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米尼克·德維爾潘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說世界正在快速變化既是陳詞濫調,也是輕描淡寫。人們通常更關注世界變化的積極一面——新技術和新思想如何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工作效率,增進相互理解和提高生活水平。但是,變化的陰暗面——即随着新挑戰的出現,全球變得更加混亂——往往被忽視或淡化。
國家内亂和國際沖突屢見不鮮。自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來,重大危機發生得更加頻繁。911恐怖襲擊,随後發生的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阿拉伯之春,發生在叙利亞、薩赫勒、克裡米亞和烏克蘭的戰争——顯而易見,世界正加速變得無序。
這些危機發生得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支撐國際秩序的支柱在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被削弱。每次新危機出現,國際社會都感到絕望,并越來越無法和/或不願展開合作來尋求解決辦法。結果這導緻更多的危機無法解決,進一步削弱了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等機構的威信。
今天,國際公認的法治和國際政治的非正式“共同準則”似乎前所未有的脆弱。現存秩序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如此激烈的質疑、批評和不信任。
和大自然一樣,地緣政治也厭惡真空。當現存秩序受到質疑時,各種發展模式就會競相出現。中國曆史性地崛起為富強國家,使其化身為某種替代方案的象征,用以取代西方倡導的自由民主、自由市場模式。中國的崛起展示了一種高效的新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在一個強大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靠基建開發來拉動經濟強勁增長。
這種意識形态競争——自由民主與集權統治、西方與其他國家等等——與當今的許多危機息息相關。烏克蘭沖突貼切地展示了這一點。許多地緣政治專家指責,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敢于豪賭烏克蘭就是因為全球領導力缺失(主要是美國日益增長的孤立主義),這導緻兩種相互競争的意識形态展開了生死對決。
德維爾潘在演講中批評美國外交政策
這種日益加劇的沖突,這種意識形态日益對立的競争,違背了自由主義全球化理念,也使這種理念無法再創造出一個經濟上互相依賴且又團結和諧的世界。
如果自由主義理念失敗了(就像現在正發生的那樣),那新的世界秩序就必須及時出現,否則世界就會持續陷入混亂。這種混亂表現在失敗國家越來越多(如叙利亞、索馬裡和也門)、國際恐怖組織死灰複燃以及核擴散加劇,這都是因為個别國家不再相信聯合國有能力保護它們。
烏克蘭戰争就突顯出核擴散的風險。烏克蘭在1994年放棄了本國的核武器,以換取俄羅斯、美國和英國向其提供安全保障。如今,它們都面臨戰争和毀滅。這促使所有國家都産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即擁有核武器可能比沒有核武器更安全。
如果舊的國際秩序确實在瓦解,那意味着我們正處于一個曆史性劇變之中。類似的時刻也曾在過去幾個世紀出現,比如發現美洲和歐洲舊君主制解體。現在,我們正見證具有曆史意義的中國崛起,以及它對美國主導地位構成的挑戰。
曆史告訴我們,當一個衰落大國(美國)面對一個崛起大國(中國)時,爆發戰争的風險就會增加。随着雙方頑固堅持自己的意識形态立場,對話将變得愈加困難。然而,這絕不是雙邊競争,中國、美國和歐洲之間存在一個“戰略三角”關系。
當中國開始扮演自己全球超級大國的新角色而美國也在重新調整自己的政治經濟定位時,歐洲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調節作用。随着中國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并有可能擔負起更多的領導責任,它必須保持開放的溝通态度,特别是在涉及到美中歐戰略三角關系時。
如果國際社會要扭轉危機增多的趨勢并避免沖突激化,那法治權威就必須獲得更多的尊重并确保公正執法。當然,法治不是一個中立的實體,各方對其會有不同的解讀。這突顯出對話、互信和理解的至關重要性。
為了穩定世界秩序,中國必須與全世界的朋友和對手攜手合作,在建立國際公共準則規範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這是第一步。從這一步開始,和平會變得更有可能實現并維持下去。在世界和平的基礎上,全球經濟才會蓬勃發展。
要給人類以希望并讓人類從自己的工作、生活水平和财産保障等方面感受到進步,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挑戰,人類要想找到應對手段,經濟增長也必不可少。而要世界經濟增長,各國就必須互相信任并展開合作。因此說,世界各國越來越需要團結協作以應對世界性難題并找到最可行的解決之道。
這意味着中國要勇挑重擔。盡管中國奉行不卷入國際危機的政策,但中國不可能回避參與國際重大事務。從氣候巨變到全球經濟過熱,中國的應對之策至關重要。無論中國做出何種決策,世界其它國家都越來越願意效仿中國的做法。
中國有能力在合作互利的基礎上帶頭提出重大的、改變世界的經濟理念。如果中國真這麼做了,這肯定會促使國際社會将關注焦點轉向如何解決财富分配不均等問題,以及如何維持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
多米尼克·加盧佐·德維爾潘資料簡介多米尼克·加盧佐·德維爾潘,法國人,1953年11月14日出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曾擔任法國總理。
多米尼克·加盧佐·德維爾潘早年就讀于法國國立行政學校。他曾在法國駐美國大使館和駐印度大使館工作,1980年在法國外交部任職負責南非事務。德維爾潘1990年在法國保衛共和聯盟總部工作,1995年在希拉克競選總統的過程中參與了所有關鍵性的競選工作。他同年5月協助希拉克競選總統成功後任總統府秘書長。2002年5月他被任命為外交部長,2004年3月任内政和國内治安部長。2005年5月出任總理。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香港《南華早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