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個朋友問我:
我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了。特别害怕上火,我喝紅糖水都會上火到不行,長口瘡,喉嚨幹疼……平時也特别容易覺得煩躁,經常覺得胸中有一股怒火升起,特别想發脾氣。睡眠也很差,一到睡眠的時候煩熱的感覺更明顯了。
但是我還不敢去火,一吃清火的東西就拉肚子、痛經,一到冬天,手腳也容易冰涼,尤其是腳,冬天腳都沒有暖和過。
我看了朋友的舌苔,舌體胖大、有齒痕、舌面有裂紋,舌苔白厚,舌質總體來說比較淡,但是舌尖卻比較紅。這是有寒濕和脾虛之症啊。
同時,從舌象中也能看出,她是一種典型的上熱下寒的體質,舌尖對應的是心,代表上焦心火較旺,舌中和舌根代表脾胃和腎,代表中焦下焦寒。
針對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我就給她推薦了交泰丸,同時叮囑她,平時要一定注意養護脾胃啊,脾胃好了,這種上熱下寒的情況也會改善的。
幾個月後,朋友跟我反饋,不容易上火了,睡眠好了,睡得特别安穩,入睡也很快,這一輩子都沒有想到睡眠能這麼好。
這幾個月,聽我叮囑,也特别注意養護脾胃,一天吃健脾胃的八珍粉,也會隔天艾灸足三裡,以前愛吃的水果、甜點也吃得很少了。
身體是調理的可以了,但是朋友卻生出許多小問号。
她很不解地問我:
交泰丸這麼神奇嗎?一開始你推薦給我,我一看,才兩味藥,我身體的問題這麼多,能行嗎?後來一試,果然很有效,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上熱下寒,我們這邊中醫說是心腎不交,既然是心和腎的問題,那你為什麼讓我養脾胃呢?
我相信這位朋友的疑問,也是很多朋友的問題: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這位朋友,上熱下寒,心腎不交,我讓她養脾胃呢,為而不是養心,更不是補腎。
那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為什麼會心腎不交呢?
人體,心在上焦,腎在下焦,心火承濟腎水,腎水交接心火,心火和腎水像一個圓圈,一上一下,人體陽平陰衡,舒服得不得了。
但是,心火要下去,腎水要上去,卻很需要中焦脾胃的轉承和輸運。
脾胃虛了,心火下不去,腎水上不來,上焦頭面部特别容易上火,下焦腳和女子的子宮,卻冰冰寒寒的不得了,充滿了寒濕濁。
所以,心腎不交的關鍵,并不在于心和腎,而是脾胃,脾胃不行了,心火燒得再旺,腎水再充足也無濟于事。
因此,調理上熱下寒、心腎相交的關鍵在于,調理脾胃,别的都不好使,你清火也好,暖腎也罷,隻能解一時之渴,脾胃好了,才能一勞永逸。
中醫大人物的醫案,常常讓我看得茶飯不思,以前也許我有很多中醫方面的偶像,但現在,我真正的偶像,隻有兩位,張仲景和李東桓。
如果說張仲景是外感病的大神,那李東桓就是内傷病的牛人。
李東桓是金元時期的大名醫,是金元四大名醫之首,他一生,治好了非常多疑難雜症,我看了他的名著《脾胃論》。
我感覺,他治病救人,有兩個非常成功的特點:
第一點,就是,他特别重視脾胃在人體中的作用,他給人看病,大部分用的都是調理脾胃的藥,比如平胃散、黃芪建中湯、四君子湯等,而他開的方子,很多都是在此基礎上的加減方。
而他在長期一線看病的過程中,也的确發現,很多人的疾病,包括最難看的婦科病,病症看起來都很複雜,但其實都是脾胃的問題。
調理脾胃,是所有李東桓醫學思想的核心,無數的案例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确的,脾胃就是非常重要的,遠比人們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食物極大豐富了,得脾胃病的人更多了,我們現代社會,是非常需要像李東桓這種重視脾胃、擅長看脾胃病的中醫的。
第二點,李東桓看病,有一個根據五行六氣、升降沉浮所制作的方陣圖。
這個方陣圖是活的,運動着的,當然,你也可以把他看成一個圓圈。
看李東桓的方子和醫案,我且粗淺地讀一下他的内心獨白:人生于天地之間,天地之氣有升有降,那人體也跟這天地一樣,也是有升有降的,其中,心位于上,熱浮長,肺居于右,燥降收,腎位于下,寒沉藏,肝居于,風升左。
而最重要的,脾胃居于中,其中脾胃又形成了一個小圓圈,脾升清,胃降濁。
健康的人體,這個圓圈,左升右降,人體之氣血得以循環往複,就好像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一樣,一輪又一輪,活力十足。
而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圓圈轉不動了,甚至圓圈轉反了,脾氣不升,胃氣不降,肝氣升不起來,肺氣降不下去,腎精也不好好地沉,也心火也無法跟腎水相濟,那我們就會生病。
其實你仔細看看,上熱下寒,心腎不交的病症,不都是圓圈轉不動了,甚至轉反了造成的嗎?
我們就來看看開頭提到那位朋友的案例。
吃點涼的就拉肚子,我們身體的精華物質應該随着脾氣升清,被肺輸布全身,但是圓圈轉不動了,脾氣升不上去,反而精華特别會随着便便而瀉掉。
特别容易上火,你看看不是這個圓圈轉反了,心火應該往下走,下濟腎水,這樣走反了,反而往上轉了。
所以,這些上熱下寒心腎不交的體質問題,看起來症狀表現非常複雜,但調理起來卻并不困難,你隻用想辦法讓這個身體的圓圈重新轉起來就行了啊。
怎麼轉起來呢。我們除了強健脾胃這個基本盤之外,隻需要選擇兩味藥,一味藥是肉桂,負責熱浮長,一味藥是黃連,負責寒沉藏。
這個圓圈的兩個點一下子立住了,脾胃好轉了,那這個圓圈會一下子活起來、轉起來。
那麼,之前因為圓圈不轉,或者轉反了導緻的身體問題,就會一下子消失,這就是交泰丸,能這麼神奇的底層邏輯。
交泰丸,隻有兩味,肉桂和黃連。
肉桂能溫補腎陽,溫胃健脾、它補的是命門之火,還能引火歸元。肉桂太棒了,我太喜歡肉桂了,現代男女,愛吃水果,愛吃冷飲,脾胃虛寒的人特别多,平時可以多用肉桂煮個湯,泡個茶。
黃連,味苦,擅長清胃火、心火等三焦的火熱。
肉桂和黃連,一個是補火的,一個是清火的,看起來是相反的作用,但并不矛盾,肉桂補的是腎的命門之火,而黃連清的是心經之火,也可清中焦的濕熱,并不會傷到元氣。
該清的清一清,該瀉的瀉一下,該補的補一補,心腎相交,身體的圓圈正常運轉,病自消。
交泰丸,《韓氏醫通》卷下記載:生川連、 肉桂心
【用法】上二味,研細,白蜜為丸,空腹時用淡鹽湯下。
其實我們現在,上熱下寒的女子很多,如果你也被這種體質所困擾,建議了解一下這個方子。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藥,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