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商界的各種操作給人一種消費者突然都很着急的感覺。
4月,阿裡将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6月初,淘寶在全國16城率先上線“小時達”服務。
今日,阿裡又在物流時效上有新消息傳出。近日,阿裡巴巴集團天貓服務生态發展部全面升級淘寶天貓物流時效體系,上線當日達、次日達等服務,消費者在淘寶天貓搜索時可以看到更多确定時效商品,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阿裡突然要求商家必須要當日達、次日達,而是其通過大數據對全部實體品類進行時效考核,篩選出具備穩定性時效的商品,然後給他們分别貼上顯現當日達、次日達、隔日達等綠色标簽。
也就是說沒有這個标簽之前,能次日達的還是會次日達。不能做到當日達、次日達的商戶,出現了這個标簽也沒有資格使用,那麼阿裡特地整個标簽的用意在哪呢?
這是為了會推動更多商家改進物流時效。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标簽的問題,而是擁有綠色标簽的商戶将在搜索中占據優先位置,也就是流量扶持。有了流量的吸引,商家肯定樂意提高物流時效。
那麼,阿裡這樣人為推動物流時效的提升,能有什麼作用呢?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步操作給更在意物流時效的消費者提供新的選擇,讓我們的護城河更寬廣。”
當然了,物流時效性肯定是越快越好。事實上,今年包括阿裡在内的互聯網企業不斷強調物流的速度,甚至從“當日達”喊到“小時達”。例如,京東物流6月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同期,菜鳥也宣布正在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達。”
是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即時物流這片江湖,迎來了綜合電商平台、外賣系、生鮮電商、跑腿、快遞等幾大行業巨頭的混戰。為什麼大家突然都咬住物流速度不放呢?
是消費者對物流時效性的需求促使了這場混戰,還是企業家走在了消費者前頭,提前占坑?
在小編看來,商戰或許走在消費者需求前頭。這一切要回到2019年5月6日,這一天是美團正式發布“美團配送”品牌的日子,slogan是“把世界送到你手中”,也就是美團要從“送餐”變為“送萬物”。
目前,在生鮮方面,美團的小象生鮮、美團買菜對标阿裡系的盒馬鮮生、餓鮮達等。在實物電商方面,美團與華為、海瀾之家等合作,開展實物電商。今年4月,Tech星球還報道稱,美團正在測試“信任分”,欲建立自己的商業信用體系,即美團版的“芝麻信用”。
僅僅一份飯都哺育出美團這麼一個超級平台,要真等美團把手伸到生鮮、百貨、信用消費等領域上,阿裡還怎麼能坐得住?
而疫情加速了互聯網企業的反擊速度。因為疫情凸顯出帶有配送服務平台的優勢,尤其是盒馬鮮生、叮咚賣菜等電商平台的表現更是矚目。據Sensor Tower 商店情報數據顯示,2月盒馬鮮生和叮咚買菜分列全球iOS外賣應用下載榜第3和第5名。
另外,艾媒數據也顯示,1月22日-2月6日,盒馬、叮咚買菜、京東到家日新增用戶規模領先于其他平台,平均日新增用戶超過4萬。
這表現出即時配送市場存在強大的市場空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後疫情時代,互聯網巨頭在提升物流時效性可謂是花樣百出,尤其是在本地生活服務的布局上。
那麼,美團的“萬物皆可送”目标能達成嗎?阿裡的反擊戰效果幾何?《電商報》将持續關注。
作者:電商報 高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