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言簡意赅發人深省。因為出自農民之口,取材于農村的日常生活,所以它顯得純樸厚重,内容充滿了鄉土氣息。俗語的來源曆史悠久,一直代代相傳至今,說明這種民俗文化,在農村依然有廣闊的天地。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很多俗語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對事情的認知程度,簡直就是入木三分。比如俗語“房子要小,土地要少,養頭黃牛慢慢搞”,這就是祖輩農民的經驗之談,不能不知啊!
人活着就得依賴衣食住行,每天都和世間百态糾纏不清,滾滾紅塵中,都是拿财産多寡來比高下,以人前是否顯貴來論成就。可是老祖宗卻留下俗語告誡後人,他說“房子要小,土地要少,養頭黃牛慢慢搞”,祖先說這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
我們單從這句俗語的字面來解釋,就是作為普通農民,居住的房子要小一點,占有土地的數量要少一些,自己養一頭黃牛,這樣才能慢慢地把小日子搞好。這對于現代農民來說,就很難認同這種思想了,都是想讓自己的房子能夠越大越好,讓自己占有的土地數量,能夠越多越好。
難道是舊社會的普通農民,不想過大富大貴的日子嗎?非也!這是因為在舊社會,農民很難有安定的生活,兵荒馬亂的年景,經常不間斷的發生。所以這句俗語“房子要小,土地要少,養頭黃牛慢慢搞”,還有上一句:“房子是招牌土地是勞累,攢下銀錢是催命鬼”,這充分說明了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舊社會沒有平安的生活環境,土匪和貪官污吏比比皆是,房子太大,如果沒有實力來看家護院,往往會成為衆矢之的;占有土地的數量太多就是地主,如果沒有本事守護,也會成為别人攻擊的目标;隻有自己養頭黃牛,種點地能豐衣足食就可以了,日子慢慢搞,多攢下點餘糧度過災荒,所以說這個俗語,言下之意就是平安是福。
這句俗語裡面,還含有過日子,要時刻銘記腳踏實地的意思。比如在農村房子太大,不僅打掃衛生浪費時間,維護也要花錢,特别是北方農村,冬季取暖也要多浪費煤炭。房子夠用了就好,太大無非就是顯示闊氣。如果農業收入降低了,就會入不敷出,所以說這句“房子要小”,對于現在農民,也有警示教育意義,做事要量力而行。
而俗語“土地要少”,現在還是有道理。比如有些農民,隻會種地而不懂管理,廣種薄收浪費水源和農資,卻給環境造成了傷害。農藥瓶子到處都是,滅草劑大量使用,化肥不會科學添加,這樣的農民,如果土地太多,對生态系統危害确實非常大。而種出來的農産品卻不懂得如何銷售,爛在地裡自己賠錢,不如給那些有文化的農民來種。
特别是現在種田,在我們平原地區的廣大農村,根本看不到黃牛耕地了。所以說這句俗語“養頭黃牛慢慢搞”,也該與時俱進了,應該是發展大機械化,搞智能化農業,讓小四輪耕作這個曆史上最粗放的耕作模式,靠浪費資源廣種薄收的農業生産方式,早一天消失,實現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我感覺房子要小,這是個真理,不僅管理起來方便,還可以一年省下不少錢。不僅可以出去走走也不會太牽挂,沒有太大的房子拖累可以沉下心做事,實現甯靜緻遠的生活,才會享受持久詳實的愉悅,這對于現代社會把房子看得太重要的人來說,是該清醒一下了,祖先農民的經驗之談不能不知啊!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這句俗語“房子要小,土地要少,養頭黃牛慢慢搞”,在你們那裡也廣為流傳嗎?對于這句祖先農民留下的一個經驗之談,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和讨論一下,如果你也知道一些農村俗語,不妨把它也說出來,也讓大家了解到更多的民間文化知識,我們一起進步!
就讓我們用下面的一段話,來結束今天文章的話題:“人生在世屈指算,難活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隻需三尺寬。家有绫羅千萬件,人走不能件件穿。家有金錢千萬罐,人走帶不去半分錢”。如果你能夠認同這個觀點,就點贊收藏轉發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