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
春分後,中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曆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北京日壇
祭日場景
在這一天民間各地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習俗。
放風筝
春分這天是孩子們放風筝的好時候,甚至大人們也要參與。溫柔的春風裡,人們在空地上奔跑,争相比着誰的風筝放得更高更遠。
送春牛
以前春分之時便會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是把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送圖的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這種習俗稱為“說春”,說春的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民間流行春分這天豎雞蛋的習俗。
豎雞蛋做法非常簡單——找個新鮮雞蛋,在桌面上嘗試把它豎起來。據說誰豎起雞蛋,誰就一年運氣好。據說這一天雞蛋豎起來的比例遠遠高于平時,至于這與春分是晝夜平均兩分是否有關,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此外,江南地區還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團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谷,祈禱豐年之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号——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