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注釋】巧言:讨好、讨巧的言辭。令:善、美好。令色:僞善谄媚的臉色。鮮:少。
【意譯】孔子說:“滿臉堆笑地說着讨好的話,這樣的人少有仁德。”
【愚按】孔子在這一章通過反面例子告訴人們什麼不屬于“仁”。
譯者認為一個人行“仁”就是要心無旁骛地長期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确的事。行“仁”是一件很難的事,在《論語·顔淵篇》中提到“克己複禮為仁”、“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在《國語·周語下》中有“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些話無一不說明行“仁”是一件需要克服困難的事。《論語·雍也篇》中有一個詞叫做“行不由徑”,是說走路不抄小道,不走捷徑,即使知道走大道很艱辛也要堅持走下去。
我們再看“巧言令色”這個詞,它很有點“無事獻殷勤”的意思。一些巧言令色之人,他們為什麼要讨好人?為什麼要無事獻殷勤?無非就是想在一些事情上抄抄近道,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毫不費力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既然怕吃苦、怕克服困難,顯然就與孔子所倡導的行仁之道背道而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