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

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6 17:27:24

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 華商網訊(記者 王歡 祁鵬玉)金三銀四求職季,想要跳槽求職的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在求職過程中你最擔心的是什麼呢? 在有關求職的搜索中記者整理發現,職場歧視被頻頻提起求職過程中遇到職場歧視怎麼辦?律師教你如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律師說性别歧視)1

女子求職被地域歧視律師解讀

華商網訊(記者 王歡 祁鵬玉)金三銀四求職季,想要跳槽求職的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在求職過程中你最擔心的是什麼呢? 在有關求職的搜索中記者整理發現,職場歧視被頻頻提起。求職過程中遇到職場歧視怎麼辦?律師教你如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男女平等是基本國策 性别歧視不可取

關于職場歧視的讨論中關注度最高的就是女性求職歧視。不少企業在招聘公告中寫明隻收男性,更有公司在面試時多方打聽,一聽到女性已婚未育就立馬将面試者排除在錄用名單外。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61.2%的女性在求職中被問及婚育情況,高于上一年的55.8%;38.3%的女性表示婚育影響職場前景;11.9%的女性因性别升職加薪不順。基于此類現象,相關法律政策為女性職工撐起“保護傘”。如去年修訂通過、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将就業性别歧視納入勞動保障監察範圍。如果女性遇到求職歧視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記者咨詢了陝西浩公律師事務所曹天慧律師。

曹天慧律師認為: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婦女在勞動與就業保障方面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當女性遭遇求職歧視時,應當注意妥善保留證據,向有關單位投訴,依法維護女性平等就業權利,同時用人單位可能面臨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限定為男性或者規定男性優先;(二)除個人基本信息外,進一步詢問或者調查女性求職者的婚育情況;(三)将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四)将限制結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狀況作為錄(聘)用條件;(五)其他以性别為由拒絕錄(聘)用婦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對婦女錄(聘)用标準的行為。” 用人單位出現上述違法行為的,根據《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地域歧視涉嫌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

排在性别歧視後面的就是地域歧視。之前,一則明确不錄用某地人的家政招聘截圖在網絡流傳。據媒體報道,雖然負責招聘的中介人員表示自己僅是按照客戶要求發布招聘信息,但此次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對招聘中“地域歧視”現象的關注。查詢發現,類似将某地人排除在外的家政招聘還有不少,但這樣的“地域歧視”行為并不僅存在于家政服務行業。

2018年,一則5月9日愛奇藝某員工回複“面試邀約”的郵件截圖在網上流出。郵件顯示,該員工在面試中央财經大學研二學生後,備注稱“今後某地人盡量先過濾掉”。對此,不少網友指責愛奇藝在招聘中存在地域歧視問題。盡管事後愛奇藝辭退相關工作人員,并向公衆道歉,但對其口碑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那麼求職遭遇地域歧視觸犯了哪些法律呢?

曹天慧律師表示:我國《憲法》明确賦予公民享有平等的人格權,任何人和任何組織都不得對他人進行歧視;《就業促進法》也明确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 部分用人單位出現地域歧視的行為,已完全背離基本法治軌道,與法治精神格格不入。勞動者就業中遭遇地域歧視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就業促進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造成财産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試用期超過六個月不辭退也不轉正的 可以申請違約金

除去上述兩種求職歧視外,不少大學生在初次求職過程中經常遭遇到試用期多次延長。大學生初入社會,對各項法規缺乏了解,部分用人單位瞄準大學生涉世未深,以能力不夠還需要學習為由,多次延長試用期。甚至有少數單位試用期不發工資,無償用工,直至拖不下去後又以不符合入職要求為由,辭退求職者。遇到這種問題我們應該要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曹天慧律師建議: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隻能約定一次試用期,試用期的延長時間不能超過法定期限。《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超過6個月,用人單位既不辭退勞動者、也不為勞動者辦理轉正手續的,視為勞動者已經享有的正式員工身份,應當享有正式員工待遇。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标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來源:華商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