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智能手機,現代年輕人幾乎人手一部。據微信創始人張小龍透露,每天大約有7.5億人打開朋友圈浏覽,每天浏覽朋友圈的總次數為100億次。可以說,微信幾乎成為我們現代互聯網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就在微信剛剛問世的時候,曾遇到過一個擁有5億用戶的實力對手,這就是飛信。
手機短信資料圖
對于很多八零後來說,用短信聊天是年輕時難忘的記憶。在2000年之前,人們隻能通過打電話來聊天,而在2000年,短信誕生了,人們可以通過發送短文字的方式在手機之間聊天。相對于電話業務,短信不分長途短途,不僅資費低,而且方便簡潔,更适合年輕人之間溝通。
有數據顯示,短信業務推出的第一年,全國就發送了189億條短信,為中國移動等運營商貢獻了了20億元的收入。後來幾年,短信飛速發展,最多時全國短信發送量超過8000億條,短信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的重要業務。
2007年,中國移動較早看到了即時通訊的發展趨勢,用壯士斷腕的狠勁,革了短信業務的命,推出了飛信。飛信最大的亮點就是好友之間發送短信完全免費。這對于習慣發送短信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最有吸引力的。短短幾年時間,飛信就擁有了5億注冊用戶,活躍用戶最多時高達9000萬。
馬化騰、張小龍
當時,中國移動曾一度誇下海口說要搶走手機QQ20%的用戶。眼看騰訊自己的用戶被飛信搶走,這讓馬化騰頗有壓力。2010年,馬化騰安排張小龍成立項目組,研發一款新的即時通信工具。終于,2011年,微信問世。
就在微信剛萌芽的階段,飛信卻做了一件看似絕妙,實則愚蠢的昏招。為了提升移動自家的手機辦卡用戶數量,屏蔽其他運營商,直白點說就是隻有移動的用戶才能注冊使用飛信,像聯通電信等其他家的用戶用不了飛信。這個昏招直接把移動封閉在了自己的小圈子裡,難以再有更大的發展。
後來的微信很快爆發,用戶激增。不僅能像手機短信一樣聊天,還能發語音聊天,關鍵是微信隻需要一點流量費,不需要短信費和電話費。不到一年的時間,微信的用戶就突破1億。到2013年,微信的用戶超過3億。此時的飛信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活躍,變得越來越冷清。2016年7月,中國移動短信轉飛信業務正式下線,相當于宣告飛信的結束。曾經擁有5億用戶的飛信,就這樣被微信幹死了。
馬化騰資料圖
日前,中國移動的前掌門人王建宙在一次媒體訪談中,談到了中國移動在飛信上錯失機會的原因。王建宙表示:“主要原因是運營商過于看重技術而忽視了市場。中國移動最早在手機上推出了飛信,這個應該我們是最早的。但後來微信出來後,很快就占據了主導。”
對于微信幹死飛信此事,很多網友的評論簡直炸了鍋。
有網友評論稱,飛信注定不會成功,從戰略上移動怎麼可能會将飛信做成微信那樣來自殘呢?這才是根本原因,當年移動種種限制生怕挑戰語音電話、短信等業務的收入。這和銀行絕對不可能主動做支付寶那樣移動支付一樣的,即使做也是扭扭捏捏,種種限制,成功不了。
微信研發團隊
還有網友稱,微信成功的原因,出于節省老百姓的手機話費支出!如果用了微信以後,每月話費多幾百,誰還會用?移動他能幹這事嗎?如果當時他知道現在這個情況,排除其他商業價值,移動也不會幹了!成功不成功取決于出發點!老百姓接受不接受在于有沒有給自己帶來好處。根本原因就是保護壟斷。你的出發點和立場都有問題,怎麼做都是錯的。你永遠賴那吃老本,一進去就是動自己的蛋糕。你會願意嗎。
互聯網分析師周亞飛表示,飛信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以用戶的真正需求為目标。現在來看,移動推出飛信的策略是建立城池,利用飛信的免費短信功能,讓用戶在運營商中2選1,達到争新增客戶的目的,并不在乎用戶真正的社交目的。格局決定命運。移動隻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玩,而沒有放眼全局去考慮。因此飛信隻能是以失敗而告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