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被很多老茶客譽為“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尤為受老北京人的喜愛,比如老舍、梁實秋等著名作家等對它都是念念不忘。
慈禧太後也是茉莉花茶的忠實粉絲,隻不過由于技術限制,她喝到的隻經過2次窨制而已,建國後,5次窨制的茉莉花茶已經是國禮了。
在我國,花茶是最受歡迎的茶類之一,在銷量上僅次于綠茶,尤其是當年的“猴王”牌茉莉花茶,更是暢銷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很多人對茉莉花茶有個誤區,認為把茉莉花與茶簡單拼合就可以了,但茉莉花茶的制作工序絕非那麼簡單。
尤其是高品質的茉莉花茶(根據國标的定義,當按照傳統工藝制作的茉莉花茶達到“四窨”的工藝流程,且品質符合特級茉莉花茶的品質時,是為特級茉莉花茶),從選料到窨制,都極為講究,正所謂“茶引花香,增益茶味;花促茶香,相得益彰”。
下面就讓小懂帶大家看看,這茉莉花茶是怎麼制作出來的。
茶坯準備
好的茉莉花茶,最好以烘青綠茶做茶坯,因為它吸附香氣的能力最好,頂級茉莉花茶,必須采用頭春就采摘的優良品種(如福鼎大白、大毫)為茶坯。
鮮花準備
好的茉莉花茶,采用的茉莉花須是伏天、晴天、下午采摘的花瓣,而且得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運輸過程中由于花瓣還在呼吸會産生熱量,所以要及時攤涼,反複攤花、堆花,以達到散熱降溫、使其開放吐香的目的。
白蘭打底
為了提高茉莉花茶的香氣深度,在窨花拌和前或窨制過程中要加一定量的白蘭花,稱為“打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蘭花放多了,會影響茉莉花茶的純正香氣,術語稱為“透蘭”,放少了又無法提升香氣,達不到打底的要求。
窨花拌和
茶坯和鮮花都處理好以後,就能進行茶花拼和了。
這個環節要掌握配花量、鮮花開放程度、時間、溫度、水份、厚度等,這個過程需要在鮮花釋香的30~60分鐘内完成,極為講究技術和手速,否則花茶的品質會大打折扣。
高檔茉莉花茶,通常要進行三次甚至五、六次窨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影響成茶的口感。
通花散熱
這個環節的目的是散發熱量,避免産生水悶氣,同時讓鮮花繼續吐香。如果通花不及時,就會讓鮮花受熱悶死,産生水悶味,從而影響成茶香味的鮮濃度。
起花
通花續窨 5~6h 左右,吸收水分和香氣到一定程度時,要立刻起花,花朵如“雞皮皺”,悉數篩去。
烘焙幹燥
窨制時,茶坯既吸收香氣又吸收水分,所以起花後要快速複火幹燥,烘幹水分,為提花做準備。這個環節要注意複火幹燥的時間,時間太長會使湯色偏深,香氣偏悶,而且溫度宜低不宜高。
提花
提花,說的是用優質茉莉花再窨制一次,以增強茉莉花茶的表面香氣,提升鮮靈度。
提花後經過攤涼就能裝箱了,但是這個過程中茶葉容易水分超标,所以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行,否則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之東流了。
當天采摘的茉莉花蕾在晚上7、8點相繼開放、傾吐香氣。窨制必須從開花的當晚十點左右開始,持續到次日清晨。窨後烘幹茶葉,等待3日,才能繼續第2次窨制。
從茶花拌和到烘焙幹燥,這叫做一個窨次,越是高級的茉莉花茶窨次越多,用花量也越多,好的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需要大半個月的時間。
看到這裡,相信您就知道,茉莉花茶的制作過程是多麼不易了。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有些茶廠為了節省成本,直接用化工香精增香,香氣極不純正,雖然幹茶聞起來很香,但沖泡時就是另一番滋味了,而且化工香精對身體也有害,以後如果碰到這樣的茉莉花茶一定不要買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