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

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2:50:42

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2022年1月13日,科睿唯安公司發布了《2022年1月中國高校ESI排名數據》這是繼2021年11月以來,科睿唯安公司再一次更新相關數據這也是2022年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第一期數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清北表現穩定武大華科退步)1

清華vs華科全面對比

2022年1月13日,科睿唯安公司發布了《2022年1月中國高校ESI排名數據》。這是繼2021年11月以來,科睿唯安公司再一次更新相關數據。這也是2022年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第一期數據。

ESI是科睿唯安公司,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14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

一、2022年1月ESI中國高校排名情況

與2021年11月的ESI 中國高校排名相比,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在ESI排行榜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在2021年1月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中,有較大幅度進步的高校

(1)浙江省台州學院,排名提高了224位。

(2)西南财經大學,排名提高了143位。

(3)廣州中醫藥大學,排名提高了92位。

(4)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排名提高了71位。

(5)西交利物浦大學,排名提高了67位。

(6)東莞理工學院,排名提高了65位。

(7)湖北醫藥學院,排名提高了63位。

(8)北京工商大學,排名提高了62位。

(9)西南醫科大學,排名提高了60位。

(10)青島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排名均提高了58位。

(11)陝西科技大學,排名提高了57位。

(1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排名提高了56位。

(13)上海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排名均提高了50位。

我們可以觀察到,2022年1月的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排名提高比較大的高校,絕大多數是理工類大學、科技類大學、醫藥類大學、财經工商類大學或中外合作辦學院校。

2、在2021年1月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中,有較大幅度退步的高校

(1)海軍工程大學,排名退步了48位。

(2)石家莊鐵道大學,排名退步了41位。

(3)安陽師範學院,排名退步了29位。

(4)上海體育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排名均退步了27位。

(5)山東财經大學,排名退步了26位。

(6)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北方工業大學、昆山杜克大學,排名均退步了25位。

(7)内蒙古工業大學,排名退步了22位。

(8)北京農學院,排名退步了19位。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退步比較大的是師範類、财經類、工業類、中外合作辦學類院校。

二、與2021年11月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相比,有哪些變化?

1、表現相對穩定的高水平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仍然雄踞全國高校第一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等985工程大學,排名或進步幅度比較小,或者原地踏步。

2、表現相對退步的高水平大學

(1)吉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海軍軍醫大學,排名均退步了1位。

(2)華中科技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排名均退步了2位。

(3)濟南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濟南大學,排名退步了3位。

(4)武漢大學、湘潭大學,排名退步了5位。

(5)首都醫科大學,排名退步了8位。

可見,在ESI論文領域,不一定是有些高校擅長的。不過,從總體上看,我國高校的排名提高得很多,下降的高校數量相對要少一些,反映了中國高校總體進步的狀況。

三、ESI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在3年多的時間裡,統計的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物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态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等10個學科的統計數據。

四、2022年1月中國高校ESI前1%的學科上榜情況

通過2022年1月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排名最高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世界第44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排名前十名。

其中,中山大學的論文水平在全國絕對名列前茅,但是,在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評比中,中山大學“顆粒無收”,令人遺憾。看來,論文的發表與科學技術成果,并不是呈現正比例的關系。

發表論文固然重要,但科研成果的形成,更為重要。畢竟,科學理論要運用于生産實踐,指導生産實踐。

2、從ESI進入世界前1%的學科數量看,985工程大學仍然占據絕對的優勢。

(1)北京大學有22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中國高校第一位。祝賀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各有21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二位。

(3)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各有20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六位。

(4)中國科學院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4所高校,各有19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八位。

(5)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3所高校,各有18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十二位。

(6)中南大學,有17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全國第十五位。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2所C9聯盟高校,各有16個學科進入了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十六位。

(8)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南開大學等4所高校,各有15個學科進入前1%,排名并列全國第十八位。

3、211工程大學的網紅大學——蘇州大學的前1%的學科進入了全國前二十名,相當不容易。當網友們在談論蘇州大學的“網紅”特點時,是不是忽略了蘇州大學的真實實力呢?也就是說,我們對于蘇州大學這樣的高校,要理性認識,客觀評價,才是正确的。

4、共有49所高校有10個以上的學科,進入了ESI前1%的行列。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雖然,科睿唯安公司發布的《ESI世界高校排行榜》以論文的發表和“高被引用”為依據,隻是反映了高校在科學理論研究方面的表現,還不能體現高校的絕對實力。不過,ESI排名也反映了我國高校在學科實力方面的一些重要信息。

因此,每當ESI更新排名的時候,我國的一些媒體,都會及時跟進報道。相信,我們從ESI中國高校排名數據中,也可以發現一些有用的信息,為學子們選擇高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