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諺語道,“正月蔥,二月韭”,說的是正月宜吃大蔥,農曆二月宜吃韭菜。這些民間諺語,都是老一輩們代代相傳下來的經驗總結,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就拿韭菜來說,雖說一年四季都有,但農曆二月割的韭菜,屬于頭刀韭菜,口感要更鮮美一些,因此還有“春食韭香”之說。
大家平時去菜市場選購韭菜時,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根據葉片的寬度不同,韭菜裡還有寬葉和窄葉之分。如下圖,左邊的韭菜葉子明顯要比右邊的寬很多:
同樣是韭菜,“寬葉韭菜”和“窄葉韭菜”究竟有啥區别?調韭菜餃子餡時,用哪種韭菜比較合适?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選購韭菜的話題,學會後可别再挑錯了。
同是韭菜,“寬葉”和“窄葉”啥區别?從外形上區分,寬葉韭菜和窄葉韭菜最大的區别,就是前者葉子寬些,後者葉子窄些。同樣是韭菜,葉子寬度卻差很多,最本質的原因,跟韭菜的品種有關。
寬葉韭菜,又稱石韭、大葉韭菜、扁擔韭,葉片寬大肥厚,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軟化栽培。
窄葉韭菜,又稱細葉韭、小葉韭菜、馬尾韭,葉片又細又窄,顔色通常要比寬葉韭菜深一些,适于露地栽培。
因此,大家下次再看到韭菜的葉子寬度相差很大時,就要立馬反應過來,這是兩種不同品種的韭菜。
除了外形、品種不同外,寬葉韭菜和窄葉韭菜在口感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異。我們在實際選購韭菜時,要根據它們的口感特點和适合的做法,來進行挑選。
寬葉韭菜中的水分含量較多,纖維含量較少,韭菜味相對要淡一些。窄葉韭菜中的水分含量較少,纖維含量較多,口感比較脆,韭菜味非常濃,味道也要比寬葉韭菜更鮮美一些。
這兩種韭菜都适合用來炒菜,如果喜歡韭菜味濃一點的菜肴,就選窄葉韭菜,如果不介意韭菜味的濃淡,那選寬葉韭菜也是可以的。不過,在我個人看來,吃韭菜,就是奔着那股韭菜味去的,如果韭菜味比較淡,吃起來就不怎麼有味了。
除了炒菜後,韭菜還有一個最常見的用途,調餃子餡。如果是調韭菜餃子餡,更建議大家優選窄葉韭菜,這樣做出來的餃子餡口感更香濃。
下面,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常用的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非常的簡單,做出來的韭菜外觀鮮亮,口感也非常鮮美。
所需食材:1把韭菜、5個雞蛋、香油适量、食鹽适量、生抽适量、蚝油适量
第一步,将韭菜放在流動的清水下,沖洗幾遍沖幹淨後,控幹水分,然後切成小段,加2勺香油,攪拌均勻。韭菜本身是非常容易出水的蔬菜,先加油攪拌,可以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油脂保護膜,這樣韭菜看上去會更鮮亮,也不容易大量出水;
第二步,将雞蛋敲入碗中,加1小匙食鹽,順着一個方向打散、攪拌均勻,再起鍋加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待蛋液成半凝固狀後,用鍋鏟鏟碎,盛出來備用;
第三步,往韭菜中加入适量生抽和蚝油(具體用量根據自己的口味安排,口味重可以多放些,口味輕則少放些),攪拌均勻後,倒入雞蛋碎,順一個方向攪拌至完全混合在一起即可。
簡單3步,一份香噴噴的韭菜雞蛋餃子餡就調好了,可以用來包餃子,也可以用來做韭菜盒子、韭菜包子等面點的餡料。
【技巧總結】
1、記得先放油,再加調料:調餃子餡的時候,如果用到的是像韭菜這類易出水的蔬菜,大家記得要先加适量食用油,攪拌均勻後在其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然後再放調料,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出水影響口感和賣相的問題;
2、不是所有調料都能放:在調韭菜雞蛋餃子餡時,我一般隻會用到鹽、生抽和蚝油這3樣調料,鹽主要給雞蛋調味,生抽可以增鹹增鮮,蚝油除了提鮮外,還可以讓餃子餡變得更濃稠。除此之外,像料酒、老抽這類調料,千萬别放,不然會吃出一股怪味,餡料的色澤也會變得髒兮兮的。
【懶喵心得】
在學習做飯的過程中,我自己有個很深刻的體會,在學各種烹饪技巧的同時,也一定要學會跟食材有關的知識,比如怎樣挑選食材,怎樣選擇合适種類的食材等等。有時候,我們可能做法沒出錯,但做出來的東西總是差了那麼一點,很可能就跟用錯食材有關。
就拿韭菜餃子餡來說,同樣是韭菜,如果你用寬葉韭菜來做餡,味道肯定沒窄葉韭菜做的香。當你冥思苦想是哪裡出了問題時,可能答案就在你用的韭菜身上。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