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時候,我做過很多期有關于“江湖”内容的分享,和大家聊過比如山東響馬、三教九流等等江湖趣聞。
中國人對于江湖,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謂的江湖,是一個特别廣泛的抽象概念,它可以指電影中黑幫打打殺殺的那種江湖,也可以指現實生活中明争暗鬥的社會環境。
江湖
我們經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江湖就是人情世故,江湖就是紅塵曆練。
不管是什麼樣的江湖,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種江湖,都有江湖規則。
比如我們看古代的俠客故事,那些行走江湖的英雄好漢,也絕不是僅僅憑着高強的武藝就可以仗劍走天涯。
江湖
在古時候,你想要在江湖行走,還需要掌握一部江湖寶典,這個寶典當然不是“葵花寶典”,而是“江湖春典”,如果不懂的人,可以說在江湖上絕對是寸步難行,所以“春典”是古人行走江湖的必備寶典。
那麼“江湖春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首先它肯定不是像葵花寶典那樣的武功秘籍。春典,實際上是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叫黑話或者行話。
比如我們看武俠小說,裡面就經常有什麼“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之類的話,這種就屬于黑話,是江湖人士交流時使用的一種暗語,普通人聽不懂,但是那些在道上混的人,都明白。
江湖
最早的春典,其實并不是通用的,不僅分為南北兩派,還根據不同的行業、劃分了八種不同的黑話。
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春典的這個說法,江湖黑話,在南方被稱作為“春”,在北方,被叫作“典”。
所以在那個時候,南北方的江湖人士,交流起來非常困難,随着南北交流的頻繁,最後才把這兩種黑話融合在一起,并稱為“春典”,從而打破了這種地域交流的障礙。
江湖
但是,除開南北差異之外,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黑話,也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又有江湖人士,根據不同的行業,把春典細分為“八典”,八典也就是八種不同的職業。
古時候的江湖人士,主要有以下八種:第一種是算卦看相的、第二種是賣狗皮膏藥的,第三種是練雜技變戲法的,第四種是街頭練武賣藝的,第五種是說書講戲的,第六種,是在台上表演相聲口技的,第七種就是行騙偷盜的,那麼最後第八種,就是戲子,也就是京劇之類的戲曲演員。
江湖
這八種職業,都各自有各自的行話,所以叫做八典,随着“八典”的普及,最後這些行業的黑話,也逐漸統一,最終就形成了所有江湖人士通用的春典。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就有一段黑話的對吧,比如“麼哈麼哈、天下大耷拉”之類的,這些就是“春典”當中的黑話。如果不看字幕,估計大家都聽得稀裡糊塗,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當然如果你也是一位江湖人士,歡迎把你所知道的江湖黑話,留言分享給大家聽一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