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名女子帶13歲的女兒到醫院就診,女兒身高1米58,體重将近120斤,女子一直焦慮女兒的身材。聽說跳繩能長高,強迫女兒每天跳繩3000個。小姑娘倒是能理解媽媽的苦心,每天咬牙堅持,直至不久前,跳着跳着忽然感到膝蓋疼痛,不動時能緩解,偶爾在走路時也能感到隐痛。經過檢查後,醫生确診孩子是患上了胫骨結節骨骺炎。醫院報告一出,該女子瞬間慌了!#媽媽為讓女兒長高每天強迫跳繩3000個#
胫骨結節骨骺炎的發病機制及表現
胫骨結節骨骺炎,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胫骨結節處骨骺的炎症。胫骨結節骨骺是胫骨上端骨骺向前下方延伸的舌形突起。
胫骨結節在解剖學上稱為胫骨粗隆,胫骨粗隆是股四頭肌的止點,股四頭肌是全身中體積最大的肌。起始端有四個頭,即股直肌、股内側肌、股外側肌和股中間肌。其中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外側肌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側,起自股骨粗線的内外側唇;股中間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側肌之間,起自股骨體前面。四個頭向下形成一個肌腱,包繞髌骨的前面和兩側緣,并向下延續為髌韌帶,止于胫骨粗隆(胫骨結節)。
胫骨結節骨骺約在11歲時出現胫骨骨突骨化中心,約16歲時,結節的骨化中心與胫骨上端骨骺的骨化中心融合。18歲時,胫骨結節與胫骨上端融合。在18歲以前,該結節與主骨之間有一層增殖的軟骨聯系。在軟骨下方,新骨比較薄弱。
運動時股四頭肌持續而長期地牽拉髌韌帶,作用于正處于發育過程中的胫骨結節,會導緻疼痛、觸痛明顯以及局部腫脹。
所以胫骨結節骨骺炎是一種過度使用而損傷膝部的疾病,主要發生在青少年運動人群。特别高發于年齡在10~15歲的男孩以及8~13歲的女孩的青春期運動者,通常男孩發病率要高。
多數為單側,有兩側同時發病的可能。常見為運動後疼痛,休息、夜間疼痛減輕或無疼痛。在進行騎自行車、起跑、短速跑、跳躍、下蹲等動作時感到疼痛。
治療#生命擺渡人#
胫骨結節骨骺炎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僅需保守治療或不需治療。對早期疼痛較輕者,隻需停止劇烈運動,症狀即可消失。配合局部熱敷、理療有助于血運狀況的改善,以減輕腫脹、疼痛。對疼痛劇烈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也可用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制動3~6周,症狀通常可以消失。但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持續,并造成功能障礙時,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