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籁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宋代詩人李樸的《中秋》描寫了在廣袤無垠的月夜裡賞月的情景。在遠古時代,秋分是祭月的日子,而中秋賞月的源頭正是在秋分祭月那裡。
秋分祭月由來已久
祭月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先人認為,“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代表着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蓬勃生長的保證。
《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于東,月出于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日和月是天地之神,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隻有天子才能與之溝通,所以祭月就成為皇家的“專利”。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管子·輕重己》說:“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裡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埙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犧牲以彘。”《史記·封禅書》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秦漢兩朝傳承了皇室祭月禮儀,并在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史載,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萊山。漢武帝則“夕夕月則揖”,即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曆代沿用秋分祭月禮儀。明世宗時,還在北京修建月壇,專供天子于秋分設壇在夜晚祭祀月神。規定每三年一大祭,遇醜、辰、未、戌年皇帝親自在月壇祭月。其他年份則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圖)電視劇《王的女人》劇照
中秋彌補秋分缺憾
秋分之日,都是在農曆八月,但是具體日期每年都不同,所以不一定能碰巧趕上圓月。而祭月無圓月則大為遺憾。所以,後來人們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随着時代的發展變化,中秋除了祭月的儀式外,還有遊賞的風俗。
據《晉書》記載,早在晉代已經有泛江賞月之俗。并且賞月活動愈演愈烈,而祭月的風俗在民間卻越來越淡化,一向嚴肅的祭祀儀式變成了輕松活潑的娛樂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繁盛一時,其内容也融入了唐朝開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時代精神,演繹出更多的傳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傳說活靈活現,使中秋文化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
《太平廣記》裡記載了唐玄宗夜遊月宮的故事。開元年間的中秋之夜,玄宗在宮中賞月,被一名叫羅公遠的異人接引前往月宮,見到仙女數百,素練霓衣,舞于廣庭。玄宗于是密記其聲調,歸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風靡一時,至今仍無愧于音樂舞蹈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在宮中看過《霓裳羽衣》的演出,贊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到宋、明、清時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已形成規模。《東京夢華錄》對東京汴梁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家争占酒樓翫月,絲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闾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骈阗,至于通宵。”
文人鐘愛中秋賞月
中秋賞月也成為曆代文人墨客詠詩賦文的主要内容。如唐代詩人王建有《十五夜望月》詩:“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想象豐美,韻味無窮。宋代蘇轼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詩句,更是賞月的佳作絕唱,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鄭學富,魚羊秘史簽約作者,文史學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