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公交站線路名字不一樣”“站點位置不同卻取同一個名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日将對轄區内公交站的站位及命名問題進行梳理規範。消息一出,引發了不少乘車人和“公交迷”的讨論。在點贊經開區辦好事的同時,也有人呼籲,北京其他地區的公交站問題也該梳理規範一下。
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公交站點确實在站台導引、車站命名和站牌設計上存在一定問題,給乘車人帶來了困擾。專家建議,可以在乘車點增設編号及引導圖,進一步完善車站命名和站牌信息,讓老百姓乘公交出行更加方便。
站台缺導引
明明同站換乘,乘車點為啥找不到
“這地方真不好找!”中午12點,六裡橋北裡公交站,乘客于先生在901路快車的站牌前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為了找這個乘車點,他前前後後忙活了半天,還眼睜睜地看着一輛車從眼前經過,沒能上去。
于先生來到六裡橋北裡站坐的是300路外環公交,導航指示,他應該在同站換乘901路快車,前往位于房山的目的地。
300路外環車停靠的站台設在西三環主路與輔路間的步道,站牌上隻有300外、300快外和特8外三條線路,并沒有見到901快。于先生四下環顧,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在站台步道最北端,而南側不遠處還有一個乘車點。等他走近一看,這裡的站牌上又有三條其他線路,但依然沒有901快的信息。
901路快車到底在哪坐?詢問了幾名乘客,于先生仍沒有得到答案。這時他才發現,在西三環輔路上還有一個大型的站台,但因為自己身處主路相距太遠,看不清楚站牌上到底有哪幾路車停靠。沒辦法,他隻能從旁邊的過街天橋走到輔路站台,這裡的兩塊站牌同樣寫着“六裡橋北裡”,上面共有十幾條線路,但偏偏沒有901路快車。
頂着大中午的烈日走上走下,還是沒能找到乘車點位置。正在于先生疑惑之時,一輛901路快車沿着西三環主路由北向南駛來。隻見它開過了300路外環公交的站台繼續向南,又開過了天橋,最終緩緩停在了天橋南側100米左右的位置。原來站台在那個地方!而此時,于先生正身處輔路,根本來不及跨過天橋跑到主路上乘車。
直到錯過一輛車,才發現站台所在,可剛才并沒有注意到主路南側還有站台啊?于先生從天橋走回主路,這才發現,原來天橋台階的左邊還露出了一人寬的步道可以繼續向南。而901路快車的站台,要再往前走100米左右,直到步道的盡頭。
同一個車站,從最北端的300路外環站台到最南端的901路快車站台,直線距離将近200米,主輔路的乘車點加起來總共有六處。
記者看到,在這兒因為找車而犯暈的乘客不止于先生一人。有的乘客提着箱子,在前一個站牌端詳一番,發現沒有自己所乘的車,又向下一個站牌走去。還有的把主路的乘車點走了個遍,都沒找到車,隻能走回頭路上天橋,再去輔路找。
命名引誤解
兩個“三元橋站” ,差了一公裡多
在通州工作的小齊,一天下班後與朋友相約在朝陽八裡莊見面。導航顯示,他可以先坐公司附近的615路公交在太平莊站下車,再步行至青年路南口站換乘75路車前往目的地。
對路線不太熟悉的小齊,原本打算按照導航的規劃乘車。可當他到達615路公交站時,一看站牌卻有些納悶。原來,615路公交車同樣有青年路南口這一站,而導航卻讓他提前一站在太平莊下車。從太平莊走到青年路南口要300多米,小齊認為可能是導航出了問題。
坐上615路車之後,他沒有按照規劃路線提前下車,而是直接坐到了青年路南口。可當他下車準備換乘時,在站牌上卻怎麼也找不到75路車的信息。一問附近乘客才知道,原來這片區域一共有兩個青年路南口站,他要找的75路車應該在另一個站。最終,小齊走了“好長的距離”,才在另一個青年路南口站坐上了75路公交。
“好長的距離”有多長?記者實地走訪發現。615路公交所在的青年路南口站位于青年路的西側,距路口大約350米。而75路車的青年路南口站則在青年路東側,距路口稍微近一些,但也有150米左右。兩站之間的距離大約500米,導航讓小齊提前一站下,其實是節約了路程。
這種站名相同但車站位置相距甚遠的情況,在另外一些公交站也能見到。這其中,三元橋站給不少乘客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乘客小石就曾經從順義乘坐850路快車出發,準備中途在三元橋站換乘10号線地鐵。850路快車的終點站是東直門樞紐,可以直接換乘2号線,小石想當然地認為,終點站的前一站三元橋也是地鐵的接駁站。
可事實上,850路快車的三元橋站設在了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位置。從地圖上看,這個站點位于三元橋西南方向700米的機場高速上。乘客想去三元橋地鐵站,要從這裡步行穿越旁邊的香河園公園,在相隔一條街的“三元橋西”站乘坐一趟公交,到達東北方向的另一個三元橋站,才能換乘地鐵。這兩個需要乘公交才能聯絡的“三元橋”公交站,相互之間足有1.1公裡的距離。
站牌缺信息
同一路公交,居然還有“隐藏路線”
除了站台複雜找不到車、同名車站相距很遠的問題,甚至在同一個站台同一條線路,還有乘客曾經匪夷所思地“坐錯了車”。
經常在北京各處跑業務的小馬,有一次在中關村附近辦完事,準備坐740路外環車前往阜永路口西站,再同站換乘快速公交到達下一個目的地石景山。在中關村西公交站等車時,他看見了740路外環車的公交站牌,終點站就是阜永路口西。
因為中關村西離阜永路口西還有十幾站的距離,740路外環車進站後,小馬上車便刷起了手機,等待着公交抵達終點。一路上,他并沒有太注意沿途的報站,當他感覺行車時間“似乎有些長”時,擡頭一看,車輛居然已經開過了阜永路口西站,到達了五棵松附近。小馬以為坐錯了線路,趕忙下了車,可下車一看,自己坐的就是740路外環線。
明明終點站寫着阜永路口西,怎麼車沒停,還繼續往前開呢?小馬之後又乘坐過740路外環公交,這才搞明白,原來除了站牌上标明的“終點為阜永路口西”的線路,740路外環還有一條終點在公益西橋的“隐藏線路”。兩條線路除了終點不一樣,站點設置上也有些許不同。740路公益西橋線在到達定慧橋北這一站後,會跳過下一站阜永路口西,直接前往再下一站定慧橋南。
記者在中關村西站看到,740路外環車的站牌,隻有以阜永路口西為終點這一版本,旁邊找不到公益西橋線的任何提示或說明。隻有當車輛進站時,乘客才能區分來的到底是哪趟車。普通的740路公交與常規公交并沒有兩樣,而公益西橋線740路會在前擋風玻璃上立一塊寫有“公益西橋”的标示闆。但記者發現,即使坐的是公益西橋線,車輛内部的行車路線圖依然是以阜永路口西為終點的版本。
專家建議
乘車點增設區分标識和導引牌
對于同一個公交站乘車點太多位置太雜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認為,公交系統可以借鑒地鐵站的“标記模式”,把不同位置的乘車點編号。“比如六裡橋北裡站,可以在主路乘車點标注‘主路1、2、3、4’,輔路乘車點标注‘輔路1、2’等等,并且在站牌旁邊配上示意圖,标注每一個乘車點有哪些公交可坐,乘客就一目了然了。”
而對于站名相同但兩站位置相距很遠的問題,毛壽龍表示,車站應該根據具體的位置作出更精确的命名,否則容易給想要換乘的人帶來困擾。此外,對于公交車存在“隐藏路線”的現象,毛壽龍建議,公交集團應該沿用普通車和快車在站牌上的區分方法,隻要兩條線路在站點設置上有不同,就應該單獨設置一塊站牌用以說明。
針對采訪中發現的問題,記者向豐台區城管委交通科和公交集團熱線進行了咨詢。對于公交站台乘車點多且難以尋找的問題,交通科工作人員表示,指示位置的導引牌目前隻有地鐵系統在做,公交系統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安裝導引牌的難度是比較大的。一個是公交站的線路确實很多,很難用導引牌把問題說明白,另外在公交站台立很多杆子,從城市管理角度來說不利于城市的美觀,獲批難度也比較大。”
而對于同站名車站位置相距很遠的問題,公交集團表示,以三元橋車站為例,雖然幾個車站的位置不同,但它們分屬于不同線路和走向,不宜對站名作改動。而740路的“隐藏路線”,是車隊所發的臨時班次,無法在站牌上作出體現。
相關報道
同站不同名,異地反而同名?北京經開區将規範公交站名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莫凡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王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