局為重,同皇十四子胤禵以西北大勝而獲得奪嫡砝碼,欺瞞康熙皇帝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将胤禛之正大光明形象更為明顯的突出。胤禛之盛,勝于王道,勝于公心,而非權謀伎倆!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于《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并不以曆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