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屜取下的熱氣騰騰的米發糕,鮮甜綿軟,兒時的美味叫人難忘,就算離家在外也總是心念着這味道。米發糕的秘密,如果你也想知道 ……
記憶中的味道
住在80年代的南方,那時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記憶中零食小點也不像現在這般豐富,但米發糕的味道至今難忘,潔白綿軟吃起來糯糯甜甜,十分可口。
每逢過節,奶奶和家裡的大人們都會做很多米發糕,小孩子就圍在旁邊咽着口水不停地問什麼時候可以吃。除了自家享用,也用作親朋戚友上門拜年時招呼客人飲茶食用的小點心。後來也常常在街頭巷尾買着吃,兒時的許多歡樂大概也是伴着米發糕一起的。
依稀記得傳統做法并不難但過程略顯麻煩,那時奶奶會用一個大大石磨去磨米漿,現在基本也不太可能用石磨去磨,大部分人會使用電動攪拌機去處理。即便如此,準備工作和發酵時間的難把握也使得制作米發糕的人也越來越少,偶爾想吃會特意去尋一些專門的店鋪。隻是很多年過去,卻鮮有嘗到兒時那種香甜味兒。
各地米發糕的故事
米發糕作為一種傳統美食,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漢,是南方先民飲食遺風的傳承,也可認為是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它一般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調味、發酵、蒸制而成,不僅具有松軟的口感、獨特的風味,而且具有開胃、助消化等保健功能,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兒童食用。其實簡單點來講,米發糕就是傳統的大米發酵面點,色澤潔白,綿軟潤口,是具有獨特的風味及較高營養的小吃。
而對于類似發酵面點的制作工藝,全國各地也有不同的“發糕”叫法,北方人常吃的黃金發糕通常都是加入玉米或南瓜混合面粉而成的發糕,加工精細,色香味美,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膩。
湖北的特色米粑粑和雲南的米漿粑粑也都是類似“米發糕”的傳統小吃。制作工藝主要是用大勺舀起釀好的米漿在平底鍋上溜成兩灘餅,松軟可口。
江南一帶作為魚米之鄉,米質的優良,造就了以米為原料點心繁榮。米飯餅,便是與米發糕非常類似的傳統早點代表,一直流傳于城市街巷的小吃。
一塊米發糕的幾番美味
将選好的大米浸泡一夜,細磨成米漿,等待幾個小時的自然發酵……蒸熟以後還要等晾涼才能切塊。制作一塊看似不起眼的發糕,需要花費的時間很久。有人說“發糕是有生命的,發酵時間過了會發酸,時間不夠口感也會不對,環境幹了、濕了、冷了、熱了都會有影響。”可見一塊好的米發糕必須是外形晶瑩剔透,口感細膩柔韌,有淡淡的香甜味。
-- 米發糕傳統做法 --
材料:大米200g、水160ml、白糖少許、酵母3g
❶ 先将米淘淨放在透明碗中,用冷水浸沒,換水幾次,約一晝夜浸透。
❷ 倒出漂清,使用食物料理機打磨成細粉,越細越好。
❸ 磨好後裝入布袋内。
❹ 壓去水分,取濕粉待用。
❺ 先将濕粉放在碗中,另将砂糖與水一起燒沸使成糖漿,趁熱進行和粉。先取少許糖漿将粉和勻,其餘糖漿繼續分二次倒入粉漿中,攪成豆漿狀。用熱糖漿和粉,使米粉先呈半熟狀态,然後再進行發酵,這對糕的透明度能起重要作用。
❻ 留下少許發好的生面漿,加白糖和酵母拌勻,放入溫暖處發酵靜置待發。(大約20分鐘左右)
❼ 将發酵好的米漿再倒入之前的米漿裡,攪拌均勻,再次發酵。發酵時間約為7~8個小時。
❽ 最後把發酵好的米漿盛入模具裡,上鍋大火蒸15分鐘即可。
TIPS: 如果擔心發酵時間太久偏酸,也可加入一些蘇打粉中和酸味。
現代工藝再現傳統美味
傳統米發糕要經過選米、磨漿、發酵、調漿、發酵、蒸制等複雜過程。由于工序繁瑣以及發酵等難以控制,加之貯藏穩定性較差等問題,很難實現家庭制作。安琪米發糕預拌粉原料通過科學的配比,發酵劑菌種純淨、活力穩定,你隻需要加水調漿、發酵、蒸制,就能制作出香甜軟糯的米發糕。
也許,你已經沒有了奶奶做美食的精湛手藝,但如今用 “傻瓜式”制作,也能讓不善廚藝的你也能為家人做出美味。剛剛出籠的米發糕,白嫩嫩、熱乎乎、香滋滋,模樣豐潤,松軟清爽,看到就想吻上一口呢。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安琪 | 百鑽米發糕預拌粉 308g」。讓制作更簡單,過篩、沖水、蒸熟,一氣呵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