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6 21:30:57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裡,推陳出新了很多“網紅”句,“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個很文青的“網紅”句包含了走向未來的躊躇滿志、夾雜着不忘初心的美好期待,即肯定了過去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又希冀了未來的萬裡鵬程,深受大家的喜歡,在網上曾經風靡一時,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1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轼原文讀音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裡,推陳出新了很多“網紅”句,“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個很文青的“網紅”句包含了走向未來的躊躇滿志、夾雜着不忘初心的美好期待,即肯定了過去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又希冀了未來的萬裡鵬程,深受大家的喜歡,在網上曾經風靡一時。

最初火在雷軍的微博

這句名言最初火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兩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版本是出自小米總裁雷軍的微博。雷軍是一個十足的工科男,有一次他返回母校武漢大學,遊覽美麗的校園,當時小米手機憑借超高的性價比已經在國内占據一席之地,此時的他可算是功成名就地歸來。

雷軍不禁感慨,走出校園時還是一個懵懂、青澀的少年,出走半生、飽經滄桑,歸來時已是中年模樣。微博圖片中的他懷抱雙膝坐在綠草如茵的校園裡,笑得像一個少年,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圖文并茂、令人動容。

“出走半生”曆經風霜雪雨,歲月在稚嫩的臉龐上早已刻下一條條皺紋,這些都是成長留下的印迹。小米又何嘗不是雷軍堅持那顆少年心,一路踉踉跄跄地遠走萬裡,才走出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雷軍依然對未來不改初心的美好希冀,唯願萬裡歸來,仍是少年。

追根溯源——蘇轼與友人王定國

當然雷軍的微博并不是其原始的出處,追根溯源,這句名言是出自蘇轼拜訪友人王定國時,為其和他的寓娘寫下的一首詞。王定國又名王鞏,是北宋著名的畫家和詩人,與蘇轼的交情甚好。

蘇轼曾在徐州任職時,王定國拜訪蘇轼,二人遊山水、吟詩詞,吹笛飲酒,日出而去,乘月而歸,好不熱鬧,成就了一段佳話。後來蘇轼一直反對以王安石為首的‘新法’一派,當時他的文壇地位很高,詩詞影響着各界人士,因此慘遭王安石黨派人士排擠。

宋神宗元豐二年因“烏台詩案”,蘇轼被貶至黃州,并且牽連到了20多位好友,王定國就是其中一個。比起其他好友,王定國慘遭貶至濱州,今廣西賓陽處,算是被貶得最遠、責罰最重的一個。

在古時,王定國被貶的嶺南是人們眼中的蠻荒之地,他家中有很多歌女,聽到被貶的消息,紛紛唯恐避之而不及,絲毫不顧昔日舊情,唯有寓娘即柔奴者,不肯棄他而去,堅持随他踏上蠻夷之地。

在患難之中才可以窺見真情,寓娘的選擇讓王定國很是感動,被好友牽連名落他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幸運又很無辜的事情,身邊很多歌女又紛紛離去,唯恐避之而不及,再加上遙望明天,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回故裡,讓王定國很是感慨蹉跎人生,寓娘在這個時候願意不離不棄,可見其真情至深,是他最大的安慰。

萬裡歸來顔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

王定國和寓娘在嶺南清貧艱苦,二人相依相伴,昔昔相惜,整整生活了近四年的時間。世事多牟,後來王定國被赦,奉旨北歸,剛好與好友蘇轼相聚宴飲,寓娘也在其中。蘇轼因為受自己牽連,讓兩人被貶到如此之遠的地方,心中非常愧疚,暢飲間蘇轼問他們在嶺南的艱苦生活,原本他們會好好地向抱怨一番,不料寓娘答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一句話極大地安慰了蘇轼愧疚的心情,讓他大受感動。

因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詞贊美寓娘,這首詞叫《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寓娘》,這樣寫到: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顔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用明潔簡練的語言,歌頌了寓娘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外表與内心相統一的美好品性,一位飽讀詩書、心善人美、頗具文化修養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不禁讓作者羨慕王定國竟然有如此的歌女陪伴左右,真是人生之大幸。

面對嶺南如此艱苦生活,王定國和寓娘他們卻能如此堅持“心安處便是鄉”的初心,随遇而安、坦然處之,這種曆險若夷、恬靜的心态,即便是“萬裡歸來”,依然讓他們非但沒有變得蒼老,反而越發年輕了。“此心安處是吾鄉”,天地之大,何以為家,真正的家鄉是能夠讓人心安的地方。

亘古流傳,慰藉世人千年

患難見真情,王定國遇到寓娘柔奴是幸運的,那些真正的知己不是在平安的時候共享富貴的人,更是在低谷時依然不離不棄的人,遇到這樣一位知己。王定國和寓娘值得歌頌的不僅是二人的患難與共,更是美好的品行。

他們雖然慘遭牽連貶到蠻夷之地,非但沒有抱怨好友,反而能夠堅持初心、坦然處之的心境,讓他們随遇而安,如此的心态讓人敬佩,同時也讓人感歎他們和蘇轼的友情至深。“萬裡歸來顔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樣千古的名句,不僅寬慰了當時的三人,也流傳至今,慰藉世人千年。

時間的年輪從未停止過,物是人非,浪花淘盡英雄,但是精神永存。我們永遠生活在一個世事多牟的年輪裡,尤其是在這個“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當下,有太多的人用了很短的時間從“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名噪一時、功成名就,再到偃旗息鼓、名落孫山,又有多少人能堅持初心、随遇而安,來抵擋物欲橫流的世界,萬裡歸來後,依然少年不改?我們大多數在為生活的茶米油鹽的拼搏中沖去了剛開始的少年心,如今的“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又何嘗不是當今人們的一種美好希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