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

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04:44:25

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社區是疫情防控一線,能否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事關人民群衆生命安全,事關疫情防控大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當好防疫守門人)1

社區防疫工作者紅色力量

社區是疫情防控一線,能否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事關人民群衆生命安全,事關疫情防控大局。

在這場戰“疫”中,貴陽貴安社區工作者全力奮戰在一線,承擔着測量體溫、排查人員、站崗值守、服務保供、宣傳政策等任務,他們用實際行動守好疫情防控關口,為貴陽貴安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堅戰奠定基礎。

“居民沉甸甸的信任,萬萬不能辜負”

9月9日淩晨3點,花溪區溪北社區辦公樓依然燈火通明,溪北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周玉蓮和社區工作人員正一邊清點物資,一邊商讨防控對策。疫情發生以來,像這樣的場景,已成為這裡的常态。

“核實數據、清點物資、聯系商家供應生活用品……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這幾天‘連軸轉’,也沒感覺撐不住。要問我這勁頭哪來的,我覺得,保護居民的安全,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動力。”盡管經曆了多天的“鏖戰”,周玉蓮依然鬥志不減。

社區工作紛繁複雜,政策宣傳、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派送物資等都要通過他們來落實抓細。而溪北社區兩委委員加上網格員,還不到20人,面對10個小區、16個老舊院落、13個核酸檢測點、15個封閉式卡點,人手少、範圍廣、任務重,社區工作人員不得不克服種種困難。

為了組織好轄區15000多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同時保障好基本生活物資需求,周玉蓮帶領社區全體人員迎難而上,先是成立臨時黨支部率先垂範,繼而全面發動小區居民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為溪北社區築牢抗疫屏障。

“黨旗飄揚的地方就是我們戰鬥的陣地,我們必須堅守陣地。現在,社區黨組織就是社區居民的主心骨,居民沉甸甸的信任,萬萬不能辜負!”周玉蓮說。

在周玉蓮的帶動下,溪北社區的黨員、志願者、熱心群衆共同參與到抗疫工作中。他們齊心協力、主動作為、盡職盡責,為守護一方百姓安全而傾盡全力。

“盡一切可能保障物資供應”

觀山湖區上寨新苑社區是個安置房社區,居住着以前6個村的村民,社區44棟樓房全是步梯房,有住戶1481戶4400多人,在臨時靜态管理期間,沒有出現物資短缺等情況。居民物資有保障,多虧了黨支部書記邱娟和她的戰友們。

9月3日晨起,觀山湖區實行臨時靜态管理。針對一些居民家中沒有物資儲備或物資儲備不多的情況,邱娟立即組建了物資保障群,将轄區生活用品經營者納入其中。

“盡一切可能保障物資供應,不能借疫情哄擡物價。”邱娟号召商戶共同努力做好保供工作。大家紛紛表示,遵守規定,盡可能做好物資供應。随即,大家積極組織貨源。經營桶裝水的老闆餘萬才還将每桶水降價2元進行供應。

貨有了,邱娟又建立了8個物資需求群和1個愛心運輸群。需求群每戶一人入群,将自家需求發送到群裡。同時社區發出倡議,希望轄區有電動車的年輕人踴躍加入愛心運輸隊。社區倡議一發出,就有50多名有電動車的小夥子積極加入。邱娟将轄區内超市及商店的物資統籌起來,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連夜打了500多份蔬菜包,9月5日,愛心運輸隊的隊員們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将蔬菜包一一配送到居民家中。次日,又将300多份包括米、方便面等在内的物資包以及800多桶桶裝水送到居民家中。

為了讓轄區特殊人群在臨時靜态管理期間物資有保障,邱娟安排工作人員對轄區住戶名單劃了“重點”。行動不方便的有35人,1歲以下的嬰兒有39人……物資供給優先保障他們,并安排專人密切關注他們的需求。

在邱娟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上寨新苑社區正在有序、平穩地度過“戰時狀态”。

“打完小怪獸媽媽就回來了”

烏當區新創路街道新泉社區黨支部書記夏麗是位“80後”。

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夏麗與所有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奮戰在一線。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和姐姐好想你”“寶貝,媽媽在打小怪獸,等媽媽打完小怪獸就回來了,要乖乖聽話哦”……這是夏麗與小女兒隔着手機屏幕對話的一幕。本輪疫情發生後,夏麗和丈夫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兩個女兒托給其父母照顧。淩晨四五點領物資、接醫生、分配工作崗位,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家人擔心她,怕她身體吃不消,想讓她回家休息,都被她一一說服。

夏麗始終堅守在抗疫崗位上,帶領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奔走在大街小巷、小區院落中,她爬上每一層樓,為1493戶群衆送抗原檢測試劑盒、蔬菜包。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新泉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

“守護好家園是我們的責任”

“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擔着責任,在最危急的時候,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就是保障居民的最後防線。”這是雲岩區金倉社區黨支部書記廖書英的真切感受。

9月4日一大早,廖書英便和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人員排查、提醒居民做好防護。當叩響一戶獨居老人家的門時,卻不見老人開門,這讓廖書英十分擔心。

“難道出事了?”廖書英立即安排工作人員聯系老人的家人并拿來老人的房門鑰匙,然而門被反鎖鑰匙也打不開,她又立即撥打110求助,最終在特警破門而入後,将突發疾病的老人送至醫院搶救。

廖書英介紹,金倉社區居委會轄區總戶數1547戶、沿街鋪面147戶,戶籍人口加上常住人口共5060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就有824人。老年人成為廖書英和同事們重點關注的群體。

“多數老年人行動不便,子女又不在身邊,他們能依靠的也隻有我們了。”廖書英說。為此,在臨時靜态管理期間,金倉社區專門組織小分隊,重點關注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衆。同時,實行網格化管理,讓每棟樓、每個居民都有專人負責。

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更好地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廖書英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和物資保障工作。

“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守護好家園是我們的責任。”廖書英說。

“疫情一天不退,我就堅守一天”

朱福敏是清鎮市青龍山街道湖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湖城社區共設有12個核酸檢測采樣點位、29個采樣台,涉及5個小區。

為努力做好各項工作,讓居民實現應檢盡檢、不漏一人,自9月2日以來,朱福敏每天淩晨起床,領取抗原檢測試劑,統計物資,整理更新小區住戶信息,檢查各點位防疫情況,處理臨時突發情況,疏導居民情緒……對接處理各類社區事務,平均每天接打200多個電話,做好安排、落實到位是她每天必做的事。

遇到拉物資、卸物資這樣的力氣活,朱福敏總是第一個沖在前面。

9月9日,朱福敏早早就到指定地點領取抗原檢測試劑,分發到各點位,随後跟車到指定地點領取了3500多份牛奶。“這3500多份牛奶當天全部要分發到每一戶,有兩個小區沒有物業,我們就自己搬運和分發,将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朱福敏說。

早餐面包、午餐泡面、晚餐泡面,這是朱福敏連續10多天作戰以來的标配;每天“連軸轉”,偶爾坐在辦公室的幾分鐘是朱福敏最放松的時候。但就是坐着休息的幾分鐘,朱福敏也還是不停在群裡回複各種問題。

“雖然清鎮解除了臨時靜态管理,可疫情一天不退,我就會堅守一天。疫情防控期間,我就住在辦公室,隻有辦公室睡起最踏實,有什麼事我立馬爬起來就能做了。”朱福敏說。

“居民需要我,我會一直在”

組織核酸檢測、配送物資、解決居民訴求……這是這段時間以來,花溪區平橋街道錦江社區科技樓小區網格員徐莉的日常。

作為網格員,疫情防控期間,徐莉每天淩晨四五點就起床開始各項工作。為确保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确率,她經常一邊用微信群推送核酸檢測消息,一邊挨家挨戶動員。

小區内獨居老人餘婆婆是徐莉最放心不下的人。

餘婆婆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徐莉便帶着醫生上門為老人做核酸及抗原檢測,為老人送物資包。閑下來時,她還會給老人打電話,或是爬上六樓上門查看老人居家情況,關心菜夠不夠、米糧油缺不缺。

“小徐比親閨女還要親。”徐莉貼心的服務讓餘婆婆十分感動。

近六年的社區工作讓徐莉對轄區内居民的情況十分了解。在小區裡,和餘婆婆一樣行動不便的居民還有8位,每次要做核酸檢測,徐莉都帶着醫護人員上門,同時還充當“跑腿員”為老人們配送物資。“越是特殊時刻,越要關注困難群體。”徐莉說。

9月3日,小區有一位老人需要到醫院做透析治療,徐莉得知情況後,經過一番協調,最終順利将老人送至醫院治療。

像這樣幫助居民解決困難的事,徐莉還做過許多。在她的細心關注下,小區裡兩位需要透析、化療的病人都能按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面對居民們的感謝,徐莉說:“我隻是做好了我的本職工作,工作需要我,居民需要我,我會一直在。”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帥弋 樊榮 周芸 許發順 顧林晗

編輯:徐倩

統籌:吳亞鵬

編審:幹江沄

來源:貴陽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