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先得确認下這個問題:
媽媽讓你喝的過期奶,是鮮奶?還是盒裝牛奶?
如果是盒裝奶,不妨喝一口試試;
如果是冷藏鮮牛奶,趕緊先把牛奶倒掉,再把這篇文章轉給媽媽。
保質期超過一天,
就不能吃了嗎?
先說結論:如果這個食品是短保質期食物,那「過期一天」産品的食品安全風險會遠高于「還有一天過期」産品,建議過期就扔掉。
如果這個食品是長保質期食物,那「過期一天」和「還有一天過期」無顯著差異。
但長保質期食物中也有例外,這點在後文中将進行闡述。
為什麼我們對待保質期長和短的食物,态度差這麼大?這主要是由于兩者的“出廠設置”就不同,短保食物處理工藝和長保食物往往有很大差距,前者更容易産生變質。
食物在儲存中發生的變化其實非常複雜,主要分為三個大類:
物理變化
比如面包放久了脫水變幹,蜂蜜放久了吸水受潮,鹽放久了結塊,巧克力放久了起霜等等。這些都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最常見的是食品的氧化現象。脂肪氧化會引發「哈喇味」或「酸敗味」,食物會變得不那麼好吃。蛋白質、維生素也會氧化,讓食品營養價值下降。除了氧化,食品儲存期内還會發生褐變、水解等其他反應,這些也都是化學變化。
生物變化
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導緻的食品腐敗現象。繁殖的微生物可能包括細菌,酵母菌,黴菌等。
為什麼說「生物變化」最重要呢?前兩種變化隻會影響食品的「質量」,讓食品變得不那麼好吃,不那麼營養。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特别是某些非常厲害的緻病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大量繁殖的話,可能會導緻非常嚴重的食物中毒。
建議過期就立馬扔掉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正确的保存方式,
比保質期更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保質期長的食物,也未必一定安全,比如以下這兩種食品:
1
食用油
雖然油的保質期一般有18個月,但如果已經開封,最好在3個月内用完。因為植物油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不穩定的營養成分。長時間接觸高溫、潮濕的空氣,光照等,容易發生氧化或水解酸敗。
2
冷凍食品
冷凍食品是比較特殊的「長保食物」,因為隻有全程保持冷凍,保質期才能達到那麼長。萬一中間冷凍狀态中斷了一段時間,食品安全風險就會驟增。所以對于這些産品,我們需要多加小心。
聰明的讀者肯定都關注到,食用油和冷凍食品之所以會在保質期内品質受到影響,都和保存方式有關。保存方式通常有「常溫」「冷藏」「冷凍」三種。有時也會加上「陰涼處避光保存」之類的信息。
比如鮮奶0-4℃冷藏保存,保質期大概是3-10天,如果放在常溫下,微生物加速繁殖,可能不到一天就壞了。
又比如堅果常常備注「陰涼處避光保存」,這是因為堅果容易發生光氧化反應,如果置于光照下,會短時間發生氧化,在保質期内就會導緻風味變化和營養損失。
正确的保存方式,有時候比盯着保質期更加重要。
超市/網上的臨期食品,
能買來吃嗎?
臨期食品是指即将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内的食品,它屬于安全食品的範圍。一般來說,離保質期越近的食品價格越便宜,通常為原價的20%到50%。不少人被價格吸引,想購買卻又擔心食品臨期了,質量會不會不好。
确實,在營養方面,部分臨期食物可能稍差一點,但仍處于合理範圍内,對總體營養攝入影響不大。
在适宜的貯存條件下,保質期較長的食品如果臨近或短暫超過保質期,而其色、香、味沒有改變,在一定時間内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如餅幹、方便面等質地很幹燥的食品,以及糖果、蜂蜜、甜味飲料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即便過了保質期食用也不一定會對人體有影響,因為微生物難以在其中繁殖。
而肉、奶等冷鍊食品最好不要等到臨界期再買,由于儲存環境難以一直保持低溫,這類食物容易提前變質;若過保質期,就不建議再食用。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不能看到臨期食品的價格非常便宜,就大量購買囤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保質期的最後一天,盡量在保質期内吃完食品。還要注意商品的品牌,越是沒聽過的小衆品牌,越要謹慎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