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黃颡魚養殖模式

黃颡魚養殖模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6:26:48

黃颡魚養殖模式(消費市場逐漸轉變)1

圖|文:通威特種料公司

近年來,随着人們消費習慣的轉變,特種養殖成為養殖業中的主流,其中轉型的名特優産品中,黃颡魚養殖成為養殖戶選擇性較多的魚類,加之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特别是養殖黑斑蛙、虎紋蛙的養殖戶面臨非常巨大的壓力,他們該何去何從?

縱觀四川地區黃颡魚2017-2019年的行情,成魚銷售價格在8.5元-12.5元之間,單斤利潤2-6元不等,畝産2000斤以上,其市場消費呈上升趨勢,主要以雜交黃颡魚養殖居多,其具備養殖周期短、經濟價值高、回籠資金快等特點。

黃颡魚養殖模式(消費市場逐漸轉變)2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在0~38℃之間,最佳生長溫度為25~28℃, pH值範圍在7.0~9.0之間,最适pH值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時生長正常,低于2mg/L時出現浮頭,低于1mg/L時會窒息死亡。在具備良好養殖條件下黃颡魚可以高密度養殖,但池塘養殖過程中需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一、池塘要求

面積2-10畝為宜,水深要求不低于1米。

二、魚種和放養密度是關鍵

優質健康的魚種和合理的放養密度是整個養殖關鍵。黃颡魚水花在4月底孵化,5月中下旬有規格苗,放養密度在3-5萬尾/畝,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可以套養合理數量的花白鲢,以及胭脂魚等。

三、飼料管理和病害防治是重要環節

飼料管理和病害防治是黃颡魚正常生長的重要環節。在養殖期間,黃颡魚攝食量大,代謝物多,易污染水質,因此要适時的排老水,注新水,配合使用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劑以改善水質條件,并且黃颡魚的各種疾病都會嚴重降低黃颡魚的産量,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定做好黃颡魚疾病的防控措施,在日常中做到預防為主,以防代治的養殖方針,定期進行魚塘的清潔和消毒,投喂優質飼料,保證魚體的強壯與健康。

四、飼料的選擇

選擇大公司的飼料,相信科技的力量,體型體色控制好,銷路不愁效益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