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曆史上代表智慧的頭号人物,諸葛亮的英雄事迹幾乎是家喻戶曉,無論是草船借箭還是火燒赤壁,種種事迹都完美的展現了諸葛亮"多智近妖"的特點。
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中,諸葛亮是智與勇的化身,他不但有着超凡脫俗的膽識謀略,更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忠肝義膽,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盡職盡責的诠釋了忠臣的形象,在出山之後果然與劉家共圖大業,獻給劉備隆中對策,使得天下三分,讓劉備正式建立蜀漢政權。
從此為蜀漢的天下大計獻計獻策,譜寫了許許多多不朽的曆史名篇,經過千百年的流傳,諸葛亮的形象随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轉變,後世之人為諸葛亮的形象做出了很多補充,讓他更加立體豐滿。
《三國志·諸葛亮傳》:"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才,優于将略,應變将略,非其所長。"
随着曆史的演化,諸葛亮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曆史中的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位賢能的大臣,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被賦予了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
自東晉開始,諸葛亮的形象就開始發生變化,一些文學作品之中開始出現美化諸葛亮的記載。
文學作品中的藝術氛圍濃郁,多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在文學記載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存在。
後來經過曆朝曆代的發展,諸葛亮的美名一直流傳至今,在三國故事家喻戶曉的今天,諸葛亮已經演變成了"智"的代名詞,民間流傳的"點豆成兵""呼風喚雨"等事迹讓諸葛亮逐漸變得"神"起來。
諸葛亮的形象從大臣到被神化,一直都是傳統的正面形象,其中夾雜着曆史長河和文學小說的發展。
諸葛亮的簡要生平
《三國志》是最早出現諸葛亮形象的史書,這本由西晉史學家陳壽編寫的史書作為二十四史之一,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陳壽作為蜀漢的官員,曾任職編寫史書的工作,蜀漢的國家大事都由他記錄,客觀且公允的給後世留下了真實的諸葛亮形象,在記載中諸葛亮的确是一位賢才良将,在當時四分五裂的局勢中諸葛亮有着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雖然諸葛亮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但是頗有資産,過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産生活,後來因為戰火不斷,他和叔父避戰到襄陽過了十多年的農耕生活。
雖然身在田地中,但是諸葛亮胸懷天下,天下局勢盡在掌握之中,劉備聽聞諸葛亮的大名,知曉他是"卧在山中的龍"于是帶着一統天下的雄心請諸葛亮出山,為此放下顔面三顧茅廬。
《蜀記》:"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荥陽橫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于時多譏亮托身所非所,困于蜀民,能小小謀大,不能度時量力。"
在魏晉時期,關于諸葛亮的評價毀譽參半,并不是全然誇頌的。諸葛亮雖在山中但是對天下事了如指掌,在隆中為劉備一一剖析利害關系,分析天下大事,為劉備細細分析,點明方向。
事實證明在那之後的曆史軌迹,也的确是按照諸葛亮提供的方向發展的,諸葛亮随劉備出山,匡扶漢室,展現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在蜀國處于風雨飄搖之時,是諸葛亮全權代理蜀國,救國家于水火之中。
諸葛亮的賢能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所以當東晉時戰火又起,民不聊生時,百姓更加想要諸葛亮這樣的治國之士拯救蒼生,于是在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記載中,諸葛亮的正面形象得到了人們的擁護。
口口相傳,代代稱贊,在這時諸葛亮的形象已經與事實上有很大偏差,人們不僅想要一位善于治國的大臣,還想要一位拯救蒼生的神仙。
諸葛亮已從一個人,變成為了文人們的榜樣
等到了隋唐時期,諸葛亮的形象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這個時期中的文化文學的發展空前絕後,詩歌的鼎盛發展讓文人的地位水漲船高。
文人們曆經十年寒窗苦讀之後為的就是金榜題名,被帝王賞識,從此飛黃騰達青史留名,在這種情懷下,幾乎沒有人不以諸葛亮作為榜樣,諸葛亮不但有文曲星之才,還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非凡的治國才能。
因此,文人墨客們都以諸葛亮自比,或是希望能夠像諸葛亮一樣等到一個明主,或是期許自己能同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