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解釋暈輪效應?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如果一個人在體形、風度、智力和待人處事方面給人留下了好印象,那麼連帶着他的其他方面也會得到較好評價,反之亦然其實,這種思維方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暈輪效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簡要解釋暈輪效應?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如果一個人在體形、風度、智力和待人處事方面給人留下了好印象,那麼連帶着他的其他方面也會得到較好評價,反之亦然。其實,這種思維方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于上世紀2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他認為,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從局部擴散到整體,因此這也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現象。當一個人的身上被标注了某種積極的特質時,與他有關的一切都會被人加以積極的聯想;而如果一個人被貼上了消極的标簽時,那麼與他有關的一切聯想也離不開消極二字。這種效應在對不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片面性、遮掩性、彌散性是暈輪效應的典型特征。暈輪效應在很多領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婚姻領域表現明顯。例如,婚前戀愛時,情侶們總會把對方幻想得非常美好,即使有一些小缺陷,也往往會忽略。然而一旦感情破裂,曾經的美好可能蕩然無存,當初的小缺陷則會被無限放大。長此以往,夫妻之間的埋怨、偏見就會越來越深。
本質上,暈輪效應是認知主體對他人的一種心理定勢。這種特殊的心理定勢一旦形成,就會引導人們不自覺地去解釋他人的一切,并按照這種定勢把從外部獲得的信息進行取舍分類,最終把分類的結果加到自己對于他人的印象上去。所以,暈輪效應在很大程度上隻是人們的一種主觀臆測,主觀性的特點會導緻人們不可避免地因為某一個優點來全面肯定一個人,又或者因為某一個缺點全面否定一個人,所以常常會發生“以偏概全”的錯誤。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 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