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雞毛飛上天》裡,有這樣精彩的一段:陳江河夫婦為了自己的首飾不在歐洲市場被價格戰拖累,拼盡全力說服幾個同行堅決不降價。
歐洲市場負責人萊昂為了打垮已經在懸崖邊上的歐洲本土商人大佬費爾南德,在陳江河夫婦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降歐洲首飾的價格。這樣以來,費爾南德在歐洲的分銷商紛紛轉投萊昂旗下。
被逼到牆角的費爾南德“臨死”反撲,在媒體面前質疑中國首飾含鉛量是否達标,在中國首飾工廠上班的工人健康是否受到影響。因此,歐盟提升首飾材料标準。陳江河夫婦為了找到能達到嚴苛标準的新材料大費周章。
這就是“圍城必阙”缺失的一個很好體現。打壓敵人不能趕盡殺絕,人在極端的環境下很容易被逼急了而失去理智被憎恨占據頭腦。這時候,“臨死也要狠咬你一口”魚死網破的心理是很常見的。萊昂看似置費爾南德于死地取得了勝利,實際上給自己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費爾南德已經“虛脫”,再補上一刀必要不大。
所以說,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商戰等情況下大家都最好不要把對手堵死。老話不是說了嘛,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圍城必阙,這個詞語的本意是怎樣的呢?
“圍城必阙”一詞出自《孫子兵法·軍争篇》,是帶兵打仗的原則之一。這裡的“阙”是個通假字,通“缺”。簡單說,就是軍隊包圍一座城池的時候要留一個口,不能把敵人堵死了。不然,感到自己必死無疑的敵方士兵會拼死一戰。(戰場上的圍城必阙這裡不做延伸講解。)
西方經濟學裡面有一個原理叫“納什均衡”,意思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博弈中,給對方留一點利益或者是出路是大團圓的結局。
納什均衡和圍城必阙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之前的文章中大蝦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室友餘傲嬌處處跟蝦米作對,暗地裡算計蝦米。忍了很多次的蝦米,一次錄下了餘傲嬌說蝦米的壞話,甚至還有謾罵蝦米的話。當着餘傲嬌的面,蝦米吓唬餘傲嬌要把音頻發到班級群裡。看到餘傲嬌臉色大變,蝦米故作大方地說:“大家都是同學,相信你這麼恨我一定是有誤會的。我就不發到班級群裡了。不過以後你要是再敢對我做什麼,我可不敢保證自己能控制住情緒。”
直接把餘傲嬌謾罵的音頻發到班級群,固然能讓蝦米解恨。但是,以後同在一個屋檐下被羞辱的餘傲嬌惱羞成怒必然還會對蝦米下手。與其活在潛在暗處的危險之下,不如抓住餘傲嬌的把柄,牽制住她。
圍城必阙相當于書法中的留白,做人做事留一點餘地,不要太絕太滿。相對來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不考慮世界局部戰亂的情況),圍城必阙的道理在生活、商戰中應用比較多。在杯子中倒入水和粉末狀飲料,太滿了就不好攪拌均勻,留一點空間就很好攪拌、搖晃。
同樣,做人做事給别人留點空間,也方便以後自己遇到難事的時候周旋。生活中圍城必阙也是情商的一種體現,别人有難你幫忙解個圍,打個圓場,等你有難事的時候總不會一個為你說話的都沒有吧?
注: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