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有媒體傳出消息,網紅女主播“羅小貓貓子”的骨灰被殡儀館員工偷梁換柱,拿去配了陰婚。
所謂陰婚,指的是在一些迷信的地方,如果有未婚男子意外去世,其父母便會尋找跟自己兒子門當戶對的女屍,将女屍與兒子葬在一起,讓他們在地下結婚,免得兒子獨自一人在陰間孤單。
很多人嗅到了利益的味道,開始偷盜未婚女性的骨灰甚至遺體,賣給有陰婚需求的家庭,一次交易便可以獲利5萬到7萬左右。
這種行為不僅迷信,而且違反道德和法律,侮辱了逝者的屍體和尊嚴,是對人權的極端侵犯。
做出這種事情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嚴懲和人們的道德批判。
不過,在人們痛罵偷盜骨灰者、感歎羅小貓貓子命運多舛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在2021年的中國民間,殡葬業這門“死人生意”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不常出現在公衆視野裡,一旦出現,必然伴随着暴利的标簽。
棺材進價十倍開賣,屍體收益明碼标價
2020年,福成股份的财報顯示其毛利率高達87%。
福成股份是殡葬業的龍頭企業,地位等同于茅台之于白酒業界。
而茅台的毛利率也不過是93%,可想而知殡葬業的利潤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
殡葬業的利潤,自然來自于逝者的家屬。
對于如何從逝者家屬身上刮下一層油這件事,殡葬行業的業内人員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整套規矩流程。
醫院是一切的開端。
醫院能治好病人,自然也有治不好的病人,在和平年代,屍體最集中的場所便是醫院。
一個三級甲等的醫院,每年大概會出現一千具屍體。
根據行業内的情況,每具屍體至少要賺到4000塊錢才能保本。
這個“本”,指的是承包太平間的機構每年所要拿出的承包費。
一個醫院的太平間基本不可能自行管理,都是承包給其他組織機構或者殡儀館進行管理。
承包這樣一個醫院的太平間費用在幾十萬左右,一般都會層層轉包賺取差價。
最後到能夠辦實事的個人或者殡儀館手上的時候,太平間承包費大概在每年幾百萬左右,也怪不得會直接标價每具屍體4000元的成本費了。
然而這4000元隻是成本,為了賺取利潤,這4000元是不對逝者家屬說的,對逝者家屬有另一套業務套路。
人一旦去世,機構就要開始掙錢了。
屍體從醫院拉往太平間的路上就要開始收費,根據逝者家屬的情況,費用可高可低,都由運送屍體的工作人員平分。
不過總的來說,機構總會給車上的工作人員恒定的費用,比如平均每運送一具屍體便可獲得三四千元。
有時候家屬給的費用太少,無法抵消運送屍體工作人員的費用,那也沒問題,機構可以接受在這個階段虧一點。
因為運送屍體是整套流程最初的階段,一定不能在這個階段虧待運送人員,否則便斷了财路。
無論有什麼虧空,都可以在後續賣東西給家屬時找回來。
屍體到了太平間,運送人員拿錢走人,接下來就該是殡葬用品的銷售了。
屍體擺在那裡,既不好看也不尊重逝者,想要遮一遮就要買屍體袋子,一個袋子一百多元,成本或許不到十塊。
家屬不買,屍體便那麼擺着,過一會兒家屬臉上不好看,便不得不買了。
接下來買壽衣,壽衣根據規格不同、樣式不同,各有不同的定價,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有的家屬希望讓逝者走得好看些,一套壽衣就要齊全些。
衾、壽衣、壽帽、壽鞋、壽襪、壽枕、壽被缺一不可,都要用上好的材料,一套下來怎麼也要上萬。
如果逝者生前有信仰,比如信奉基督教,那也有特制的宗教壽衣可供挑選,價格自然也要加一加。
若是家屬沒錢,至少也要一套完整壽衣。
棉襖、棉褲、大袍,根據地區不同可能還要加上襯衣襯褲,怎麼說也要上千元。
壽衣買到了,可大部分家屬都不敢給逝者穿衣,無論再怎麼親近,畢竟已經生死兩隔。
現代人很少見到屍體,生理上還是會害怕,所以機構也會提供相應服務,有專門的人負責給屍體穿衣化妝。
繁複的壽衣花的時間多,需要的工作人員多,收費也多,普通的壽衣很快就能穿好,收費就少。
無論如何,一套流程下來,也要給穿衣人員幾百到一千的人工費,這都要向家屬要。
接下來還有骨灰盒,骨灰盒有各種材質,紅木、檀木、金絲楠木、玉石等等應有盡有。
不同材質也有不同的雕刻工藝,就看家屬想要什麼價位。
一個普普通通的骨灰盒大概在幾百元左右,一旦用了貴重材質,五千元算是普通價位。
家屬如果不差錢,工作人員還會推銷上萬的高檔骨灰盒。
央視《焦點訪談》曾做過一期殡葬品售價的調查,批發價450的雞翅木骨灰盒,在終端可以賣到16800。
剩下的還有各種陪靈用品、元寶蠟燭、香火紙錢,一對小石頭獅子就要賣兩百塊,一整套便宜的也得上千塊。
棺材是重頭戲,一具普通的棺材進價400元。
如果工作人員看出家屬不懂行,可以直接5000元賣出去。
好的棺材用了上好的木料,進貨價就達到1580元,那麼無論家屬有錢沒錢,一律标價18000元,願意買的人也不少。
最終,有錢的人花了好幾萬,沒錢的也得花個幾千塊,才能把逝世的親人舒舒服服送走。
承包機構除去各種成本花費,平均下來一具屍體至少能賺到上萬元。
一年一千多萬的收益,不到半年就能賺回幾百萬的承包費。
一年過去,收益輕松翻倍,無愧暴利之名。
前端從業人員:暴利全在銷售端
無論是普通老百姓在家人逝世後體驗到的,還是從承包商工作人員口中了解到的,我們都可以看到,殡葬行業的暴利是真實存在的。
可是在前端從業人員的生活中,根本沒有暴利的身影。
他們就像其他行業的普通人一樣,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苦苦掙紮,一年到頭賺個辛苦錢。
六道口村是天津市武清區汊沽港鎮的一個特殊村子。
這是個全國聞名的殡葬村,全村上下除了老人和小孩,幾乎所有人都從事殡葬産品的生産和銷售。
村子裡有一條主街,被稱為殡葬一條街。
街道兩邊全都是殡葬用品專賣店,可以提供中國人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殡葬相關産品。
在這裡從事殡葬業的從業人員,沒有一個看起來像是有錢人,也沒有一個自認是暴利行業的從業人員。
一談到公衆印象裡的“暴利殡葬産品”,不少人甚至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在這些前端從業人員眼裡,暴利是存在的,隻不過是存在于銷售端,自己做的是最前端的批發,根本賺不了多少錢。
批發價幾百塊的骨灰盒,光材料成本就抵了大部分價格。
外面的機構人員若來采購,隻要一筆交易滿兩萬元就可以按批發價出售。
這些機構拿着價格幾百的骨灰盒,進了太平間就可以向家屬要價兩三萬。
家屬若不同意,也盡可以任由他們去周邊其他太平間打聽,發現大家價格都是這個水平,最後也不得不回來買。
機構賣出一個骨灰盒的錢,可以在六道口村買到幾十個同樣的骨灰盒。
一來一去,暴利就産生了,可消費者不了解這些,自然而然地怪罪制作骨灰盒的人,罵其暴利。
對于這些,六道口村的從業人員并不是不知道。
但是貨都是心甘情願賣出去的,機構拿了貨賣多少錢,那不是村民們可以管得了的。
六道口村的人也并不是沒有想過改變現狀。
曾有人進了北京,想依靠自己在六道口村的關系和渠道,在北京城裡開低價銷售的壽衣店。
既能提高六道口村的收入,又能讓城裡人獲得低價的殡葬用品。
可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在北京開壽衣店,會遇到千難萬難。
從選址開始就很難順利進行,一條街上幾十家店鋪,沒有一家希望跟壽衣店做鄰居。
房東一聽說租房的人要做壽衣店,也會說這是死人生意不吉利。
好不容易找到通情達理的房東,多交點錢租下一個網點,周圍的鄰居又會有怨言。
商家會說壽衣店擋了他們的财路,住戶會說壽衣店晦氣會讓家裡老人身體不好,大家鬧起來,房東也壓不住,時常會有人在壽衣店門前搗亂。
好不容易開起店來,這生意又不是能開門迎客做廣告的行業。
店主不得不親自出去拉客戶找關系,一開口說自己是做殡葬業的,對方基本沒有好臉色。
城裡的機構和殡儀館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對象,很多人也知道六道口村的東西便宜。
所以六道口村民到北京做大客戶的生意,是難上加難。
就算做成了,也賣不出高價。
若是做普通人的生意,普通人家裡無事也不會來逛壽衣店。
哪怕家裡出了意外,一想到壽衣店,又會覺得是壽衣店不吉利導緻了意外發生,更不喜歡到店挑選,最後還是讓機構賺了錢。
說到底,殡葬行業是非常特殊的,殡葬服務的消費者有其他行業消費者不具備的特點。
一是急迫性。天有不測風雲,誰都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
大部分人都無法預知家人很快會用到殡葬用品,無從事先挑選,隻能等親人逝去後,從機構手中購買高價服務。
這個時候如果消費者較真價格,不用别人說,自己心裡就會嘀咕:
親人剛走,我就計較錢,是不是顯得不孝又無情?
機構工作人員若是再用話旁敲側擊一引導,高價産品不買也得買了。
二是地域限制。逝者離世後,大部分人都希望盡早處理完白事,免得逝者遺體遲遲無法安甯。
這導緻各地殡葬消費者基本隻能選擇采用本地殡葬機構的服務。
哪怕他們知道六道口村的存在,也不可能選擇不遠萬裡奔赴天津低價采購。
三是忌諱死亡。中國傳統文化忌談死亡,特别家有老人上了年紀後,更是極力避免談到與死亡相關的話題。
因此幾乎沒有人會主動了解殡葬業的生态,事到臨頭也隻能一無所知地任由機構擺布。
這些特點的存在,讓殡葬行業有了半壟斷的性質。
像六道口村這樣的前端從業人員明知行業弊端,也根本無力改變。
普通消費者早就知道殡葬業暴利,真有需求時也不得不掏出真金白銀來滿足機構。
行業亟需規範,暴利或将終結于電商
殡葬行業如此多的亂象,亟需行業規範來限制。
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國家對于殡葬服務有大緻規定,但是對于殡葬産品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
所以各個機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定價、采購。
如果能盡早規範化,或許能破解行業暴利,讓生産者和消費者都能滿意。
六道口村的殡葬産品生産出來,隻能按照機構的采購進行售賣,也幾乎沒有品牌可言。
如果殡葬産品也能品牌化,打響知名度,破解老百姓心中對殡葬産品的高價認知,便可以擠壓機構的暴利空間。
可是殡葬産品比較特殊,不被社會群衆普遍認可。
提到這個行業,大部分人的想法始終是負面的,連接觸都不願意接觸,打廣告更是不可能。
人們看到殡葬廣告,說不定還覺得受到了冒犯。
因此,電商成了很多業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未來之路。
現在殡葬行業所服務的逝者普遍在七八十歲左右,負責辦理逝者後事的家屬則是五六十歲,這是這個行業消費者的平均年齡。
這個年紀的人,習慣于印象中在機構和殡儀館辦理一整套後事的概念,機構的暴利空間也是從他們身上獲取的。
随着人們漸漸老去,年輕人也在長大。
等到八零後九零後成為消費者主力年齡時,他們或許更傾向于通過網購的方式來選擇殡葬用品。
這樣一來,隻要生産者在電商平台明碼标價,其中有無暴利,消費者一眼便知,暴利空間就可以大大壓縮。
“人終有一死,這個行業将永遠存在,我們做這一行并不覺得屈辱,而是希望讓逝者走得安穩,希望大家也能改變對這個行業的印象。暴利并不是殡葬業的本質,也不是我們這些從業者希望看到的。”
六道口村的從業人員如是說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