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

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8:49

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說起中國的朝代,估計大家都會背誦:夏商周、秦漢、三國、再到我們最為熟悉的唐、宋、元、明、清等等,如下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妥妥的搞明白了)1

五代十國是不是一個時期

說起中國的朝代,估計大家都會背誦:夏商周、秦漢、三國、再到我們最為熟悉的唐、宋、元、明、清等等,如下圖:

但是現實的确沒有這麼完美,各朝各代之間錯綜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唐宋之間,就有“五代十國”,而對于“五代十國”,大家真的能說明白嗎?

好多人都不清不楚五代十國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又有朝代又有國家,他們之間到底都是什麼複雜的關系呢?我們今天看一下“五代十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謂“五代十國”,它指的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之所以分裂,就是因為出現了“五代”(907年—960年)和“十國”(902年—979年)。 公元907年,大唐王朝宣告滅亡,随後,中原大地上便依次出現了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此五政權,謂之“五代”,它們所存在的時間、開創者,以及定都的情況,分别如下:

後梁:907年~923年,朱溫,開封;

後唐:923年~936年,李存勖(xù),洛陽;

後晉:936年~947年,石敬瑭,洛陽(後來遷至開封);

後漢:947年~950年,劉知遠,開封;

後周:951年~960年,郭威,開封。

五代主要是存在于北方,是當時的正統政權,他們是一個取代一個的,并不是并存的。十國主要是中原地區之外的政權,大多數都是存在于南方,都是并存的,史書上記載的稱為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其實他們幾乎都是并存的,也都是和五代并存的,而且十國隻是個虛數,并不隻是十個。

我們看一下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導緻朝廷喪失了威望,也逐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于是有不少不臣之心的節度使擁兵自重,忽視臣責,發展自己的勢力。天祐四年(907),梁王朱溫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了後梁政權。後梁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滅亡,也标志着一個新時代——“五代十國”的開始。

後梁朱溫

期間有幾十年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打打殺殺,狗血的曆史……

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之後郭威沒有兒子,因為兒子都被殺了,所以傳位給自己養子柴榮,所有人都認為如果柴榮不早死的話統一中國的肯定不是趙匡胤,而是柴榮。不過這哥們死得比較早,三十多歲就死了,隻剩下孤兒寡母。于是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将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驿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之後北宋統一了南方割據政權,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時期。

五代十國的部分名人:

五代十國雖然隻有短短的100年左右,并且城頭變幻大王旗,一天天打仗,一天天易主,但是也出現了不少名人,一起來看看吧:

1、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

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浏亮,絕句情緻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别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2、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号鐘隐、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别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3、顧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曾任南唐畫院待诏,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與周文矩齊名,唯一傳世作品為《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據《宣和畫譜》卷七記載,此畫是顧闳中奉後主之命,與周文矩、高太沖潛入韓熙載的府第,窺其放浪的夜生活,僅憑目識心記,所繪成。 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 作品造型準确精微,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豔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

柴榮

4、柴榮。在我國的曆史上,有這樣一位帝王,此人雖然隻做了六年的皇帝,但是在死後卻被曆史稱頌,無一人指責謾罵,此人就是周世宗柴榮。而此人的賢明,或許和他的成長經曆有關柴榮雖然出身于世家大族,但是無奈家道中落,所以柴榮自小就對民間疾苦很有感觸,其後柴榮成為了郭威的義子,而郭威就是後周的開國皇帝,因為在臨終的時候郭威的兒子全部死了,所以郭威就将帝位傳給了柴榮。柴榮成為了皇帝之後,就開始積極的改革,其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不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而且還興修水利工程,在皇帝的重視之下,農民的收入變高,生活也變得更好。除了重視農業發展之外,柴榮對于軍事也非常的看重,其為了鼓舞士氣,經常不顧自己的安危禦駕親征,因此柴榮确實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不過在當了皇帝六年之後,柴榮就不幸病逝,而當時他僅僅隻有三十九歲,一位好皇帝就這樣離世,這不得不說是曆史的悲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