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作為貨币和饋贈的記錄,至戰國時廣為流通,主要用于賞賜、饋贈、以及大宗交易和軍事支出等各個方面。在漢武帝之前,黃金貨币以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的金餅為主要形制。
01
左中括号
一次偶然的發現
左中括号
1999年11月2日,在西安北郊的新華磚廠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推土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金燦燦的物件,仔細一看,竟是金餅。警方聞訊随即趕往現場,經過全力追繳,收回金餅112枚。在追繳進行期間,又發現第二個金餅坑,并出土金餅107枚。這兩次共發現金餅219枚。
因推土機大面積作業,現場遺迹已蕩然無存。經過尋訪和調查得知,兩個金餅坑相距2米左右,深約3-4米。
02
左中括号
金餅的形制
左中括号
這些金餅的重量大多在250克左右,形制基本一緻呈圓餅形,一面凸起,一面凹陷,僅在大小、厚薄和重量上有所不同。每枚金餅的直徑在5.6-6.6厘米左右,凸面一般表面粗糙,凹面一般表面光潔,并且普遍有冰裂現象。每枚金餅表面都有錘打和磕碰痕迹,絕大多數還打有戳記、戳印,部分兼有刻銘和刻劃的文字、符号等。
其中钤蓋戳印比較普遍,共有208枚,字體多為陽文小篆,部分介于篆隸之間。印文有“黃”、“千”、“且”、“全”等。這些印文大多字迹清晰,容易辨别,那這些文字都有什麼含義呢?經研究發現,這些印文的内容主要與黃金的屬性、檢驗和歸屬有關。比如金餅上戳印的“黃”字,一般指黃金,所謂“黃(金)、白(銀)、赤(銅)”是也。它又是“橫”字的省文,“橫”即“衡”也。金餅钤“黃”印,也許一字雙關,或許更偏重于“橫(衡)”,即通過稱量檢驗之意。還有的印文與刻銘主要與地名、水名、市肆、姓氏、吉祥語、裝飾修辭、賃貸計息的憑記等有關。
钤“黃”印金餅
03
左中括号
如何斷代
左中括号
金餅出土位置
《記西安北郊譚家鄉出土的漢代金餅》
金餅埋藏坑西距漢長安城遺址約4公裡,南距唐大明宮遺址約2公裡,北有渭水,東臨泸河、灞河,周圍地勢較平坦、開闊。20世紀5O年代的一份調查資料表明,譚家鄉一帶曾有古代墓葬封土7O餘座,其中多為漢墓。
從制作工藝來看,秦漢時期的金餅多使用陶制模具澆築而成,模具使用都是一次性的,所以每枚金餅的大小不完全一緻。金餅的厚薄、大小、形制的差别還與鑄地不同和工匠的個人技術有關。這次發現的金餅的直徑長短和邊廓厚薄均有差别,應該是用小型陶模具澆鑄而成。
此外從形制上看,這批金餅有“黃”、“齊”、“v”等戳印、刻銘,與它們器型相同的金餅在湖南、山西等地的漢代墓葬中也有發現。并且從文字特點來看,這批金餅戳印的字體屬西漢的陽文小篆,類似的寫法也出現于漢印和漢代瓦當中。此外,“千”、“市”、“齊”字均帶有時代特征,在秦漢的陶文、簡牍、封泥中都有發現。
刻有“齊”字的金餅
《史記·平準書》曰:“一黃金一斤”。《漢書·食貨志》雲:“黃金方寸,而重一斤”。西漢的一斤合今約250克,也有學者認為合今245克。按照天石先生的研究,西漢前期(文帝至武帝時期)的一斤合今244-250克,我們取其中間值為247克。這批金餅平均重247.11克,與之十分接近。
出土地與有關背景分析
譚家鄉金餅的出土地就在漢長安城清明門外的東偏南方向,該區域曆史上屬漢代中小型墓葬區。但此次發現的金餅實物,應與墓葬無關。聯系到新莽末年戰亂,以及國家庫存黃金流失的史實(長安一帶曾出現“黃金一斤,易豆五升”的貨币貶值現象),這批金餅可能并不是正常埋藏。種種迹象表明,這219枚金餅應該屬于西漢遺物,其鑄造年代的上限可至文、景帝時期,埋藏下限可能晚到新莽末年前後。
參考資料:《記西安北郊譚家鄉出土的漢代金餅》
《神韻與輝煌》
編輯&圖片:鄭華
來源: 陝西曆史博物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