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13:35

近兩年來,生命教育、死亡教育這幾個字,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中國人,尤其是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視野裡。

我自認為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帶孩子買生命教育主題的繪本、看紀錄片,盡可能地讓他了解死亡是什麼,知道生命的來之不易。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

圖:生命教育主題的國外繪本有不少

但最近一件小事,卻讓我大為受挫。

前陣子,我休假帶孩子去老家散心,遇到村裡有老人家去世。

長長的出殡隊伍路過門口,老人的家人們穿着白色的孝服,舉着白色的紙幡,神色莊重。

說實話,在城市生活多年,這樣的景象我也好久沒見到了。

這邊,我還在望着出殡隊伍思緒萬千,那邊娃竟然興奮地喊起來了:

“媽媽,他們是去結婚嗎?”

WHAT???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

一萬頭羊駝在腦海中呼嘯而過,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下意識地捂住他的嘴。

“你在說什麼?!”

“白色不是婚禮的顔色嗎?喪禮是黑色的,繪本裡有!”娃還很有理的樣子。

我的老天爺……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3

西方的婚禮是白色,喪禮是黑色,這沒錯。

但中國的婚禮是紅色,喪禮是白色啊!

虧我還自诩生命教育這塊做得不錯,結果孩子連中國的“紅白事”都分不清!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4

我給他解釋了半天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他才“噢”了一聲表示了解。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沖擊,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中國孩子,隻看國外的生命教育繪本,夠嗎?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5

文化的差異,帶來文化符号的不同,這應該屬于常識範疇。

如果孩子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恐怕不隻在國内,以後走出國門,也得鬧出不少笑話。

回家之後,我把之前買的那些生命教育的國外繪本壘成一摞,放在一邊,開始找咱們中國文化、生命教育的書。

說的太深奧,不行。

有封建殘留,不行。

沒有配圖看,也不行。

選了好久,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瞄到一本中信出版集團的新書——“給孩子的教養課”系列。

乍一看,顔值還挺高。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6

看了介紹,說這是一套專為中國孩子創作的生命教育繪本。

其中一本叫《中國人的成長禮儀》,講述了中國人一生中8場特别的生命儀式:

求子禮,出生禮,拜師禮,成人禮,登科禮,婚禮,壽禮和生命尾聲的喪禮。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7

我帶着好奇翻開“喪禮”這個章節,第一頁的畫面和文字是這樣的:

“喪禮是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禮儀。我們用莊嚴鄭重的儀式,表達對逝去的人的愛和懷念。”

“想念您的時候,我就擡起頭來看星星。我知道,即使是白天,星星也在那裡。”

短短幾句話,簡單,淺白,但卻莫名擊中了我的心。

沒錯,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态度啊:敬畏,莊重,還有淡淡的祈願。

樸素的缟色背景,用白色線條勾勒出中國喪禮用品的輪廓,安靜,好看。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8

翻開下一頁,才發現原來這本書是用孩子的視角和口吻,講述了一場喪禮。

“我問媽媽:‘外婆去哪裡了?’”

“媽媽吻了吻我的額頭:‘外婆去天上住了,我們要去送送她。’”

“白色代表莊重高雅,所以我們穿白色的衣服,送白色的挽聯,表示對外婆的尊重。”

嘿,這不就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跟娃解釋的嘛?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9

除了孩子第一視角的講述,書裡還介紹了中國傳統喪禮習俗和用品。

比如舉哀是什麼?出殡是什麼?中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還有紙幡、挽聯、芒鞋、孝服、長明燈,你認識它們嗎?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0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1

看完“白事”喪禮,再來看看這本書是怎麼說“紅事”婚禮的。

“我見證了喜慶,更見證了幸福。”

“合歡花開得最豔的時候,我的姐姐要出嫁了。”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2

發冠、蓋頭、喜服、梳妝鏡、紅手帕、金钗、喜鞋……這些中國新娘子的傳統用品,你見過嗎?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3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4

還有,新娘子要怎麼梳妝?迎親是怎麼回事?拜堂有什麼流程?

最重要的是,一場鄭重的傳統婚禮,代表中國人對婚姻、承諾的看重。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5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6

翻完喪禮、婚禮這兩章,我已經按捺不住向親朋好友安利的心情了。

中國人的教養,禮儀,生命教育,以及這些儀式感背後所飽含的人世深情,這套書講得淺白而深刻,大人看完會心一笑,孩子也能聽得明白。

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套寫給小朋友的生命教養繪本,也是寫給大朋友的東方美學讀物,适合爸爸媽媽帶着孩子一起閱讀。

上下兩冊,時間跨度分别為“一歲一時”和“一生一世”。把中國人說不出口的“我愛你”,都藏進了書裡。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7

《中國人的成長禮儀》

八個貫穿中國人生命的重要時刻

讓孩子讀懂東方哲理和人世深情

《中國人的成長禮儀》橫跨“一生一世”,講述了一生中8場特别的生命儀式。

求子禮,出生禮,拜師禮,成人禮,登科禮,婚禮,壽禮和生命尾聲的喪禮。

這是古代傳承下來的愛的儀式,見證了中國人一生中的8個重要時刻。中國人說不出口的“我愛你”,都藏在這8種儀式裡。

每一個鄭重的傳統儀式

都是一種無聲的中國教養

8個中國傳統儀式,傳達8種中國教養,培養孩子8種優秀品質。

求子禮-感念親恩、出生禮-珍愛生命、拜師禮-尊敬師長、成人禮-擔當責任、登科禮-勤學成才、婚禮-信守承諾、壽禮-孝敬長輩、喪禮-敬畏生命。

教育孩子,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這本書讓孩子知道,家人就是願意用心為你做每一件小事的人,家人對你的愛,甚至在你的生命開始以前。

父母陪孩子閱讀本書的過程,也是親子互動和家庭觀念建立的過程。

用孩子的柔軟口吻

将古老儀式的動人細節娓娓道來

人生每一步,滿滿都是愛:每一個儀式中都包含着家人對孩子的愛和祝願。

這本書通過孩子的自述,向小讀者們娓娓道來古老儀式的動人細節,以及儀式背後飽含的人世深情:

人的一生雖然短暫,但都在愛與祝福中度過。

能感知幸福才能創造幸福,能過好一日才能過好一生。

用愛澆灌的“幸福力”,讓孩子擁有感知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幸福力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在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讓孩子知道“常見、常聽但不知其意”

的中國文化符号的含義

比如孩子也會見到的身邊事:中國人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刻做這件事?

奶奶為什麼要在孩子的小被子上繡蓮蓬?窗花上的豌豆花是什麼意思?

爺爺為什麼要在紙上畫葫蘆?畫竹子?

葬禮的時候,為什麼要穿白衣服,戴白花?

慶生時為什麼要送雞蛋?為什麼雞蛋有單數,有雙數?

還有孩子也會跟着說的吉利話:中國人為什麼要在這些時刻說這些話?

為什麼祝福爺爺奶奶生日時常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為什麼恭喜别人生小孩時常說“喜獲麟兒”?

為什麼見到蝙蝠會說“五福臨門”?見到喜鵲會說“喜上眉梢”?

書中還會涉及一些傳統的民俗知識點,比如:我是怎麼來的-求子;我的名字是怎麼取的-取名;為什麼要上學-拜師求學。

東方美感

為孩子一生的審美力鋪好底色

從視覺上看,這也是一本美好的書,每個儀式的開篇,都以幾種特殊内涵的意像作為設計元素,充滿東方美學的觀感,給孩子美好的認知想象和審美觀塑造。

一種顔色之于一段人生:稚子之嬌弱,青春之熱烈,盛年之沉穩,晚年之靜美。

讓孩子知道中國人的生命觀念

我們如何到來,又怎樣離開

這本書不僅涉及愛的教育,更談及死亡教育,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心靈成長故事。

它會談及生命,讓孩子知道,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啟發孩子認識生命,思考生命的意義。

它也會談及死亡,讓孩子知道,當親人離世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最重要的,是它關乎于愛。它讓孩子知道,我們伴随着愛到來,也伴随着愛離開。

此生是值得的。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7

《中國人的聚會禮儀》

九場詩情畫意的東方節令聚會

讓孩子感受美學和教養的熏陶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19

《中國人的聚會禮儀》則橫跨“一歲一時”,講述了一年中9場特别的節令聚會。

二月二的種植聚會、花朝的春日茶席、端午的粽子宴、伏日的納涼會、七夕的露營觀星會、中秋的賞月宴、重陽的辭青聚會、冬至的梅花餃子宴、臘八節的臘八宴……

每一次簡單而又優雅的家庭聚會,都是狐狸媽媽忙碌中臨時起意的信手籌辦。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0

9個特别的日子

帶孩子感受中國趣味的時節之美

花開了、月圓了、雪落了、節來了,中國人的節日是自然賦予的,與物候息息相關。

蒼龍群星從東邊的地平線上升起來了,“剪龍頭”的二月二來了。

百花在春風的吹拂下盛開了,踏青、賞花、品春茶的“花朝節”來了。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1

月亮好大好圓好亮,“照月”、吃蟹、走三橋的中秋節來了。

黑夜最長、白天最短的冬至來了,孩子們要抓緊時間做點什麼呢?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2

如果你正陷于手忙腳亂的育兒生活,為日漸枯竭的生活趣味發愁:小搗蛋鬼總在哭鬧,洗不完的碗碟、擦不盡的屁屁、睡不夠的覺……

不妨喘息片刻,來聽聽狐狸媽媽的主意。

當你帶着孩子一起細細閱讀這本書,也許會重新找回生活平靜與溫情。

書中用古老而柔軟的東方智慧,給予當代家庭的親子生活一種的新的解決方案。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3

9場中式創意聚會

讓孩子認識不同節令裡的中國風物

這還是一部傳承節令習俗之美的傳統文化讀本,書中涉及大量的習俗知識點介紹,包括時令服飾、食物、出行、娛樂等。

書中還有童謠式的簡白對話,帶有音律重複性,媽媽好讀,孩子易懂,是一本适合親子互動閱讀的傳統習俗工具書。

18幅可拉開的三折長頁,不僅知識點更豐富,而且視覺效果也更好。(手機橫屏觀看)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4

不同的創意聚會,同一種詩意生活:種植聚會,春日茶席,粽子宴,納涼會,露營觀星會,賞月宴,辭青宴,臘八宴,梅花餃子宴……

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尋常日子裡的“中國風物”:春日裡的新茶、端午時的香包、伏日裡的蒲扇、重陽時的茱萸、冬日裡的臘八蒜……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5

雖然訴說着中國古老的節日習俗,但視覺上卻大膽采用了當代時尚氣息的畫面呈現,色彩清新唯美,角色靈動好玩。

翻開的第一頁,我就忍不住種草了。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6

簡單有趣的42種小活動

讓父母與孩子更親密,孩子與朋友更友愛

特别的不是日子,是一起度過日子的人。

我們一起做過的小事,讓這一刻與其他時刻不一樣。

這本書對孩子“愛與成長”的教育,不僅在于家人之間,還特别強化了鄰裡關系和社區觀念,讓小朋友從小學會面對人際交往,學會感受家庭外的人情溫暖,避免越長大越孤單。

(将手機橫屏觀看,能看得更清楚)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7

在草地上鋪上午餐布,就可以和小夥伴一起體驗“春日茶席”和“桃花糕”的味道。

每人拿一根小草,就可以來一場“誰是大力草”的角力遊戲。

敲敲門,送給鄰居一碗臘八粥,就可以認識一個好朋友……

帶上一個小瓶子,就可以比賽誰能快快收集好秋日草尖上的露水。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8

用美澆灌的“幸福力”

無論什麼日子都能過成詩

把日子過成詩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

特别的日子要美美地過,尋常的日子要美美地過,難過的日子更要美美地過。

停電了的晚上,帶上涼席、扇子、花露水和一肚子鬼故事,全家一起出去納涼吧!

好熱好熱好熱的伏日來了,可是跟它一起來的,還有冰西瓜、脆藕、甜荔枝和涼粉呀!

有霧霾的日子,帶上帳篷、睡袋、好吃的和一副好眼力,和朋友一起到郊外數星星吧!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29

每一個小小的儀式感

都在教孩子如何更好地熱愛生活

熱愛生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幸福力。

在成為“其他家”之前,最應該成為的是“生活美學家”。能過好這一刻、這一日的孩子,才有可能過好這一生。

這9種好玩的小聚會,也許能讓孩子的今年比去年過得更精彩。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30


翻完這兩本書,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

中國孩子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還是得咱們中國人自己才能講好。

中國人的節令,中國人的儀式,中國人的習俗,中國人的文化符号……這些都是國外繪本裡沒有的,而我們的孩子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恰恰需要知道這些。

我相信,以前式微的傳統文化,以後會慢慢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

我們會帶着孩子去電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教材裡的古詩詞比重越來越大,學校一直跟我們家長強調“大語文”。

但傳統文化不僅限于《西遊記》《山海經》《三國演義》這些經典著作的改編,也不僅是中國傳說、典故、古詩詞這些“大語文”範疇。

中國人獨特的禮儀、教養、生命哲學,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31

我認為這套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它用通俗且實用的方式傳承着中國人的生命觀和生活觀,以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和生活方式,教孩子更好地成長,更幸福地生活。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32

這套書會讓孩子知道,你是全家人用愛澆灌出來的寶貴的孩子,你有能力、也一定要幸福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無論一歲一時,還是一生一世,美一直都在。

正如我們對你的愛,始終如一。

恐艾症焦慮怎麼緩解(但孩子的一個小問題直接把我問懵了)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