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對比辛棄疾?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轼相提并論的詞人了對于蘇轼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于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閑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蘇轼對比辛棄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轼相提并論的詞人了!對于蘇轼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于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閑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
兩位是為數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約的詞人,世人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人愛蘇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有人愛蘇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
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轼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着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兩位宋詞巅峰男人平生絕美之作。先看蘇轼之作: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詞的開篇就是驚豔千年之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短短12個字道出了人生的虛幻和時光的匆匆。第二句中詞人聽着走廊裡傳來響聲,秋風蕭瑟中,一股愁緒也爬上了眉頭,染白了兩鬓。詞人截取了秋涼、秋風、秋葉等秋日之景,将滿腔的愁苦寫得淋漓盡緻。
詞的下片因為酒和月的加入,這份愁苦變得令人難受。酒并非好酒,明月也被愁雲遮擋,在這樣的中秋夜,詞人拿着酒杯遠往北方。全詞着眼于一個“涼”字,秋夜的涼配上内心的凄涼,令這首詞悲情婉轉、回味無窮。
如果說蘇轼的借酒澆愁是失敗的,那辛棄疾借夜行來消愁,就可謂相當成功了。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在上饒閑居,操勞半生的他難得有時間清閑下來,就在這樣一個夏日月明之夜,伴着清風、聽着鳴蟬,他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田間夜行。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多個方面給我們帶來一場絕美的山村風光之旅。
首句明月升上樹梢,仿佛驚醒了枝頭的喜鵲,清涼中吹來陣陣蟬叫聲,這是夏日裡特有的景緻。第二句是流傳千年的名句,田間乘涼的人們在稻花香中說着豐收之年,就連青蛙也來湊熱鬧。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首創,令人耳目一新,若不是身臨其境是寫不出如此詩意之語的。
詞的下片是一場夜雨突來,此時天上還的星量還時隐時現,山前卻已飄落了點點細雨。最後一句,詞人加快了腳步,他走過小橋,隻轉了個彎,茅店就出現在了眼前。與陸遊在《遊西山村》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驚喜不同,辛棄疾的喜悅是從一開始就藏于詞中的,它來得那麼自然而又直接。
兩位頂級詞人,兩首《西江月》,兩個不同的季節,兩種不同的人生感悟,有人喜歡蘇轼那個清冷的中秋夜,有人喜歡辛棄疾那個熱鬧的夏夜,千年來一直難分高下。大家更喜歡哪首呢?歡迎一起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