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寫下這個标題的時候,我就覺得諷刺,我窮這件事,難道老闆不該是最清楚的嗎?
但他仿佛真的不知道。一如電視劇裡,最無辜的那朵白蓮花。
他對我的工作的要求,可謂花樣百出,以及蒸蒸日上。但他對我的工資的态度,可謂心如止水,乃至一潭死水。
我,一個畢業就在這家公司當運營的人。工作五年,勤奮小心,隻經曆過一次漲薪。
舉目四望同齡人,一個一點兒都不難發現的真相是——我這個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拿着近乎恒定不變的13k月薪,真的可以稱之為,窮。
老闆時常教育我們,他看不到的問題,我們要想辦法幫他看到。
既然老闆看不見這日心說一樣赤裸的現實,我要把這真相的火把點亮在他面前。
2
老闆發了新的朋友圈,“發現某國内品牌的煙熏三文魚,竟然也能支撐起家庭下午茶”。
不出意外地,下面出現了同事求鍊接的身影,仿佛他們的家庭都能舉辦下午茶一樣。
我也點進去看了,小兩百塊錢,一共600g的三文魚。
還有什麼時候,能比現在更好地展示階層差距?
于是我也發了一條朋友圈,花了50塊錢,在美團買菜上買了15種蔬菜。竟然12分鐘就送到了,下周的口糧都有了。
我以為,老闆未必會看見這條朋友圈。哪怕看見了,也會假裝沒看見。
畢竟,“他一個下午茶的三文魚,是我三周的菜錢”這種對比也過于慘烈。
但老闆就是老闆,他不僅看見了,還留下了一條點評,“不到半個小時就能送到,一次買這麼多幹啥?”
邏輯如此嚴謹,反擊如此利落。在屏幕那一端的我,如此懵逼。
3
但我不能氣餒。
佛說,色聲香味觸法。還有許多維度,可以讓老闆感受我的窮。
張嘉佳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要讓老闆,從我貧窮的全世界路過。
這大半年,我們辦公室有三個人一直在堅持帶飯。一個是熱戀中的人,每天拎來一個愛情酸腐氣息的便當。另一個妄圖通過做飯在小X書上走紅,然後永遠地離開這份工作。
第三個人,是我。
老闆偶爾會路過,努力幹飯的我的工位。
“自己做的飯啊?”他留下一句人類的慣常客氣。
“是啊,自己做比點外賣便宜,每天都帶”。
老闆不愧是老闆,如此敷衍的客套中,他竟聽出了話裡的殺氣,他停下了匆匆的腳步。
“帶飯好啊,這說明咱們公司不卷,你每天都有時間自己做飯,這說明公司把生活的時間留給了大家。隻有在咱們這種給了大家穩定時間預期的公司,員工才有信心一次性買15種蔬菜”。
邏輯如此嚴謹,反擊如此利落,關鍵是他還像一個脫口秀演員那樣call back了。
捧着飯盒的我,如此懵逼。
4
某職場app裡,有一組關于“如何暗示老闆加薪”的帖子。裡面的每一條留言,我都反複讀過。
就像敬妃娘娘,撫摸過她宮裡的三百二十六塊磚石。
按照帖子裡提供的經驗,我曾在無意間,向老闆透露過房價帶來的心理壓力。但老闆給我分享了未來人口結構的變化,告訴我以後房子多的是。
我還在無意間,在老闆面前吃了“夾心餅幹”,試圖用諧音梗讓他聽懂我的心聲。但他竟然問我,這餅幹也是“跟15種蔬菜一起美團買菜買的嗎”。
這真是讓人惱怒,同是脫口秀藝術,你試圖給他講諧音梗,他卻隻願意call back。
更讓人惱怒的是,他竟然猜對了。餅幹确實是跟15種蔬菜一起買的。
那些帖子裡成功概率最高的經驗,是告訴老闆,如果不加薪,我就要離職了。
可是我不敢使用這條經驗,萬一,老闆就潇灑地揮揮手,讓我走了呢?
一個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對于公司,我沒有那麼不可或缺。
可是,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一些我這樣的普通人吧?再努力,也無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職場裡不可替代的人。
在我家樓下不遠,有一間美團買菜的便民服務站。我在美團買菜上能下單的生鮮和零食,其實都在這間小店裡存儲和分揀。
很多社區旁邊,都有這樣的美團便民服務站。因為離得近,每次買的菜,30分鐘之内都能送到。因為主打社區模式,你能在這裡買到的,都是最新鮮親民的食材。
我時常覺得,那間小店就是我,我就是它。
你能在這兒買到大S離婚前夜,一直在吃的白松露嗎?怕是不能。
但在這裡,你花29塊9,就能買到18隻鮮活的乳山生蚝;花32塊9,就能買一隻2兩的洪湖大閘蟹,還是母蟹;花36塊8,就能買4隻鮮活的中号鮑。
你搞個蒸鍋,燒個開水,總消費100塊錢,就有一個有滋有味的晚上。
這裡有一日三餐需要的一切,新鮮時令,價格感人,配送迅疾。
我在公司工作五年了,似乎沒怎麼想過跳槽,也沒耍過心機邀功,工作幾乎沒出過錯,需要我填坑的也沒有怨言。
我隻是,不那麼出色。可是,這些付出對公司都沒有價值嗎?就不值得一次加薪嗎?
5
“新聞裡說今年月餅的原材料都在漲價,月餅不會也要漲價吧?感覺除了我自己,一切都在升值”。
中秋節,在朋友圈,我發出了最直白的一次暗示。
樓上,老闆剛剛曬出了,祝大家中秋團圓的海報,還印着公司的logo。
我不信,老闆這一次,還能從我的朋友圈發散出别的話題。
哪怕無法換來加薪,我也要喚醒他的良知。哪怕無法得到他的正面回應,我也希望這一次,他能沉默片刻。
然鵝,老闆不愧是老闆,片刻之後,我就等來了他的大段留言——
“月餅怎麼會漲價呢?你經常用的美團買菜上,榴蓮果肉冰皮月餅隻要6塊9,元氣烏龍流心月餅隻要5塊9。其他東西也沒有漲價啊,波士頓龍蝦隻要99,象大廚和眉州東坡聯名的芸豆香菇燒雞的預制菜才29塊錢。一升裝的精釀原漿才10塊9。這些美好的存在都在價格更美麗,大過節的你在傷感什麼?趕緊買好15種蔬菜啊”。
這段留言,我認真閱讀了兩遍,竟然,沒有一個字的謊言。
最後的問句甚至有一絲發人深省,是啊,我在傷感什麼?
月亮圓了,螃蟹肥了,時節準時地,把這些饋贈都準備好了。也有人,把它們都運到我家旁邊了。
究竟是多麼幼稚的人,面對這樣的月光和生活,不一鍵下單,還在思考老闆的良知?
又究竟是多麼幼稚的人,竟然妄圖通過暗示,向老闆吹響加薪的号角?
怎麼就看不出來,老闆都已經在用美團買菜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