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非遺高跷

非遺高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3 23:14:11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又稱海城秧歌,是城鄉廣大群衆最為喜聞樂見的一種漢族民間藝術形式,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為一體,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衆基礎,無論是舊時的祭祀祈福、迎神賽會,還是今天的喜慶節日、集會慶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

傳承意義和現狀相關資料

海城高跷秧歌屬于大鼓高跷,是遼南高跷的一支,是民衆十分喜愛的漢族民間舞蹈,經過300多年的不斷演變,已經形成了舞蹈、雜技、音樂、小戲于一體的漢族傳統藝術。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衆基礎,無論是舊時的祭祀祈福、迎神賽會,還是今天的喜慶節日、集會慶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謠“喇叭一響,渾身發癢;鑼鼓一敲,樂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們對高跷的喜好愛悅之情。海城高跷是地秧歌與高跷相結合的産物。初為兩足落地,平地秧歌,清鹹豐年間變為高跷,後經不斷創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為中心,即頭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裝、下裝等,表演形式從“起鼓”,到“過街樓”、“騎象”、“大場”、“小場”,最後是“下武場”。表演題材基本源于生活,多為群衆喜愛的戲曲和神話故事。以手絹、彩扇、煙袋、馬鞭等為道具,臉譜化裝比較誇張,裝束多以大紅大綠為主調,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音樂以唢呐和鑼鼓樂為主,曲牌有“滿堂紅”、“大姑娘美”、“句句雙”等。表演風格火爆熱烈,歡騰奔放,優美抒情,風趣诙諧,雅俗共賞。這些風格特點,充分體現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曆史溯源

海城是遼南高跷的發源地,關于海城高跷秧歌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諸于清光緒年間出版的《海城縣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莊古鎮三義廟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東北的海上貿易主要集中在遼南近海,随後海城古鎮牛莊成為當時關内外物資集散地和遼東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闖關東"移民的湧入和遼南經濟貿易的發展,南北方的藝術也在海城得到了廣泛交流。當時秧歌會上的高跷表演還隻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藝人稱其為“武跷”。随着時間的推移,海城的民間藝人不斷探索、改進了傳統高跷的藝術形式和技巧,把中國漢族傳統戲劇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獨特的火暴、歡快、潑辣、粗犷的表演風格。每年農曆正、二月間,扭秧歌、踩高跷成為海城人的民俗之一。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4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5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6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7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8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9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0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1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2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3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4

非遺高跷(海城高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