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體積混凝土防裂縫措施
裂縫現象: 大體積混凝土通常會在表面形成大量的龜裂,有的會形成貫通裂縫
預防措施:
1、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中、低熱的矽酸鹽水泥或者礦渣矽酸鹽水泥;
2、大體積混凝土配制可加入緩凝、減水、微膨脹的的外加劑;
3、及時覆蓋保溫保濕材料進行養護,并加強測溫管理;
4、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留置變形縫、後澆帶、或采用跳倉法施工,控制結構不出現有害裂縫;
5、結合結構配筋,配制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
6、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宜采用二次澆搗工藝,澆築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面處理,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7、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
二、牆體材料、塊材牆體抹灰空隙、開裂
裂縫現象: 牆體基層空鼓導緻開裂
防治措施:
1.牆身抹灰的基層應用素水泥漿(水泥細砂漿)刷(噴)毛,并進行濕潤養護;也可采用具有較強粘結力和封水性能好的聚合物水泥漿作界面劑(素水泥漿,内摻水重3-5%白乳膠)作界面劑,界面劑處理好後,随即進行底層砂漿抹灰。
2、采用具有較強粘結力和封水性能好的聚合物水泥漿作界面劑,防止基層過快吸收水分。
3、抹灰總厚度較厚實,應分層抹灰,每層抹灰厚度以不超過15cm為宜,以消除抹灰面表層的幹縮裂縫。
4、加氣混凝土牆身抹灰前應先将牆身清理沖洗幹淨,刷素水泥漿(内摻水重3-5%白乳膠)一遍,塗刷要均勻,不得漏刷;同時用1:1水泥砂漿(内摻水重20%的白乳膠)對砌塊缺損處補平壓實。
三、砌體結構防裂縫措施
填充牆砌築不當,與主體結構交界處産生裂縫
裂縫現象: 框架梁底、柱邊出現裂縫
防治措施:
(1)柱邊應設置艱巨不大于500mm的2Ф6,且在砌體内錨固長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結筋;
(2)填充牆梁下口最後3皮磚應在下不牆砌完後7d後砌築,并由中間向兩邊斜砌;
(3)如為空心磚外牆時,裡口用半磚斜砌牆;外口先立鬥模,再澆築不低于C細石混凝土,終凝拆模後将多餘的混凝土鑿去。;
(4)外窗下為空心磚牆時,若設計無要求,應将窗台改為不低于C10的細石混凝土,其長度大于窗邊100mm,并在細石混凝土内加2Ф6 鋼筋;
(5)柱與填充牆接觸處應設置鋼絲網片,防止該處粉刷裂縫。
四、整塊地面防裂縫措施
裂縫現象: 對于整塊的混凝土地面,常常會産生大量的不規則的裂縫,同時還伴有空鼓現象
原因分析:
1、基層處理不夠幹淨,有灰土
2、鑿毛不夠,表面比較光滑
3、砼強度太高,砼厚度較小;
4、切縫不夠及時。
防治措施:
1、地面或者露面要充分清理幹淨,不能有灰塵和其他垃圾;
2、充分澆水濕潤;
3、選用适當的配合比,砼強度以C20為宜,水泥以礦渣水泥最好;
4、切縫要及時,夏天在砼澆築後切縫時間以4天為宜,冬天為7天;
5、砼内配制鋼筋網片,防止産生有害裂縫;
6、澆築砼前刷一道界面劑或者水泥漿;
7、或者采用跳倉法施工。
五、混凝土屋面闆裂縫防治措施
裂縫現象
1、混凝土屋面闆呈不規則裂縫、滲漏。
2、闆底、面出現貫通的平面斜向裂縫。
3、現場澆搗産生施工縫,造成裂縫。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屋面闆裂縫受溫度變化影響較明顯,多呈不規則裂縫,冬季較寬,夏季較細。
2、現澆混凝土屋面闆由于外露時間過長、自身收縮和溫差影響所引起的伸縮變形,當伸縮變形受到約束時:
(1)當收縮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會出現主拉應力為主的翹角裂縫,裂縫特點是闆底、面出現貫通的平面斜向裂縫。
(2)當混凝土屋面闆受到溫差影響,闆底、面溫度不平衡,就會出現闆面向上彎曲引起的裂縫,裂縫特點是形成裂縫的寬度為面大底小。
3、屋面澆搗過程工作面安排不當或混凝土供應不及時,出現冷縫,收縮開裂。
3、混凝土養護不當。
預防措施
1、闆面縱橫向适當增加抗裂鋼筋配置(征得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同意并形成會簽記錄後實施)。
2、屋面澆搗前應嚴格計劃和安排,避免事故冷縫出現。
3、加強對現澆混凝土的養護。
4、及時施工保溫層,避免混凝土屋面闆外露時間過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