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

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09:03:00

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210萬讀者一起洞察商業本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為什麼總有表演式溝通)1

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溝通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210萬讀者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管理活動中,溝通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但是這項基本功,很多人不會。或者,做得不好。

表演式溝通,咆哮式管理。

很用力,很大聲,好像就是把溝通做好了。

然後,結果顯而易見。欺騙自己,也傷害别人。

為什麼?怎麼辦?


1

表演式溝通,咆哮式管理

什麼是表演式溝通?

如果你看過,或者玩過“傳話遊戲”,就會知道。

第一個人,拿到信息之後,不能說話,隻能用動作、神情等方法,來告訴對方自己的意思。

然後,一直往後傳。

傳到最後,信息被曲解得面目全非,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我明明告訴你的是一隻鷹,最後你卻說這是一隻雞。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拼命表演,手舞足蹈,都覺得自己完全表達了想法。但是,對方可能完全沒有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這樣。溝通就像是表演,特别賣力,但是效果很差。

甚至,有些人為了做做樣子,逃避責任,會故意表演。我說了,我演了,你還不懂,那肯定是你的錯。

這樣,就更糟了。

什麼又是咆哮式管理?

你有沒有試過戴着耳機哼歌。感興趣的話,你戴着耳機,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哼,然後把自己哼的歌錄下來。

你聽聽看,可能會非常驚訝,覺得自己哼得實在是太難聽了。

這都是些什麼啊。跑調都跑到天上去了。

但是,哼的時候,你明明感覺很好啊。

我們在管理中的溝通,也很像這樣,戴着耳機哼歌。你以為你說的,員工都理解了。但是你說的,和别人聽到的,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因為你聽到的,是完整的音樂。有歌曲的旋律,有樂器的演奏,有鼓點的節奏。但是你能表達的,隻是一個片段。而且,哪怕隻有一個片段,你都可能表達得不準。

然後,管理者會很困惑,我說明白了啊,為什麼你沒聽懂?

再然後,會很生氣,我講得這麼清楚,為什麼你不懂?

最後,會咆哮,你們就是一幫傻子!什麼都不會!

這種表演式溝通,和咆哮式管理,會嚴重阻礙溝通的效率。甚至,會讓整個組織失聰。

從此,聽不到有效的聲音。


2

溝通的黑洞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有時候會說,遭遇到了“溝通的黑洞”。

你發出的信息,别人沒有接收,也沒有回應,就像黑洞一樣。然後,結果也像黑洞一樣,你什麼也得不到。

為什麼會這樣?

探究的話,溝通其實有機制的。出現問題,一定是某個環節壞了。

溝通,簡單來說,就是這四個要素:

發送者、接收者、發送的信息、和接收信息後的反饋。

一次有效的溝通,一定包含這四個方面,彼此咬合,形成一次次閉環。

但是,你能明顯感覺到,後面兩個環節:發送的信息、和接收信息後的反饋,是經常斷裂的。

要麼,是缺乏有效信息;要麼,是沒有反饋。

所以,要避免表演式溝通和咆哮式管理,就是補充必要的信息,和尋求确定的反饋。

那麼,哪些信息,是經常丢掉的?

一般來說有3個,我一說你就明白了。

1,價值觀。

公司的價值觀,創始人知道,高管知道,老員工知道(事實上可能除了創始人,大家都不知道,或者不信。甚至創始人自己都不信),但是新來的人,可能是不知道的。

所以,你讓他去做一件事,需要明确告訴他,這件事的原則和底線在哪裡。

要讓一個人相信你的價值觀,需要反複說,也需要一個讓他能相信的氛圍。

2,知識結構。

做一件事,有3個步驟,8個方法。你知道,但是你的員工未必知道。

很多創始人,天天在外面上課,學了很多東西,他的知識結構有了巨大升級,然後,用更高的标準去要求員工。但是他忘了,員工不一定能跟得上他的思路。

“掌握消費者的決策路徑,完善服務流程,做好峰終體驗。”

這句話裡,有很多概念,概念背後,也有很多方法。可能你很熟悉,但是員工很陌生。

所以,必要的培訓是不能少的,必要的手把手,可能也是不能少的。

3,背景信息。

一個項目,一件事情,有很多背景信息。一般老闆知道,因為自己聊過,知道什麼起因,需要什麼資源,有什麼難點,但是員工可能都不知道。

不知道背景信息,員工隻能自己腦補。

腦補,就會經常出錯。

因此,為什麼在很多公司,需要有文檔記錄,需要CRM系統,就是為了同步所有的背景,保證信息的對齊。

價值觀、知識結構、背景信息,是最容易丢掉的信息。

這些信息缺失了,我們就會失真,陷入盲區。

但是,傳遞足夠的信息就夠了嗎?剛剛說,還要有反饋。

否則,你傳遞了100%,别人隻理解了20%,30%,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怎麼辦?

怎麼通過反饋,實現有效的溝通?

有幾個方法。我經常用,簡單有效。


3

1:1會議

我以前分享過,我在公司的時候,非常注重開三個會:

周會,全員培訓大會,和與員工的1對1會議。

1對1會議,非常重要。

因為這其實是以員工為中心的談話。在這個談話氛圍中,是私密的,也是安全的。

員工可以坦露自己的想法,你也能夠聽到真實的反饋。

所以在日程表中,鎖死和每個員工1對1會議的時間。

當員工走進辦公室的時候,記得關掉電腦,關掉手機,微笑着面對他。

這其實就是在說,咱們終于能好好聊聊了。

然後,1對1會議時,有一個原則,少說多聽。

怎樣是少說?怎樣是多聽?

25-25-50。

25%的時間問,25%的時間說,50%的時間聽。

最後,幫助他和感謝他。

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感謝他,向你反饋自己的想法。

看着他的眼睛,緩慢而堅定地說:謝謝。

記住:反饋,要讓對方安全、舒服。


4

5WHY

那麼,除了1對1會議,平常呢?

在平常的溝通中,怎麼能接收到更好的反饋?

有一個方法,叫5WHY。

這是一個故事,我聽來的,但是背後的方法,非常有效。連續追問5個為什麼。

據說,有一次豐田公司的大野耐一到生産線上視察,發現機器停轉了。

于是他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機器停了?”員工答:“因為超過了負荷,保險絲就斷了。”

他接着又問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超負荷?”答:“因為軸承的潤滑不夠。”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潤滑不夠?”答:“因為潤滑泵吸不上油來。”

第四個問題:“為什麼吸不上油來?”答:“因為油泵軸磨損、松動了。”

第五個問題:“為什麼磨損了呢?”答:“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等雜質。”

通過這樣的方法,找到了根本原因。

因此,在溝通中,怎麼确定對方有沒有理解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多問對方幾次:

你有沒有理解?你為什麼這麼理解?真的嗎?

追問幾次,其實就相當于增加了反饋的頻率,讓雙方能更好地同頻。


5

設置反饋點

還有一個方法,是我從脫不花,花姐那裡學來的。

這個方法,就是設置反饋點。

我們平常溝通的時候,很容易說,你知道嗎?知道了。好,那去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做得怎麼樣,也不知道。

應該多做一步,設置一個反饋點。

大家達成了共識,應該1234這麼做。

然後,過一個星期,咱們再聊聊,進行得怎麼樣了。

“一個星期”,就是清晰的反饋點。對雙方都有約束作用。

對于你,你不會忘。

對于他,會很重視。

這就是在提醒大家,這不是一件可以懸而未決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有結果的事情。

為了結果,大家就必須反饋。


最後的話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總有表演式溝通,和咆哮式管理?

一方面,可能是有些人非常“享受”這個過程。表演了,咆哮了,有這個姿态,就是很努力做好溝通了。

但另一方面,可能是有些人沒有辦法。不知道怎麼辦,于是隻能表演和咆哮。

在溝通中,有發送者、接收者、發送的信息、和接收信息後的反饋。

補充必要的信息,尋求确定的反饋。

這樣,溝通才不會斷裂,才是一個閉環。

否則,就是黑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