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緻敬那些在防疫戰中不回家的人

緻敬那些在防疫戰中不回家的人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19:40:38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攝影 王洪斌

武漢封城的那一日,許多外地人的腳步被攔停了。他們有的在出差的路上、有的在返鄉的路上、有的在求醫的路上……都滞留在了這裡。如今,武漢封城已逾30日,這些滞留者們逐漸開始了自救行動。

章漢和肖洪在封城21天後的武昌火車站地下停車場相遇,他們都在無力負擔賓館住宿費後,選擇了這裡。現在,兩人已經成為方艙的志願者。從他們進場開始,以江夏方艙為切面,志願者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從39人上升到60人。招募,仍在繼續。

緻敬那些在防疫戰中不回家的人(我的戰疫故事⑪滞留地下車庫的他們去做了方艙志願者)1

武昌火車站的“難兄難弟

賓館呆了十多天錢扛不住,拖着行李去住車庫

來武漢之前,章漢已經全國各地溜達了一大圈兒。打工十幾年,他在2019年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滋潤的大長假。到一個地方,玩上一段時間,錢沒了就打上個把月的工,末了再奔赴下一個目的地。

武漢是這個漫長假期的最後一站。1月18日,他拖着行李坐上火車。這一天,武漢多雲。

“臘月二十五(1月19日)我到的武漢,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出去玩兒。”接下來幾天,章漢興緻勃勃地逛了漢振服裝市場和黃鶴樓,對黃鶴樓腳下的小吃一條街印象深刻,“當時已經是1月21日了,人山人海,熱鬧得很,也沒幾個戴口罩。”

事情從1月23日發生變化。“頭天我看了一晚上電視,23日白天就睡了一整天,下午起床肚子餓,出門找吃的,才知道武漢封城的事。”章漢記得酒店老闆娘數落自己,“她說都封城了你還出去!你還不戴口罩!你不戴口罩我不讓你進來哦!”

在章漢看完一夜電視呼呼大睡的時候,90後小年輕肖洪,從河南新鄉坐火車到了武漢。他準備逛一逛、買點東西,第二天上午就買機票回昆明老家。一覺醒來,機票買不到了。

200多一天的民宿裡住了7天,他發現解封遙遙無期,盤算了身上的錢,默默另找了一家120一天的。又住了幾天後,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退了房,拖着行李去宏基汽車客運站碰運氣。2月12日上午9點過,在客運站碰了壁的肖洪,穿過十字路口,直奔隔壁的武昌火車站。“全國所有的火車站都有地下停車場,我就是沖着這個去的。”

如他所料,這裡已經有人住着。有的人有被子,有的人沒有;有的人三兩成群,有的人單獨在某個牆角揣着手窩着。車庫的上方是步行街,當日太陽正好,許多在車庫裡過夜的人,來到街面上曬太陽。肖洪尋了一堵牆,安頓下來。

就在他到達武昌火車站幾個小時後,章漢也來到了這裡。

緻敬那些在防疫戰中不回家的人(我的戰疫故事⑪滞留地下車庫的他們去做了方艙志願者)2

火車站地下車庫住着35人

有人被安置,有人不想去

“我也是錢扛不住了,來火車站碰運氣的。”章漢也沒能買到車票,他轉身下了停車場,第一個遇見的人就是肖洪。兩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的人,因為這場疫情相遇了。

看着停車場裡各踞一角而居的人們,章漢覺得心裡拔涼。“我這一輩子都沒睡過停車場,他們有的人有被子,我連被子都沒有,怎麼睡?”躊躇了許久,這一晚,他還是轉身去附近的小賓館裡睡了一夜,70塊錢。

肖洪選擇了留下。當天半夜,沒有被子的他冷得睡不着,起來遛跶,上上下下逛了兩圈,認認真真數了兩遍,他确認這裡一共住了35個人。“其中大概20人是各種原因滞留的旅客,其餘是本地流浪漢。”滞留者中,有本來準備23日從武昌火車站轉車回家的打工者,也有來武漢出差後因為封城再也無法回去的電梯維修工。

聚集的人多了,也引起車站管理方的注意。2月13日,記者在武昌火車站地下車庫采訪時看到,一部分人的棉被是藍白相間的格子,也有許多人身邊放着吃過的方便面盒。“一天兩次測體溫,然後最開始也給發方便面。你看那些被子顔色統一的,是救助站送的。”采訪中數人這樣說。

“最高峰的時候,這裡确實有三四十人。我們從封城後到現在(2月13日),已經安置了18人住賓館。”采訪時遇到的車站方工作人員稱,一部分人是安置後自己不願意去,“像這種,我們也沒有辦法。”

這一說法得到了證實。“賓館裡不自由,不讓我們出門。”地下車庫最大的聚居點,是一群東北打工者,約有七八人,大部分是男性,還有一個大嬸,“出門逛個十多分鐘都要說我,還不如睡在這裡,大家做個伴。”

在這個晚上,實在忍不住退了房去而複返的章漢,和在太陽下補了一個白天瞌睡的肖洪,都被安置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裡。

緻敬那些在防疫戰中不回家的人(我的戰疫故事⑪滞留地下車庫的他們去做了方艙志願者)3

安置賓館不包吃飯

“我們去當志願者吧,包吃包住還有工資”

相聚在地下停車場裡的“難兄難弟”倆松了一口氣,但是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安置我們的人說,這裡隻包住,吃要自己解決。”肖洪記得2月14日白天,兩個人在附近指定的小餐館裡吃一段飯,花了40塊,“價格沒漲,和封城前一樣。但是每天隻花錢沒進賬,心裡很慌啊。”

此時,兩人身上的錢都已不足1000塊,還望不到封城的邊。肖洪在滞留者的微信群裡焦慮地刷聊天記錄時,一個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招聘方艙志願者,包吃包住有工資,内崗380一天,外崗280一天,隔離有補助,工資半個月一結。”

聯系了廣告發布者,對方上門接人。2月14日下午,章漢兩人帶着行李,坐上了面包車。這輛車在城裡四處穿梭,最終接到共計14人,大多是滞留武漢的外地人。半路上,一人下了車:“我看他東轉西轉的,萬一是騙子怎麼辦?”

剩餘13人順利抵達一家方艙醫院。一部分人做了内崗,出于安全考慮,章漢和肖洪都選擇了外崗。第二天,武漢大雪,兩人帶着口罩開始上崗,内心暗自慶幸,此時沒有仍然滞留在停車場裡。

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昌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稱,截至2月28日,共為各類滞留人員313人提供生活服務。其中,武昌火車站地下停車場的滞留人員已于2月22日妥善安置。

守醫廢站崗亭,一天工作12小時

“真希望早點解封啊,過了隔離期我就回家”

肖洪領到了守醫療廢品的任務,在他的下風口處,章漢遙遙相望,負責把守通道,不讓方艙裡面的病人随意進出。兩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從早上6點到晚上6點。

“其他東西都不用買,這裡都有。”2月26日晚上,記者給他們送去一些護目鏡和口罩時,觀察了志願者們的宿舍情況。這是一個度假村的小樓,一間房裡兩張床,有單獨的衛生間。肖洪躺在床上戴着耳機玩手機,空調和電視都有。

來的這十多天裡,有人給他們安排了理發,每天的夥食也還算可以,這也是最讓他們滿意的地方。“一天三頓,據說餐标是一個人130。”肖洪翻出手機裡拍的午飯照片,一個盒飯,有肉有菜,再加牛奶和水果。他覺得一切都滿意,準備安心呆到疫情結束。但章漢擔心安全問題,仍琢磨着能不能換一個更遠離醫院的工作,哪怕沒有工資,“包吃包住就好”。

“做志願者這個選擇肯定是對了的。”和章漢兩人同一天到達方艙的老周也是滞留者,在國企工作,一個月收入1萬多,“我住得起賓館,就是不想花這個冤枉錢,誰知道什麼時候武漢解封呢?”他是湖北本地人,家離武漢隻有60公裡,困在武漢的日子裡,每天研究政策,“掐算”什麼時候能回家。

滞留者們裡,像他們一樣選擇做志願者來“自救”的人或許越來越多。根據官方信息,2月23日,武漢市啟動實施“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在全市範圍内專項招募志願者。截至2月26日16時,報名人數已超過5萬,19000多人通過審核上崗。

“真希望早點解封啊。”章漢挂念着家裡的孩子,也着急複工上班,他本來聯系好了福建的服裝廠,年後返工。現在,一切都擱置在武漢的封城令裡,“等到疫情結束,我隔離期過了,就回家。”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系化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