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80年代的孤獨

80年代的孤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3:18:47

“高級的出軌者,往往懂得把責任推給社會,美其名曰身不由己”,這應當是我看完《廢都》後最直白的想法。

莊之蝶的一生共出軌了四個女人:溫婉豔麗的唐婉兒,膚白貌美的小保姆柳月,個性張揚的阿燦,如白月光般的朋友妻。除了朋友妻子外,他都和他們發生過實質性的關系。

在這段此起彼伏,近乎癫狂的婚外拉鋸戰中,他隻手毀掉了這些女人的一生。

唐婉兒被丈夫抓回去,受盡各種虐待;柳月被莊之蝶當做商品送給了市長的殘疾兒子,後在舞廳堕落;阿燦自己毀了容......

說莊之蝶是低配版的西門慶真的不為過,他們都受欲望左右,不同的是,西門慶的結局是他的貪毒的罪有應得的懲罰,而莊之蝶則是病态社會風貌下的“受害者”。

在《廢都》中,受社會風氣影響,主人公曆經苦悶與掙紮後,選擇了同流合污,最終被時代扼住喉嚨走向毀滅。

有人說,莊之蝶是值得同情的,在社會風氣頹廢的西京,每個人都隻是時代浪潮的一粒沙子,跟着大浪走的人都不過是身不由己罷了。

可真是如此嗎?

并不。

這種将責任完全推給社會的行為,并不可取,莊之蝶的沉淪,并不值得同情。

80年代的孤獨(用高知分子的沉淪故事)1

從情節上看,《廢都》講述的無非就是一個已婚男人不斷出軌的情感故事。西京“四大名人”莊之蝶,在這座頹廢、堕落的都市中,深受這股病态社會風氣侵蝕下,無望地陷入時代的生存困境裡。他背叛了自己的婚姻,抛棄了賢良淑德的妻子,在欲望編織的大網裡,一步步從天堂走向地獄。

《廢都》寫得好嗎?

個人認為,這是一本贊譽過高的小說。

80年代的孤獨(用高知分子的沉淪故事)2

相濡以沫的夫妻,抵不過一場“風花雪月”

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特殊時期,社會的轉型,市場經濟的深入,不僅給社會帶來了物質洪流的沖擊,還給思想觀念帶來了沖擊。

西京是一個曆史文化古城,改革的春風給它注入了一股新血液,它帶動的社會效益有積極的,亦有消極的。物欲橫流的社會,世态浮華,人心浮躁,熱衷于追逐權與利。

在時代的沖擊下,西京逐漸成為了一座頹廢的都市。街面上,氣功大師各種神功帶元氣罩盛行,賣柿餅的婦人将生石灰灑在柿餅上冒充柿霜......

莊之蝶是西京城裡的第一大名人。作為一名作家,他有着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廣大崇拜他的讀者群;作為一個社會人,他有着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聲譽。

他的妻子牛月清,是一名傳統的家庭婦女。兩人結婚多年,一直無兒無女。牛月清曾受孕過兩次,卻兩次堕胎。第一次是兩人剛結婚不久,堕胎的原因是孩子來得太早;另一次是因為事業無成。後來,等時機成熟想要孩子時,牛月清再也沒能懷上。

十多年的婚姻,将牛月清摧殘成了黃臉婆,和年輕的姑娘相比,她愈加顯得笨拙和老态。這也遭到了莊之蝶的嫌棄,可偏偏婚是不能離的,因為莊之蝶是名人,好面子。

兩人卻過着貌合神離的日子,平淡且無聊。婚姻生活的不和諧,為莊之蝶的出軌埋下了伏筆。

80年代的孤獨(用高知分子的沉淪故事)3

男人沒有出軌,隻是時機還沒有到。唐婉兒的出現,恰巧踩在了這個點上。

唐婉兒是《廢都》這部小說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女性,也是整部小說塑造得最好的一個角色。她本是陝南人,後嫁給潼關的一個粗壯工人。她長得很美,天生一雙桃花眼。她喜歡讀書,表面上看,她似乎是一位現代新女性,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謂的“愛情”。可她追求新生活的路不過是不斷更換好男人的過程。

她抛夫棄子,跟着周敏從潼關跑到了西京。後來,在西京遇到莊之蝶,立刻被他的“文學氣質”吸引,毫不猶豫地倒貼,做起了莊之蝶的地下情人。

唐婉兒的善解人意,滿足了莊之蝶空虛已久的内心,他甚至無恥地對唐婉兒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令我感激的是,你接受了我的愛,我們在一起,我重新感覺到了我又是個男人了。”

欲望的端口,一旦打開就難以控制。自此,莊之蝶走上了一條被欲望操控的不歸路。

80年代的孤獨(用高知分子的沉淪故事)4

柳月是莊之蝶的第二個出軌對象。

作為莊家的小保姆,柳月是個與明星陳沖一樣美豔動人的美人。某日,柳月撞見了莊之蝶與唐婉兒的苟且之事,為了不讓柳月揭發二人的關系。在莊之蝶與唐婉兒的設計下,半推半就成為了莊之蝶的第二個情人。

柳月是貪婪的,美貌是她的資本,她幻想過能憑這身皮囊将生活過得更好。在成為男主人的女人後,她甚至認為“保不準将來自己能成為家裡的女主人。”可現實是,她隻是莊之蝶的洩欲對象,莊之蝶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後将她送給了市長的殘疾兒子。

繼柳月之後,在某次機緣下,他跟僅有一面之緣的有婦之夫阿燦也發生了實質性的關系。

性欲本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其中而無可自拔。對于這樣的莊之蝶,郭春林曾說,“莊之蝶之所以沉湎于性事,是因為他找不到其他可以擺脫、逃避的途徑,堕落和頹廢是迷茫、無着無靠、沒有任何認同的自然結果,在他的世界裡,似乎隻剩下一個通道,那就是女人。

可悲的是,他并沒有通過女人實現救贖,故事的最後,他丢掉了名聲,也丢了命。

80年代的孤獨(用高知分子的沉淪故事)5

堕落,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軟弱者的借口。

在《廢都》這部小說中,賈平凹用一件沾滿了“性”的外衣,去呐喊、去批判,将社會的病态展現在讀者眼中。他想讓讀者看到時代的問題,看到整個社會遭遇的精神危機,看到知識分子在傳統精神文化不斷崩潰的現實面前,知識分子的掙紮與苦悶,可苦悶之後剩下的卻是無望的沉淪,沒有了轉折。

正是因為沒有了任何轉折,才讓這部小說喪失了一部分價值性。

人生的困境是永無止境的,洞察了生命的困境,真的就隻能沉淪了嗎?

西西弗斯的人生困境夠絕望吧?(西西弗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西西弗斯觸犯了衆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可西西弗斯做了什麼?

反抗。以鄙視的态度,對抗命運,行走在痛苦裡,也走在了歡樂中。

西西弗斯是英雄,因為它讓我們懂得,即便渺小脆弱的個體,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荒誕的生命。

在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捶打中,福貴仍舊向陽而生。(福貴,餘華作品《活着》的主人公)

可同樣都是面對時代的浪潮,命運的捶打,《廢都》中的莊之蝶做了什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手中有武器的社會創造者,作為整個社會精神世界的守護人,他本可在“百鬼猙獰”中殺出一條血路來,遺憾的是,他選擇了沉淪,堕落。

他的沉淪,也讓整部小說變得更加消極,黑暗。

我們同情孔乙己,同情祥林嫂,同情祥子,因為他們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而無力反抗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可對于莊之蝶,我無法産生憐憫之心。

我們無法逃脫”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宿命,過着“緩慢受槌”的生活,卻可以選擇像王小波一樣追逐“特立獨行”的時代精神。

這才是知識分子應該當追逐的正确的價值選擇,所以,在我眼裡,《廢都》真的隻能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小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