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年
啦
恭賀新春·萬事如意
HAPPY NEW YEAR
1978年,我在新城子區望濱公社工作。春節前夕,被禁了十多年的古裝戲照被刊登在黨報黨刊上。明白人一看有一種春風潤物的感覺。在我的潛意識中中國的政治生态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
一天上午,我在公社機關刻鋼闆,準備發個會議通知,一輛紅岩牌卡車駛進了公社院子。我隔着窗戶玻璃看,從駕駛樓下來的是老鄉蔺耀奎,我馬上迎了出去。他看見我就用甘肅人特有的腔調喊:“健英,你好着了麼?”
這是西北人見面說的第一句話。“好着了,什麼風把你吹來了。”“我看看你,順便給連隊辦點年貨。”“你也不是連隊司務長辦什麼年貨?”“連隊知道我有個老鄉在望濱,讓我找老鄉用白面換些雞,不知道好換不?”“好換,你等一會,我明天要開個團支部書記會,等把通知發完了咱們倆就去辦。”
發完通知,我就上了蔺耀奎開的卡車。邊走邊合計:到哪個大隊去換雞?我首先想到了望濱七隊,當車開過望濱供銷社時我改變了注意。原因是人太熟,都是屯裡屯親的不好辦。我們隻好到了曾子溝大隊,找到了黨支部書記趙玉坤說明了來意。
“這還不好辦,你們倆等着,我廣播幾聲人就來了。”趙書記回到辦公室打開廣播喊:“社員同志們請注意,有一名解放軍同志要用白面換雞,你們誰家願意換,抓着雞到大隊部來,公雞母雞都行。”廣播完了他到院子對我說:“小王:你們等着,一會換面的人就會來,我回家辦點事情。”
當時的農村社員養豬還是得交國家,社員們全靠養幾隻母雞下蛋糊弄自己的嘴巴,當然也是在完成國家任務的前提下才能自己吃雞蛋。曾子溝的社員們聽到大隊趙書記的廣播後半信半疑,伸着懶腰到大隊部看個究竟。他們親眼見大卡車上擺放着一袋袋白面後發瘋似的往家跑,很快聽見雞的呼喚聲。
抓來的多數是大公雞,有的社員一隻手拎着雞腿,一隻手拿着面袋子;有的社員懷裡抱着雞,手裡拿着面盆;有的社員用手抓着雞的翅膀。可憐的雞兒們發出了生離死别的哀鳴聲。
蔺耀奎從車上卸下白面袋,他也不用稱,隻是抓起雞上下晃蕩幾下,按雞的大小和重量往社員的面袋、面盆裡倒起了白面。他見差不多了就說:“好了。”換到白面的社員們看着雪白的面粉,想起年三十晚間用白面包餃子的情景,早已經忘記了自家那隻雞的命運。有些社員開始和蔺耀奎讨價還價,撐開口袋說:“再倒一些,再倒一些。”無奈之下,蔺耀奎隻好再倒出一些白面方可罷休。
正當社員們歡快之際,趙書記雙手拎着兩隻大公雞來了。人們自然閃開了一條通道。“稱稱,看有幾斤,我也換些白面好過年包餃子。”趙書記說着就把大公雞塞到蔺要奎手裡。蔺耀奎把雞塞進麻袋裡抓起半袋子面說:“我也不跟書記細算賬了,這半袋子面你扛走得了。”社員們見書記兩隻雞換了半袋子白面發出了感歎聲。蔺耀奎對我說:“健英上車咱們走!”我說:“社員們又回家抓雞去了。”“雞夠了,再不能換了。”車上不是還有面嗎?”我說。“白面是剛剛從清水糧庫拉的,剩下的留着連隊過年吃。”蔺耀奎鑽進駕駛樓,汽車發出了歡快的轟鳴聲……
“解放軍同志等等……解放軍同志等等……”車後邊有人在喊。頓時,在我的頭腦中曾子溝大隊的院子裡又站了很多抓着雞的社員……
這時,公雞和母雞們正在唱着歡快的情歌……
汽車嘎吱一聲停在望濱公社的院子裡。蔺耀奎出了駕駛樓爬上車廂說:“健英:你上來,挑最大的公雞留一隻,過年時你們一家人炖着吃。”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他見我猶猶豫豫不上車,他自己挑了一隻最大的大公雞給了我,我一看正是趙書記家的那隻雞。他又把半袋子白面遞給我說:“留着,過年包餃子,我知道沈陽的農業戶每人每年隻供應七斤面。”他下了車箱爬上駕駛樓,汽車又發出了轟鳴聲。
晚間下班後,我把半袋面留在自己家裡。把那隻大公雞用自行車馱到了嶽父家。
大年三十,我倒出一部分白面馱到了嶽母家。嶽母炒了好幾個菜,炖了半盆蘑菇雞塊土豆。這時,我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給我講的故事,她說:“有一戶窮人家娶了一個聰明賢惠的兒媳婦,過年時殺了一隻大公雞。三十晚上做了雞肉炖洋芋,吃飯時婆婆在盆裡用筷子翻了半天,想夾一隻雞腿給自己的老漢吃,結果怎麼找也沒有。婆婆生氣了,這個平時十分孝順,百依百順的兒媳婦怎麼了,竟敢偷吃了雞腿,她剛要埋怨兒媳婦,兒媳婦反應過來說:‘媽,你是在找雞腿吧?後天是我大生日,我把雞腿留下等我大過生日時讓他吃。’婆婆好懊惱,差一點錯怨了兒媳婦,趕緊夾了一塊雞肉給兒媳婦說:‘辛苦一年了,我想找雞腿給孝順的兒媳婦吃。’”于是,我夾起一塊雞腿給了嶽父,又夾起一塊雞腿給了嶽母。但嶽母還是把那塊雞腿夾在了我的碗裡。
1979年正月初一,嶽父同往常一樣,剛剛起床就抓一把玉米撒在院子裡,等待着雞們出窩吃食。有一隻大公雞晃蕩着美麗的雞冠出窩了,那些母雞們趴在雞窩發出一聲聲哀鳴。我見到這隻大公雞如此眼熟。嶽父說:“我見你拿來的這隻公雞好,把它留下等開春踩蛋,就把咱們家的那隻大公雞殺了吃肉。”我明白了那群母雞為什麼不出窩。
往年,正月初一早晨吃完白面餃子後再就是吃高粱米面餃子。但這年不一樣,初一晚間嶽母還是用白面包了一頓餃子,讓我們這些兒女們過了一個豐盛的春節。
正月初二,我到公社值班。食堂管理員事先按值班人數留好了面和豬肉。那天值班的有劉永慶、尤寶權、張純祥。我們幾個人有的剁餡,有的和面,一小時後吃上了熱乎乎的餃子,吃剩的晚間接着吃。
過完正月十五,我算了一下,這個春節加上吃剩餃子,我總共吃了七頓白面餃子。從我記事起,從來沒有像這次春節吃如此多的餃子。
過了春節,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形勢的變化日新月異。貫徹三中全會精神成了這期間我們這些包隊幹部的主要任務。
文中提到的蔺耀魁戰友(左二)
往期回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