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農曆己卯兔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晚,大年初一是2月16日。
對于許多人來說,過完年,新的一年才算真正開始。
站在1999年的外灘眺望浦東,東方明珠高高伫立。在她身旁摩天大樓鱗次栉比,前一年剛剛落成、高420.5米的金茂大廈尤其醒目。
那時上海人還不知道,多年以後陸家嘴會集齊“廚房三件套”。
不過對于即将到來的新千年,人們充滿了希望。
20年後回望,這一切這麼遠,又那麼近。
一
1999年的上海,浦西的天際線也在改變。
随着投資近6億美元、高288米的恒隆廣場結構封頂,不遠處的明天廣場隻好把“浦西第一高樓”的桂冠拱手相讓。
1999年10月288米的恒隆廣場結構封頂/吳文骥 攝
恒隆旁邊的中信泰富也在加緊建設,而梅龍鎮廣場已開門營業。很快,“梅泰恒”商圈就将成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
那一年9月,南京東路華麗轉身為步行街,在緊接着到來的國慶節迎來人山人海。
1999年國慶剛剛落成的南京路步行街遊人如潮/張春海 攝
上海市民和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步行街世紀廣場的大屏幕前,一起觀看了國慶50周年閱兵式。
如今,人們已不記得南京東路車水馬龍是什麼模樣。
市百一店裡的時裝櫥窗/邵劍平 攝
90年代的上海,像是行駛在一條快車道上。在世紀之交,上海人眼裡隻有更快、更高、更好。
1999年的陸家嘴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高高伫立還沒湊齊“廚房三件套”/金定根 攝
那一年,虹口足球場落成,上海馬戲城開門輯客,浦東國際機場正式通航。
1999年9月10日上海馬戲城開台首演/金定根 攝
因為一根龍柱而成為都市傳說的延安高架,中段工程在那一年全線竣工通車,上海“申”字形高架的最後一筆得以畫上。
被衆多高樓趕超了/吳文骥 陳志民攝
延安東路高架與南北高架的交彙,畫面左側是曾經的“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它的高度已
地鐵二号線在那一年試通車,當時西起中山公園,東至龍陽路。
1999年10月28日地鐵二号線對外售票,當時對市民來說是條觀光線/張春海 攝
當中經過一站“中央公園”,是世紀大道盡頭正在建設的超大公園。第二年新世紀到來時,公園正式開園,被改名為“世紀公園”。
那時被稱為“明珠線”的三号線也在建設中,上海人在年底用上了交通卡,用“本票”(預售票)乘公交車的漸漸少了,出行這件事越來越方便了。
二
1999年初,《還珠格格》在上視8頻道播放。上海人很買“小燕子”的賬,最高的一周平均收視率超過50%,比央視春晚在上海地區的收視率還高。
一部《還珠格格》捧紅了趙薇、林心如、範冰冰等演員
既生瑜,何生亮。幾乎同期由中央台播出的《雍正王朝》在上海遇冷,收視率相差7倍以上。
對比該劇在北京的熱播,有媒體寫道:在上海,“王爺”鬥不過“格格”;在北京,“王爺”畢竟還是“王爺”。
在北京熱播的《雍正王朝》在上海反響平平
“小燕子”趙薇的演藝之路始于上海,是謝晉一恒通明星學校的第一屆學員。
“還珠”走紅後,趙薇和蘇有朋馬上合演了一部名叫《老房有喜》的連續劇。過完年以後,上海的觀衆就在熒幕上看到它了。
劇中的故事發生在家門口,趙薇扮演在上海半工半讀的女孩吉祥,蘇有朋扮演從台灣來接收爺爺老房子産權的漫畫家蘇小鵬。
劇中出現了徐家彙天主教堂等上海地标
雖然是部青春偶像劇,但編劇對上海這座城市頗為熟悉。比如,趙薇的角色設定是出生在吉林的上海知青後代。
又比如,編劇對上海人的“揶揄”。
邬君梅的媽媽朱曼芳所扮演的李奶奶在教吉祥炒菜時強調要翻炒五下。因為“上海人做事分厘不差,多一下你就不是上海人”。
編劇對上海頗為熟悉,劇中台詞不乏對上海人的“揶揄”
故事情節圍繞一幢老房子的歸屬權展開。多年後,有網友重看這部劇時感歎:“當年的房價太美好!”
那是上海實行“藍印戶口”政策的年代,買房“送”藍印戶口,幾年後可轉為上海常住戶口。
當年刊登在報紙上的一則售樓廣告,賣點之一是可協辦藍印戶口
那一年,同樣美好的還有上海股市。
老股民都忘不了1999年的5月19日。這一天,已經持續低迷兩年的上海股市突然爆發一波行情,上證指數當天大漲4.64%。
此後股指一路上揚,到6月30日,上證指數最高上漲到1756.18點。短短一個多月,上證指數上漲了70%。
上海股市創曆史新高,上交所的“紅馬甲”們興奮歡呼/徐彙 攝
這波牛市持續長達兩年,在2001年6月14日達到最高點2245.44點,随即開始長達三年的漫漫熊市。
“5·19”行情從此成為傳說,載入A股史冊。
三
1999年,上海的“黃梅天”持續了整整43天,比常年梅雨期超出一半,雨量超常四倍。
黃梅天連日暴雨,弄堂裡積起了水/胡寶平 攝
連日的暴雨并沒有吓退上海人去博物館裡看木乃伊。那年夏天,“大英博物館藏古埃及藝術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兩個月内觀衆達63萬。
布展時,中外工作人員,安放木乃伊棺柩/金定根 攝
要知道,前年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人氣爆棚,102天裡的觀展人次也才38.4萬。
那年暑期檔最熱的電影,恐怕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寶蓮燈》。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寶蓮燈》在1999年暑期檔熱映
對于這部動畫片的小主人公沉香,上海的70後、80後是不陌生的。誰小時候沒有在電視裡看過木偶劇《西嶽奇童》呢?
“九牛二虎”,“就重那麼一丁點兒”……看着片尾的字幕“上集完”,一直在想下集到底什麼時候放啊?
《西嶽奇童》的完整版要到2006年才上映,不過以同一個故事為原型的《寶蓮燈》,着實先火了一把。
《寶蓮燈》請來衆多明星配音、演唱主題曲/金定根 攝
這部片子的配音卡司超強。姜文、陳佩斯、甯靜、徐帆、崔傑、梁天、馬羚、馬曉晴……現在還有哪部國産動畫片有這樣的陣容?
就連演唱主題曲和插曲的也個個大牌。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李玟的《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和劉歡的《天地在我心》在音樂台高頻播放。
那一年,張學友、周華健、黎明、張惠妹、齊秦、鄭鈞、孟庭葦紛紛來上海開唱。
至于國外的歌手,風頭最健的當屬日本組合CHAGE&ASKA。
CHAGE&ASKA的演唱會當年在上海體育館舉行/張春海 攝
電台裡天天在說“恰克與飛鳥”,雖然大多數人之前隻聽過他們的一首歌——日劇《101次求婚》的主題曲《Say Yes》,但他們的演唱會門票還是一票難求。
四
因為7月21日申花對曼聯的那場友誼賽,1999年的夏天對于球迷來說同樣難忘。
跟“辣妹”維多利亞新婚不久的小貝,由于傷病最終沒有來上海。
不過,約克、吉格斯、斯塔姆、科爾等球星的到來,已足以讓萬體館萬人空巷。
球迷珍藏的比賽門票500元當時算是天價了
那年的申花隊,教練是巴西人拉紮羅尼。在水晶宮踢球的前申花隊隊長範志毅友情出場,和祁宏并肩出任後腰。
據說賽前中午的酒會上,祁宏手捧一隻嶄新的足球和簽名筆,請心目中的偶像約克簽了名。
比賽上半場,曼聯“意思意思”,和申花隊打成平手。可下半場索爾斯克亞和謝林漢姆先後進球,還是讓申花隊“體面”地輸掉了比賽。
曼聯隊索斯克亞(右)與申花隊朱裡奧争搶 /周先铎 攝
雖然愛曼聯也愛申花,但賽前觀摩過曼聯訓練的球迷老實說:曼聯動起真格來,起碼能勝申花4個球!
男足方面我們和國際勁旅直到現在仍不能“搭脈”,但那一年中國女足卻如铿锵玫瑰般在世界足壇上綻放。
同樣是在7月,中國女足首次闖進世界杯決賽,對戰東道主美國隊,最後點球大戰才遺憾敗北。
當時的中國隊隊長孫雯在比賽中帶球突破
讓上海人驕傲的是,那一屆隊員裡,包括隊長孫雯在内,有5個是上海姑娘。
那一年,18歲的“小巨人”姚明嶄露頭角,進入備戰亞洲男籃錦标賽的新一屆中國男子籃球隊集訓名單。
那一年,16歲的劉翔正式成為孫海平的弟子,在全國田徑大獎賽上首次公開亮相,110米欄取得第三名。
對于他們來說,1999年,故事才剛剛開始。
五
那一年,來自金山亭林鎮的少年韓寒獲得了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卻又因為偏科、高一重讀引發了關于應試教育的大讨論。
“新概念作文大賽”在報紙上刊登的廣告
當時在做讀書郎的80後,對這個同齡人的一些“怪論”是暗暗拍手稱快的。他們也羨慕那些高三的大賽獲獎者,可以保送進北大、複旦等名校,徹底擺脫高考。
那一年,1012個東方書報亭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許多人通過這些報亭,購買了《萌芽》和其他報刊雜志。
1999年元旦1012個東方書報亭在上海街頭亮相/俞新寶 攝
20年後,互聯網幾乎颠覆了所有傳統行業。
1999年後來被稱為“電子商務元年”。那一年,馬雲從北京南下再創業,在西子湖畔創立了阿裡巴巴。
不過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年上海有個易趣網,一度跟淘寶勢均力敵?
當時萬餘元一台的電腦現在看來是老古董了/張春海 攝
随着12月20日澳門回歸,新千年的腳步更近了。
上海人一邊聽着各種“力克千年蟲”的新聞,一邊手寫着紙質賀卡,向親朋好友送去新千年的祝福。
來往本市的賀卡信件達到300多萬件,郵局的工作量一時間激增10倍。
新千年來臨之即,上海賀卡投遞量激增/周紅鋼 攝
港彙廣場趕在年底試營業,當時被稱為上海的商業“航空母艦”。在此之前,徐家彙最高檔的商場是東方商廈。
20世紀的最後一晚,幾萬人聚集到港彙廣場的倒計時鐘前。
鐘聲敲響的時候,新疆“高空王子”阿迪力登上高40米、長130米的鋼絲,從西亞大酒店這頭走到彙金百貨那頭,以此迎接新千年。
1999年12月31日下午4點50分,20世紀的最後一次落日西沉/吳文骥 攝
與此同時,不少小青年跑到南京路上,參加“敲充氣榔頭大戰”,然後随着人流走到外灘,等待海關大樓12點鐘聲的敲響。
有人記得,那天夜裡,九江路、福州路、漢口路這些小馬路上,公用電話亭前排起了長龍。
大家都準備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時刻”,給心裡那個重要的人打上一隻問候電話。
後來有統計說,千年交替時刻,從上海打出的國際電話,超過往年除夕夜;打進上海的國際電話和國内長途比往日增加1倍;本地電話增加30%至40%。
還記得,世紀末的最後一隻電話,你打給了誰嗎?
寫稿子:韓小妮 / 畫圖畫:二 黑/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陳冬妮/
做圖片:劉 真/
拿摩溫:陳不好玩/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