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

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04 06:20:21

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而午睡也的确很重要,可以幫助人們緩解疲勞,使身體得到休息,增強體力可是,很多人的午睡方式都不準确,比如在時間上就沒有概念那麼,什麼時候午睡最好?午睡最佳時間是幾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午睡睡多久最健康)1

午睡睡幾個小時最合理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而午睡也的确很重要,可以幫助人們緩解疲勞,使身體得到休息,增強體力。可是,很多人的午睡方式都不準确,比如在時間上就沒有概念。那麼,什麼時候午睡最好?午睡最佳時間是幾點?

午睡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午睡的最佳時間應選擇午飯後半小時左右,時間段在12點至15點期間,且睡20—30分鐘為宜。

睡午覺的最好時機一般是在被稱為第二睡眠周期的“12點至15點”。在這其中小憩三十分鐘左右,就能使大腦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的表現也會得到格外的提高。

另外,午睡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睡眠時間過長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反而會影響晚上的睡眠,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否則醒來會很不舒服,午睡時間太長還會攪亂生物時鐘,影響到晚上睡覺的規律。

午睡後易疲勞人群應适當縮短午睡時間

對于午睡後反而更容易疲勞的人群,建議适當縮短午睡時間,使你的午睡并未進入短波睡眠階段,因為人處于短波睡眠階段相對較難醒來。這類人的午睡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即可,這個午睡時間長度能讓人經曆第二階段睡眠,而這一階段對記憶和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分享午睡時間的5個級别

午睡可以被分為五個級别,如納秒級、微秒級、毫秒級、普通級和懶人級。每個級别都有它的特點和功效,應該根據身體的需求,适當調整午睡時間。

1、納秒級:10—20秒

上班族很多都沒有時間午睡,但也可嘗試閉目養神十幾秒,也對健康有益。如果感覺身體疲乏,雙眼幹澀,略有困意,可以微微合上雙眼休息10—20秒,能給身體快速“充電”,恢複精神。

2、微秒級:2—5分鐘

别小看這短短幾分鐘的午休,有時這對消除疲勞有驚人的效果。如果感到焦躁不安,大腦反應變得遲緩,容易發呆,最好閉目靜養幾分鐘,可以令全身放松,心平氣和,有利于激發靈感,提高工作效率。

3、毫秒級5—20分鐘

5—20分鐘的午睡就能起到較好的養生保健效果。如果感到渾身無力,頭腦發沉,可以小睡一會兒,有利于提高短期記憶力、敏銳性、耐力、學習及動手能力,幫助恢複精神。

4、普通級20—30分鐘

如果你長期記憶力不好,或是感到兩眼睜不開,大腦已經開始“休眠”,最好選擇這個級别的午睡。此外,午睡20—30分鐘還能保養肝髒、促進消化,清除腦中無用的信息,加強長期記憶。徐大成認為,納秒級到普通級的午睡最适宜。

5、懶人級40—90分鐘

其實,這種午睡時間有點長,反而不利健康。因為午睡時間若超過30分鐘,身體就會進入深睡期,如果在45分鐘左右醒來,會因未能完成整個睡眠周期,引起頭疼及其他不适症狀。如果超過30分鐘,建議将午睡時間延長到1—1.5個小時,完成整個睡眠周期。

午睡時謹記幾點注意事項

1、不要趴着睡

要盡可能創造條件在床上午睡,如果不行,比如上班族,也最好坐在椅子上頭倚在後座上,伸展膝蓋,腳最好放在一個較低的台子上,這種睡姿最為适宜。如果難以實施的話,躺在椅子上睡也不錯。

趴在桌上睡,這會減少頭部供血,讓人睡醒後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還有,若用手當枕頭會使眼球受壓,久而久之容易誘發眼病,趴在桌上會壓迫胸部,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麻、刺痛。

2、飯後莫急于午睡

很多人習慣午飯後就睡,而這時胃剛被食物充滿,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明顯下降,馬上入睡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最好間隔20分鐘左右再睡,還有,午睡前最好活動10分鐘,以便食物消化。

3、睡前不要吃太油膩或過飽

睡前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也不要吃得過飽。因為油膩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過飽則會加重胃消化負擔。很多人習慣午飯後就睡,這時胃剛被食物充滿,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明顯下降,馬上入睡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4、午睡小心受涼

天氣再熱,午睡時也要在腹部蓋上一點毛巾被或被子,以防涼氣乘虛而入。還有,不要在有穿堂風或風口處午睡。因為人在睡眠中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減退,輕者醒後身體不适,重者會受涼生病。

5、午睡後最好喝杯水

睡醒之後可以喝杯水,以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黏稠度,然後可以進行一些散步類的輕度活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