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3:26:36

你知道弘一法師嗎?就算你不知道他是誰,你也一定知道他寫的這首歌,這首歌幾十年來被無數的人所傳唱,這首歌便是《送别》。弘一法師是一個非常有傳奇經曆色彩的一個人,早年他其實和我們一樣,也是一個紅塵中人,甚至還過着富貴繁華的生活,但突然有一天他卻抛棄了所有選擇了出家,為何他會做出這樣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選擇呢?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1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弘一法師還是一個大藝術家。他曾經在書法、繪畫、音樂以及文學戲劇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他是中國第一個演話劇的人,也是中國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人,他還是中國第一個用裸體模特來教西方繪畫的人。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2

《送别》是弘一法師寫給自己的好朋友許幻園的歌曲,從這首歌曲裡面我們可以聽得出很多的離情愁緒,在曆史上關于離别的題材非常多,為什麼偏偏這首《送别》傳唱度這麼高呢?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3

我想那是因為這首歌與我們的内心有着許多共鳴的地方,同時還與弘一法師不同尋常的人生息息相關,當你了解了他的故事後,也許就能夠找到你所期待的答案。

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出生在清朝光緒年間的一個富貴家庭,從小就享受最好的物質生活,接受最高等的教育,那個時候李叔同可以說是在塵世當中最潇灑的人,一般像他這樣的富家子弟

都很享受這種衣食無憂的日子。

可李叔同卻和常人不一樣,他在15歲時作了一首詩:“人生猶似西山月,富貴終如草上霜。”人生就像西山上的太陽,終究會落下;而富貴就像是草地上的霜一樣,終究會化去。李叔同在那個最應該享受物質生活的時候,卻好像隐隐做好了告别的準備。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4

在李叔同26歲時,他的母親病危,全力趕回的他最終還是沒能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母親的突然離世對年輕的李叔同打擊非常大,所以在他母親逝世的同一年李叔同便遠渡重洋到日本去留學,決絕的告别了自己前面一段人生。

在日本留學時,李叔同接觸到了西方的繪畫和音樂,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回國之後他便辦起了雜志,教了許多學生,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潘天壽、豐子恺等。這時候的李叔同可以說在文學藝術上都非常有造詣了,如果再往上走,他的人生會去向哪裡呢?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5

遇一次他跟一個朋友談到關于養生話題的時候,朋友告訴他一個“斷食養生”的方法,李叔同聽了之後很好奇,于是決定自己嘗試一下。我們今天也會有許多人嘗試斷食養生的方法,有人是為了輕盈的體态,有人是為了追求一種清澈的生活,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改變了李叔同的一生。

在某一年的冬天,李叔同來到了杭州一個叫定慧寺的地方去斷食,一斷就是17天,這十多天的

寺廟香火的熏陶,竟然慢慢開啟了李叔同在佛學上的智慧,這個小小的斷食契機,讓李叔同找到了一個與自己、與世界相處的心法,于是他這一次的告别比之前更決絕也更徹底。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6

在李叔同39歲那年,他重新回到杭州定慧寺正式剃度出家,法号弘一。他的妻子、孩子以及身邊的朋友全都充滿了不解,他的妻子還跑到寺廟門口苦苦哀求,可李叔同卻連見她一面都不肯。

當我們重新回看弘一的人生,你會發現,從李公子到弘一法師,他這一路轉變并不是毫無緣由的。在他15歲那年他就敏銳地意識到世間所有的繁華終究會離去,在他26歲那年,他又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哪怕是至親所愛也終究會離開,而在他39歲那年,他用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與這個盛大的塵世告别,他把生命當中那些最快樂、最悲傷、最繁華與最感動的瞬間,都留在了這裡,成為了慈悲的過往。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7

當李叔同成為了弘一法師以後;當他在佛理的修為上越走越深的時候;當他一筆一筆地寫下《心經》的時候,我們才明白了世間萬物都在不斷的變換當中,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那些愛恨别離,終究都會離我們而去。

長亭外古道邊五絕(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8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送别》,想一想我們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斷的告别當中嗎?跟情感告别;跟身體告别;跟昨天的那個自己告别;我們終将經曆這個世間最熱烈的愛恨繁華,也終将不留痕迹地離開它,而李叔同隻是比我們更早的看到了這一步而已,他的一生俯身到了塵埃裡,最終也讓自己的心在塵埃裡開出花來。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送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