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21:20:25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認知水平越低的人)1

一個人面對質疑時的态度,

取決于認知水平的高低。

作者:洞見yebo

行為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習慣性反駁”

這種心理的人,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張口就否定你,跟你唱反調。

你說東,他講西,你談價值觀,他聊方法論。

你越是試圖跟他講道理,談邏輯,便越是感到心力交瘁。

其實,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認知的差異。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思考問題的方式。

《莊子》裡說:“井蛙不可語于海者,夏蟲不可于語冰者。”

認知水平不同的人,根本無法溝通。

1

作家格非,在小說中寫過這樣一個大學生。

有次上文學課,老師講到神話中的張果老。

正講到:“張果老倒騎毛驢,正走着……”

未等老師說完,這位同學立馬站起來,打斷老師說道:“張果老究竟是往前走呢,還是往後退?”

老師回答:“當然是朝前走。”

這位同學大聲說道:“他明明是倒騎毛驢,你怎麼能說往前走呢?”

老師啞然。

講到《論語》時,老師說:“孔子教導我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位同學站起來質問:“孔夫子高堂健在,卻四處周遊,并不是遊必有方啊,這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老師聽後,氣得半天沒說出話來。

後來講到宋詩,老師提到蘇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誇贊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簡單一筆,見微知著,簡直妙極。”

剛說完,這位同學就發出質疑:“這詩哪裡妙,鵝也先知,為什麼偏偏隻說鴨呢?”

聽了這話,老師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把他趕出了教室。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

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時刻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

就像故事中的學生,不管聽到什麼,總是習慣性地質疑,以達到嘩衆取寵的目的。

層次越低的人,就越是喜歡耍弄小聰明,熱衷于在言語上戰勝别人。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認知水平越低的人)2

2

有一位研究古代服飾的老教授,經常去逛舊書市場。

有次他和助手去淘書,在舊書攤上翻了半天,挑中一本關于清代服飾的畫冊。

書攤老闆看到後,說:

“你們眼光不行啊,這本畫冊是大路貨。再挑挑吧,我這邊有《芥子園畫譜》,要不看看?”

老教授笑着說:“不用,這本很好,我們就要它。”

書攤老闆嘲笑說:“你們這些老先生,喝了些墨水,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可在書籍這塊,哪些書值錢,還是我懂。”

一旁的助手看不下去了,便上去與他辯駁,雙方各自不服氣,争吵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老教授趕緊拉着她離開。

回去路上,助手仍然悶悶不樂,她問:“這個書販如此羞辱人,您不生氣嗎?”

老教授微笑着說:

這有什麼好氣的,他一個書販子,當然隻懂得拿值不值錢來衡量書,卻不明白,有些書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計算的。

蘇轼有句脍炙人口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每個人所處位置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正如故事中,書販關注書的金錢價值,而那位教授看重的是研究價值。

站在不同的立場,即使費盡口舌,彼此間也無法說服對方。

認知層次高的人,能容忍對方觀點的不同,懂得尊重,不會急着去反駁。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認知水平越低的人)3

3

畫家黃永玉,有一回遭到同為書畫家範曾的诋毀。

範曾在報紙上撰文,說黃永玉的畫,巧密有餘睿智不足,隻學習西洋畫,缺乏中國畫的功底,停留在表面,不足以稱為大師。

“要是虛心學習國畫,還有可能成為一個二三流的畫家。”

除了文字上的攻擊,範增還特地畫了一張插圖。

畫中他将黃永玉描繪成一條狗,然後被洋人牽在手中。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認知水平越低的人)4

文章發表後,一下子引起嘩然,很多人都為黃永玉感到憤憤不平,與範曾打起了口水戰。

出乎意料的是,黃永玉本人卻從頭到尾,都沒有作出回應。

私底下,有朋友問起,他指着範曾的批評笑呵呵地說:

話說得難聽,見解還是有的。

從那之後,他花了大量時間,去臨摹和鑽研國畫。

最終将國畫、油畫和版畫三種技藝融為一爐,形成了特有的風格,成為一代宗師。

任正非曾說過:“不要怕批評,要感謝罵我們的人,他們是在幫我們進步。”

很多真知灼見,其實都藏在難聽的話裡。

面對批評質疑,認知水平低的人,隻會下意識地反駁,也就拒絕了成長。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卻能敞開心扉接納不同的意見,從而完善自己。

4

一個人面對質疑時的态度,取決于認知水平的高低。

認知水平低的人,一味逞口舌之争,無論别人說什麼,都會下意識地反駁。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站得高,看得遠,更能包容不同的聲音。

投資人查理·芒格曾提出一個“認知模型”,他将認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一元思維認知。

低認知的人,都是單線思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和外界的觀念兼容。

就像第一個故事裡的學生,不管你說什麼,他第一反應就是打斷你,與你争辯。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選擇性注意”。

就是指低認知水平的人,隻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卻總緊盯着别人的缺點和漏洞。

當遇到事實和自己的認知相違背時,他們總是通過辯駁,來獲得言語上的勝利。

第二層,二元思維認知。

“我不同意,但我尊重你”,這是二元認知模式的人,最常說的一句話。

這種人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能認識到世上沒有絕對的正确或錯誤。

就像第二個故事中的老教授。

書販出言嘲諷,他反而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明白每個人的局限性。

具有二元思維認知的人,從不做無意義的争辯,即使看法不同,也會報以理解和尊重。

第三層,多元思維認知。

多元思維認知的人,他的認知系統在大腦中就好比一棵大樹。

源源不斷地吸收外部的信息,自動進行篩選,去蕪存菁,給自身提供養分。

就像第三個故事裡的黃永玉,面對質疑,非但沒有駁斥,反而吸收了其中有益的部分。

這種人,往往能将自己調成兼容模式,通過博觀而約取,不斷打破自身邊界。

5

最後,來看一張圖。

認知越低越看不起别人(認知水平越低的人)5

這張圖描述的是鄧甯-克魯格心理效應,也稱為“達克效應”。

它是指一種認知偏差,認知水平低的人,往往更容易自信爆棚,但這隻是由于錯估自己,而産生的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

人與人的行為差異,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這種認知上的偏差。

認知水平越低,遇到與自己觀念不一緻的人,就會産生強烈不适,于是将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強加到别人身上。

認知水平高的人,就算與别人觀點相異,也不會急于駁斥。

而是懂得包容,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并且兼收并蓄,提升自己。

瑞·達利歐在《原則》這本書中,提出了“極度開放”的原則。

面對問題時,隻有保持開放的心态,才能破除舊的心智框架,不被自我所局限。

提升認知水平,首先得承認自己的無知,向外探求,向内思考。

少辯駁,多自省,在兼收并蓄中,一步步打破既有的認知壁壘,實現思維躍遷。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