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體半徑R,把球平行地切成許多圓形薄片,每個圓形薄片的半徑r=√(R²-x²)(x是該薄片到球心的距離,更準确地說是橫向坐标,範圍是-R到R)。
因此薄片的面積是π(R²-x²),
球體體積=薄片體積的和=薄片面積的和×薄片厚度d
相當于對π(R²-x²)這個式子,讓x從-R到 R以間距d走一遍求和,再乘以d
相當于求積分:
如果看不懂積分,就寫成求和式計算,再讓d趨于無窮小。
求圓表面積公式從幾何思考,半徑增長一點,體積增長多少?
把球看成洋蔥那樣一層一層的球殼包起來的,設球殼厚度是t。
當一個球的半徑從R增加到R t時,其體積從4/3πR³增加到了4/3π(R t)³
同時相當于,這個球增加了一個厚度為t的殼。
因此dV就是增加的殼的體積,而dV/t則是殼的表面積:
從以上圖形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圓的半徑微分為dr,展開後可以近似為一個以R為底,2πr為高的三角形,可得面積為πr²。
如果從定積分的角度去分析,變量r,對應直線函數2πr,則直線下的面積∫2πrdr=πr²。
輻射積分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輻射現象。太陽源源不斷的把太陽能輻射到地球,冬天取暖用的火爐向外輻射能量。其實數學中也存在這樣的“輻射現象”,不過我們先要了解輻射的特點。輻射無非就是說,輻射源不間斷的向四面八方的空間均勻的發射能量;看來它的特點是:輻射源、發射方向四面八方、變化是均勻的。在幾何中符合輻射條件的幾何空間群有是:圓、圓柱、球。
圓是以圓心為輻射源,圓柱是以中心軸L為輻射源,球是以球心為輻射源。這樣的輻射幾何空間是有定積分的,把他們的輻射單元求和(積分)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圓的面積、圓柱和球的體積了,我把它們這樣形式的定積分稱為輻射積分。
球的體積的導數 = 球的表面;
圓的面積的導數 =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的導數 = 整個圓的圓周角;
因為圓是最特别的圖形。
圓的周長:
= ∑小扇形的弧長
= ∑圓的半徑×小扇形的弧度
= ∑圓的半徑×Δθ
= r∑Δθ
= 2πr
=∫rdθ
= 2πr
圓的面積:
= ∑小圓環的周長×小圓環的寬度
= ∑2πr×Δr
=∫2πrdr
= πr²
球的體積 = ∑小球殼的面積×小球殼的厚度。
= ∑4πr²×Δr
=∫4πr²dr
= 4πr³/3
這些都是積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就是:“分割、求和、取極限(過渡到積分)”。
導數是指空間變化率:
如果球體的半徑在變,對半徑的求導的意義是:
“半徑每變化一個單位所引起的球體體積大小的變化”
它在大小的量值上正好等于球表面的面積。
圓的面積、周長的解釋完全類似。
但對于橢圓(球)、三角形、正方形、立方體...都不成立!
正方體的體積與面積的關系正方體要處理成體積的導數就是表面積,必須要換求導變量。
原因是方體的原邊x的微小增量是不和體積的增量成表面積變化關系。
先看一下正方體的組成,它是由6個錐體拼湊而成,6個錐體的頂點對稱在正方體的空間中心,它們的底面是6個正方形表面。
正方體體積v=x³,也就等于6個錐體的體積和(那麼每個錐體體積為vz=1/6*x^3),
單獨一個錐體的高度h=1/2*x,x為正方體的邊長。
正方體表面積s=6x²,
由h=1/2*x, x=2h,
v=(2h)³=8h³
s=6(2h)²=24h²
dv=s=24h²
h其實就是沿正方體底面到正方體空間中心的距離,(6個錐體的高)。
從視覺上判斷,h的微小變化,可以導緻正方體表體如洋蔥一樣剝離表面。
假設将球鍍上一層非常薄的金屬膜(原球半徑是r,膜厚度為dr),那麼膜的體積就是V(r dr)-V(r)=V'*dr
又由于膜非常薄,故體積=面積*dr=S*dr
所以,dV=V'*dr=S*dr
S=V'
球體積是球半徑R的函數,對R求導數才能得球面表面積。
如果用直徑D來表示的話,則球體積v(D)=π*D³/6,對D的導數v'(D)=π*D²/2,而球的表面積為π*D²,顯然v'(D)并不是球的表面積。
而對正方體也是如此,若取正方體邊長的一半做為變量,則V=(2a)³=8a³,求導得v'=24a²=表面積。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