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網絡社交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網絡社交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2:29:14

對陌生人社交來說,由于用戶群體是互不熟悉互不認識的,想把他們綁定在産品中,就需要牢固的、同一信念支撐的關系網絡作為鍊接紐帶。而怎麼才能建立這一紐帶呢?這一紐帶又要具備什麼要素呢?本文将為你揭曉。

網絡社交對人際交往的影響(解決陌生人社交核心問題)1

細數下來,近年以不約為願景的陌生人社交軟件已然不在少數,想必投資人也不會再那麼笃定的說“不以YP為目的的社交就是對投資人耍流氓”。

總的來講,這對陌生人社交是好事,我們現在的每一次沖鋒陷陣,即使不能翻過陌生人社交的護城牆,也能讓後繼者踩着我們倒下的身軀,更往上一步。

先抛出我的結論,後文再展開闡述:社交的必要條件是,平台為用戶編織出一張穩固的、平權的社交網絡。

如果一款社交軟件,不能織出這張網,用戶是不會有持久的動力去社交互動:我為什麼要和Ta聊天?我去打遊戲、我去網購、我去打球,不香麼?

唯獨有了這張網,用戶聊天才有信念感,用戶才相信和Ta聊天是有意義的,這種信念感強弱就是取決于這張網的牢固程度。

現有社交平台遇到的瓶頸很多就是因為平台沒為用戶編出這張美麗的網!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枉談社交!

01

我們以熟人社交的班主任微信來說,微信上面的互動頻繁、關系穩定,是因為具有養成于線下的既有熟人關系網,這張網牢不可破,用戶的每一次社交活動都是因為一種信念讓互動變得有意義——“我知道Ta!”

即使,往後餘生,這二人再也不會相見、生活再無交集。

陌生人社交的探探,用戶之間是沒有現成的線下關系,但憑借異性相吸的鐵律,在探探的社交邏輯中穩穩地扮演着看不見的關系紐帶。

這張網有了、牢固了,産品也就有了生命力,用戶和投資人給探探的“選票”足以說明這點。

但要做出一款有其他價值訴求的社交産品——比如走心的社交産品——探探就不能稱之成功。

一方面,荷爾蒙好比是人類的阿喀琉斯之踵,一味依賴荷爾蒙驅動,衍生出的問題是社交互動不走心、原始欲望擠壓了個體深層次的需要。就像一個要通向指定地點的汽車,動力有了,隻顧踩油門不帶方向,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另一方面來講,高顔值本是一種稀缺資源,高顔值者必然獲得更多關注,中心化也就是必然的結果。由此,在探探上看到各種高冷的靓男靓女也就不足為奇。

從關系網上來分析的話,探探為用戶編織的網形不好——單向中心化。這對于有着普遍化社交理想的産品人而言,這種嘗試無異于是緣木求魚!

02

說了顔值帶來的關系中心化,再來談談知識、信息的關系中心化。

我們常用的微博、知乎、豆瓣,基本上是表達一個人的見解、見聞,并且表達過程中還有語言的加持,往往是見解深刻、見聞豐富、語言幽默獨特的用戶成為了一個個中心化的小紅點,我們常人就隻能圍在小紅點邊感歎其光芒。

所以,這是該類平台難以社交化的根本原因,畢竟,社交是要解決大衆之間廣泛、平權的互動。當幾年前陌陌發現自己平台上一群人老圍着一個人的時候,果斷選擇了去幹直播。

Soul

這兩年做的比較熱乎的Soul主打“靈魂社交”——這四個字出現的實在太頻繁,我幾乎有了偏見(關于廣告語怎麼搞壞掉一個詞,另開篇探讨)。

Soul 通過匿名化、廣場動态生活化和相應的推薦邏輯,一定程度避開了中心化問題。其将陌生人串聯起來的方式建立在性格三觀等測試上,以此網絡為基礎構建有趣玩法。

據我隐約的回憶,Soul現在每天的日活是有幾百萬的,雖然沒有達到千萬級的獨角獸級别,但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作為平凡的大多數,是多麼渴望平權社交,這個需求是廣闊且巨大的。

Soul的問題,核心還是這張網不夠牢固,它的各種靈魂測試根本不能有力托住用戶在夕陽下快樂的奔跑。

體驗過的朋友應該深有感觸它的“靈魂契合度”基本是個“花瓶概念”,應該用奧康姆剃刀一剪子下去!

由此,用戶在一對一深入聊天時,依舊暴露出絕大多數社交平台的問題:尬聊、次抛好友、荷爾蒙主義擡頭等等。

網絡社交對人際交往的影響(解決陌生人社交核心問題)2

遞爪

再說遞爪,這是果殼網去年孵化的産品,聽說前期用戶是從自有平台上引入的、質量比較高。

談談遞爪有意思的地方,Soul是有一對一的實時語音匹配聊天的,我當初用的時候感覺真是壓力大、并且真是容易尬聊,特别對我這個鋼鐵直男而言,要奮力維持一場不尬掉的聊天壓力是巨大的,不亞于參加一次中學月考。

當時我反思:如果引入多人實時聊天應該會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并且,也能構建出更加走心的聊天模式。

不久,經朋友推薦,就發現了遞爪這款産品,不得不說,遞爪在多人實時聊天的社交禮儀、社交形式上,設計的很好。

比如,根據主題來組建聊天局、預約定時參加、六人制的設計、旁聽席的設計、加時設計、局結束時的招呼… …

無論是聊天還是旁聽,都使人覺得熱鬧、有趣,我曾一度感歎這産品會将是陌生人社交産品的未來。但随着使用次數增多、以及收集其他朋友的意見、冷靜過後,該出現的問題依舊來了——

我每次參加聊天局後,都會互相打招呼,但這種招呼很難衍生出社交行為,我詢問了其他朋友,這種情況普遍。

而沒有一對一的社交互動、就不會有關系沉澱,就很難是一款合格意義上的社交軟件。

為什麼不能沉澱關系呢?

網絡社交對人際交往的影響(解決陌生人社交核心問題)3

用戶心理

用戶使用這款社交産品,就是沖着實時聊天、滿足傾訴欲來的,這種欲望滿足後,用戶就會起身離開。

就像當一個饑腸辘辘時的人進了一家飯館,酒足飯飽後,他很難再被一疊小菜吸引而留下。這問題的本質上是:遞爪組局聊天的調性過于強大、讓用戶潛意識了忽略了其他社交形式的可能。

個體完整性聲明

社交是我們需要看到一個盡量完整多面的個體才行,這可以類比于我們日常交友邏輯: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一個人,我才會真的願意去和這個人成為朋友。通過一對一的、一遍遍的自我聲明的形式是低效的。

我想起有次在Soul上和一個人語音聊天要結束時,對方說:所以說,你是打算把剛剛和我說的話,再和其他人說一次麼?

這句話猶如平地驚雷,從此一對一語音聊天對我再也不香了。

當然,至于遞爪,是有廣場動态的,但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大家可以順着我的邏輯感受下這種不足,我這裡不再舉證了。

還是那張網的問題

陌生人之間互動,前文多次強調是需要信念感的,而信念感強弱取決于那張網的強度,在遞爪這裡的社交信念感是不強的,用戶可能會為了釋放表達欲、消隐孤獨感來到一個局裡,途中會覺得誰誰還挺有意思,但讓用戶私底下高成本的再造一個一對一的社交關系,用戶會沒這個動力,特别是對方不一定好看、不一定懂得多、不一定有趣的時候。

立志做社交産品的朋友大多認為,再做熟人社交是找死、而陌生人社交還有機會。但真正做的時候卻發現,那些我們當初一眼就能看到的問題、以及自認為巧妙而徹底的解決方案,在實現過程中總容易陷入到邏輯漩渦中。

以至于慢慢的,我們覺得陌生人社交産品現有的困境似乎沒有一個所謂“巧妙而徹底”的解決方案,隻能是問題和理想的平衡而已,但真是這樣麼?

我反正是不信,這張網隻是還未被找到而已!

本文由 @砍石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