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創始者張忠謀,早在2018年就退休,将位置讓給了劉德音。作為半導體制造業的元老級人物,張忠謀帶領台積電從“無名之輩”成長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半導體制造企業,足以證明其能力和智慧。
但台積電落到劉德音手裡之後,卻是把路走得越來越窄了。
張忠謀:在美建廠行不通
在過去幾年,美高喊“制造業回流”口号,試圖重新振興本制造業。其中,芯片作為制造行業的桂冠,自然被視為重中之重。所以,美軟硬皆施,多次邀請三星、台積電前往美建廠。
但張忠謀卻不信這一套,他看得很透徹。美半導體制造市場份額從當年的42%跌到如今的17% ,不是沒有理由的。其無論是材料成本還是人力成本,相比于亞洲的半導體産業鍊,都差得太遠,沒有絲毫優勢。
如果不解決人才和成本問題,美半導體本地制造的計劃不可能會成功,這是張忠謀的原話。但耐不住“軟磨硬泡”,台積電最終還是決定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建造5nm晶圓廠。并計劃2024年開始量産。
對此,張忠謀仍然不看好,多次公開表示在美建廠沒有前景。隻可惜,彼時台積電的掌管者已經是劉德音,張忠謀隻能反對,不能幹涉台積電的決定。
之後美通過芯片法案,計劃投資520億美元,用于半導體企業補貼。結果張忠謀仍然堅持觀點,再次重申“不看好美的半導體制造”。
可以看得出來,張忠謀始終看得明白,美的真正問題不在于補貼不夠,而是其不具備芯片制造的條件,在美建廠,成本難以控制,供應鍊不完整,人才素質也不夠。
劉德音“一意孤行”
作為前輩,張忠謀已經多次向劉德音陳述了利害關系。但後者不僅沒有虛心接受,反而背道而馳,一意孤行。
和老巫婆見面商榷半導體合作事宜,公開表示“赴美建廠如期進行”,甚至于,劉德音還口出狂言:如果動武,隻會得到一片廢墟。可見,劉德音已經下定決心,和張忠謀唱反調,無視在美建廠的重重困難,要一條路走到黑了。
為了在美建廠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劉德音還安排專業的人才前往美“坐鎮”,并且計劃在當地培養工程師,就地取“才”。這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在美建廠已是賠本買賣,為何還要輸送,培養人才?這不是在給競争對手送錢嗎?
要知道,台積電之所以能夠擊敗三星和英特爾,成為世界第一,離不開灣灣的産業和人才基礎。現在,劉德音想要幫美也打造出相似的産業基礎,這難道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大坑?試想一下,劉德音将當地人才培養出來,那些人才會忠實于台積電嗎?
如果他們轉身加入英特爾,三星,台積電能夠管得住嗎?顯然不可能,台積電隻是“小弟”而已。而且,利用台積電來培養半導體人才,也是美的初衷之一。
張忠謀曾經說過,台積電的優勢在灣灣。而劉德音如今卻想要放棄這個優勢,與虎謀皮。更可怕的是,劉德音還要把自己制衡這隻老虎的“底氣”也拱手相送。現在看來,台積電在劉德音的帶領下,注定是要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