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喪事活動的幾個特定字詞,我們分析一下其造字來源和喪事意義,供大家參酌與評述。
1、關于“屍”“屍”和停屍
在詞彙意義上,“屍”字在甲骨文裡就有,字形就是屈膝或側卧的人形。殷商時期或更早,氏族成員特别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後,會被扶坐在高台上受祭祀,其身體稱為“屍”。後來,在喪事的發展傳承過程中,由活人化妝後充任逝者,接受祭祀,這個活人的形象也叫“屍”。再後來,用木闆等刻上逝者的名諱,作為祭祀對象,叫“神主”,之後活人充“屍”就逐漸沒有了。大體上講,戰國之前,“屍”字就是以活人充當祭祀屍的意思,沒有屍體的意思。
“屍”字是篆書造字,小篆裡有,意思就是屍體的意思。由于在喪事發展過程中,至遲到春秋戰國時期,“屍”的操作被“神主”取代。所以,秦漢之後,到隸書楷書中,“屍”和“屍”意義合并,“屍”作為本字,“屍”作為屍的異體字(也是古今字),表示屍體的意思。注意,屍不是屍的繁體字,屍是古字,屍是今字。屍有許多義項,表示屍體意思的就是屍。
喪事活動中,按一般禮俗,人死後,放在停屍床上,叫停屍。也有将快要咽氣的人放到停屍床上等死的,叫“挺屍”。從秦漢六朝隋唐,到五代宋元明清,中國曆史兩千多年,都是這樣的。現在也是。
停屍是喪事活動的第一階段,從上停屍床開始到入棺為止,按《儀禮》《朱子家禮》等規範文本的規定,時間為三天。即第一天沐浴、飯含,第二天襲衣、斂衾(小殓),第三天入棺(大殓)。入棺之後,就是停柩,不是停屍了。
現實生活中,生活節奏較快,社會化水平較高,喪事入殓當天就可完成。一般意義上講,三天下葬的,當天晚上入殓;看日子發喪的,入殓之後的第二天開吊,開吊之後的第二天出殡。一般來說,從人咽氣到入殓進棺,這一時段叫停屍。
2、關于“殓”和入殓
“殓”是後起字,小篆以後才有,古字是“斂”。《說文解字》說:“斂,收也。”即收斂的意思。《說文解字》沒有收錄“殓”字。
從造字上說,“殓”是會意形聲字,從攴(pū)從佥(qiān),佥亦聲。“佥”意為“雙面的”、“兩邊的”。“攴”指“敲擊”、“手動”。“佥”與“攴”聯合起來表示“從物體的兩邊同時收攏”。本義是收攏、聚攏的意思。殓的意思就是将逝者收拾妥當,放入棺材,即入殓。
按古法喪禮的規定,人死後,要沐浴、飯含、襲衣、斂衾,要入棺、封棺等。沐浴就是給逝者沐浴洗幹淨,飯含就是往逝者嘴裡放東西,襲衣就是給逝者穿衣服,殓衾就是為逝者蓋好被子。按《儀禮》《朱子家禮》等的規定,人死之後,沐浴、飯含、襲衣、斂衾等叫小殓,将逝者放入棺材叫大殓。
将逝者放入棺材後,含有逝者的棺材叫柩,即棺柩。
現實生活中,所謂殓,一般指大殓。
按一般禮俗,入殓之後,喪事主家開門迎賓,吊喪人員到喪奠喪,規模性喪事活動開始。從入殓到發喪出殡,這一時段叫停殓,也叫停殡。
3、關于“殡”和停殡
“殡”,《說文解字》說:“死在棺,将遷葬柩,賓遇之”。意思是說,人死後,放入棺材,停柩待葬,像賓客意義對待。賓是古字,甲骨文中就有,而殡到篆書才有,殡與賓是古今字。
《禮記--檀弓》有一段關于“賓遇之”的典指,說:“孔子曰:夏後氏殡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人殡於兩楹之閑,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殡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阼是主台階,楹是屋前的柱子。孔子是說:夏後氏停柩在東階之上,那還是在主位上;殷人停柩在兩柱之間,那是處在賓主之間;周人停柩在西階之上,就是把逝者看成是賓客了。
所以,逝者入棺以後,就叫“殡”。為啥喪事活動稱為“殡葬”呢?就是人死之後,在家叫殡,出家叫葬,合為殡葬。
喪事活動中,逝者入棺之後到發喪出殡之前這一時段,叫殡期,即停殡時期。殡的前面是殓,後面是葬。殡儀館是停殡辦事的,所以叫殡儀館,主要業務是殡殓,即從入殓到停殡;公墓是安葬逝者的,主要業務是殡葬,即從出殡到下葬。
4、關于“葬”和下葬
《說文解字》說:“葬,埋也,藏也,從死在茻中”。意思是說,葬就是将逝者在草地挖個坑埋上。
《易---系辭》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意思是将逝者穿戴好在野地裡用樹枝雜草掩埋。《孟子》說:“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意思就是将親人逝者直接丢到山溝裡。就是說,上古或遠古時期,人類是不掩埋同類屍體的。随着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别是農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加,聚居地越來越擁擠稠密,屍體會對人類的正常生活産生負面影響,于是有了埋葬,于是有了喪葬文化。
喪事主家起棺發喪,叫發引,也叫出殡,也叫出葬。現時喪事活動中,從起棺發喪、到摔盆、到路奠、到下棺、到回靈、到複吊、到圓墳成墳,這一時段統稱下葬。
停屍、入殓、出殡、下葬,就是喪事活動的四個階段,或者說,喪事活動通過屍、殓、殡、葬劃分為四個階段。所以,正确理解和把握這幾個字的造字來源和喪事意義,對喪事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